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或者琴戲,是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在山東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戲劇,目前主要流行於山東和浙江等地。呂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着悠久的歷史,至於起源地卻衆說不一。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好奇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大部和江蘇、安徽、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起源於山東以北黃河三角洲,由山東琴書演變而來。其音樂屬於板腔體,兼唱曲牌,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揚琴、三絃、琵琶,稱“呂劇四大件”。它以淳樸生動的語言,優美悅耳的唱腔,豐富多彩的音樂語彙而深得廣大人民羣衆喜愛。

中國戲曲大全之呂劇

1900年前後,呂劇被搬上舞臺;1920年以後,呂劇班社進入濟南、大連等城市演出;1951年,第一個呂劇專業院團濟南市魯聲琴劇團(濟南市呂劇院)成立;1953年,第一個省級院團山東省呂劇團(山東省呂劇院)成立,這一時期出現了郎鹹芬、林建華、李岱江等着名藝術家,以及《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着名劇目。

鼎盛時期全國有近百個專業呂劇院團,影響波及山東、江蘇、黑龍江、遼寧、吉林、新疆、安徽、河南、天津、北京、上海等多個省市。

發源地之爭
  呂劇由山東最主要的曲藝形式——山東琴書發展而來,最能代表山東風格,這已經在學界達成了廣泛共識。不過,呂劇作爲戲劇形式,最早發源於哪裏,卻有着不同的說法,流傳較廣的是博興和廣饒兩種說法。

博興說
  約在1880年(清光緒六年)左右,孫中新便和劉巒峯等唱曲藝人合夥,把帶有故事情節的曲子,如《後孃打孩子》《審青楊》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戲劇的樣子化妝演出,當時羣衆稱這種藝術形式爲“唱小戲”,主要伴奏樂器是四根弦。後來在伴奏方面,又增加了揚琴和墜琴,唱腔由“秧光腔”改爲“坐腔揚琴”,很快又發展到“上裝揚琴”。

2007年,博興縣呂藝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呂劇藝術之鄉”榮譽稱號。

廣饒說
  約1900年,樂安縣北部(現已劃歸東營區)時殿元和崔心悅、譚明倫等人從京劇、五音戲的表演中受到啓發,第一次將琴書中的《王小趕腳》改爲化妝演出,當地羣衆稱之爲”驢戲“,而演員自稱爲”化妝揚琴“。當時的主要伴奏樂器是揚琴和墜琴,主要曲調是”鳳陽歌“,後來發展成了”四平“這一板式,又增添了”二板“等。

2008年,東營區牛莊鎮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呂劇)之鄉“榮譽稱號。

其實,呂藝鎮與牛莊鎮相距不遠,而博興縣和廣饒縣毗鄰,曾同屬於惠民地區。呂劇的發源地究竟能具體到哪裏,大概已經很難說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呂劇是從黃河三角洲地區走向全國的。

藝術特點
  優美樸實
  呂劇音樂是在從山東漢族民間俗曲演變而來的“坐腔揚琴”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而成。其最爲突出的特點是:既是“戲曲”又是“曲藝”。其唱腔以板腔體爲主,兼唱曲牌。曲調簡單樸實、優美動聽、靈活順口、易學易唱。基本板式有“四平”、“二板”(包括“垛子板”和“流水”)、“娃娃”三種。呂劇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主要樂器是墜琴、揚琴,其次爲二胡、三絃、琵琶、笛子、嗩吶等,可視劇情酌情增減。新中國成立

姊妹易嫁
  後又增加了一些西洋管絃樂器。伴奏多采用“學舌”(對位)形式。如二板伴奏模仿唱腔一句,四平伴奏模仿唱腔的下半句或尾腔。武場伴奏樂器主要有皮鼓、板、大鑼、小鑼、大鐃鈸、堂鼓、打鼓等。鑼鼓經均自京劇等劇種吸收。

自然流暢
  呂劇的演唱方法,男女腔均用真聲爲主,個別高音之處則採用真假聲結合的方法處理,聽起來自然流暢。呂劇的唱腔講究以字設腔,以情帶聲,吐字清晰、口語自然。潤腔時常用滑音、顫音、裝飾音,與主要伴奏樂器墜琴的柔音、顫音、打音、泛音相結合,以及上下倒把所自然帶出的過渡音、裝飾音渾然一體,使整個唱腔優美順暢。

貼近羣衆
  呂劇使用的語言屬北方語系的濟南官話。其重字規律和讀音咬字方法都與普通話多有近似之處。呂劇傳統劇目的舞臺道白,是以濟南官話爲標準的基礎上偏重於上韻;而現代戲的道白則直接使用濟南官話,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在表演中,呂劇善於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羣衆語言作爲劇詞,並以此來塑造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