中國戲曲大全之揚劇

揚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行於上海和安徽等地,它是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爲基礎,吸收了揚州的民間小曲從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戲曲劇種。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不妨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揚劇的發展歷史。


簡介
  揚劇是發源於江蘇省揚州市,成長於上海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以古老的"花鼓戲"和"香火戲"爲基礎,又吸收了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起來,原名“維揚文戲”,30年代中期稱爲"維揚戲",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揚劇,主要流行於蘇中、蘇北、蘇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

中國戲曲大全之揚劇

由來
  揚劇是江南地區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江蘇省揚州、鎮江、泰州地區、安徽部分地區和南京、上海一帶。由揚州花鼓戲和蘇北香火戲吸收揚州清曲、民歌小調發展而成。

演變
  揚州花鼓戲原爲對歌對舞的“打對子”,只有一小面(醜),一包頭(旦)兩個腳色。後來發展爲“三包四面”的羣舞,並穿插笑話“打岔”。清康熙年間,民間已有此類花鼓演出。此後內容不斷豐富,開始搬演《補缸》、《小寡婦上墳》、《雙怕妻》等小戲,並從徽班吸收了《踩鼓》、《借妻》、《探親》等劇目,又把清曲的《僧尼下山》、《活捉》等搬上舞臺,出現了能演40多個劇目的班社,始形成花鼓戲。因用絲絃伴奏,唱腔比較細膩,故俗稱“小開口”。蘇北香火戲原爲農村酬神賽會時,香火(男巫)扮演的戲。劇目出自長篇《神書》,其中有《魏徵斬龍》、《秦始皇趕山塞海》等關目。因用鑼鼓伴奏,唱腔比較粗獷,故俗稱“大開口”。1957年曾發現乾隆甲辰年(1784)手抄本神書《張郎休妻》。1911年,“大開口”由揚州進入上海,改稱“維揚大班”,名演員有程俊玉、潘喜雲等。1919年,“小開口”到杭州大世界演出,次年進入上海,改稱“維揚文戲”,名演員有葛錦華、臧雪梅等。由於“大開口”與“小開口”語言一致,30年代初合併演出,以“小開口”爲主,稱爲“維揚戲”,後簡稱“揚劇”。

藝術特點
  揚劇的表演藝術,一方面繼承本地亂彈和揚州民間的花鼓、香火、秧歌、雜耍、龍燈、麒麟唱、蕩湖船等歌舞藝術傳統,另方面又從流行於揚州的弋陽腔、崑曲、徽調等戲曲聲腔吸取養料。

揚劇的音樂屬於聯曲體。說到它唱腔剛柔並濟的風韻,主要是蘊涵了花鼓戲曲調的輕綿細膩,香火戲曲調的陽剛粗獷,民歌的雋永清新以及清曲的情感多變。

揚劇的唱腔曲調十分豐富,有來自揚州清曲、揚州花鼓、揚州香火等三個方面的一百多種曲牌,揚州清曲佔主導位置,其中如[滿江紅]、[梳妝檯]、[剪靛花]、[銀鈕絲]等,均爲揚劇的主要曲牌 。

揚州花鼓的曲調在戲劇性的舞蹈表演中產生,音樂節奏明朗,適宜刻畫喜劇人物,具有歡樂、明快、幽默的風格。發展爲花鼓戲後,其代表性曲牌如《夫妻種麥》中的[種麥調]、《王小樓磨豆腐》中的[磨豆腐調]、《瞎子》中的[調]等,後來均爲揚劇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揚州香火不用絲絃樂器,以大鑼大鼓伴奏,主要曲調有[七字唱]、[十字唱]、[風宮搖櫓]、[趕山塞海]、[劉決子]等三十多種,均粗獷有力、高亢激昂。

除此之外,揚劇還從民歌和其它戲曲劇種吸收並改造一些曲調,如[打牙牌]、[十杯酒]、[揚柳青]、[武城調]]等,它們都已成爲揚劇音樂的組成部分。

以上多種來源的音樂曲調,經過長期舞臺實踐,已逐步形成統一、和諧、完整的音樂體系。現代揚劇常用曲調有[梳妝檯]、[滾板]、[數板]、[補缸調]、[哭小郎]、[剪靛花]、[疊斷橋]、[探親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