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吉劇

吉劇是吉林省地區的一個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吉林省各地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吉劇是在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因起源地是吉林省而得名。吉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戲曲的發展資料吧。


簡介
  吉劇是吉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主要流行於吉林省各地以及遼寧、黑龍江、內蒙古自治區的一些地區。它是在建國後在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新劇種,因其誕生於吉林省的省會長春而得名。1958年,提出東北應發展自己的戲曲劇種,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9年初,吉林省在東北二人轉曲藝形式的基礎上創建了吉劇。

中國戲曲大全之吉劇

隨後建立了吉林省吉劇團,進行新劇種的實驗工作,提出“不離基地,採擷衆華,融合提煉,自成一家”的方針。從1959年至今,成爲省內外羣衆喜愛的劇種,現已發展到15個吉劇團。吉劇共創作改編和排練演出了近二百個大、中、小劇目,吉劇的代表性劇目有《藍河怨》、《桃李梅》、《包公賠情》、《燕青賣線》、《搬窯》以及《江姐》、《雨夜送糧》等。其中《包公賠情》、《燕青賣線》和《桃李梅》,於1980年先後攝製成影片。

藝術特點
  在行當上,有生、旦、淨、末、醜之分。在音樂唱腔上,吉劇以二人轉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紅柳子〕、〔三節板〕、〔哭糜子〕、〔窮生調〕等爲原始基調。吉劇的伴奏樂器以二人轉的板胡、嗩吶爲主,並在東北管的基礎上,創造了善於抒情的吉劇喉管,還把古箏搬進吉劇的樂隊。

唱腔
  吉劇的唱腔是以板腔體爲主,兼用曲牌的綜合體制。它選擇了二人轉當中羣衆愛聽而又便於戲曲化的曲調作爲基調,逐漸發展成“柳調”、“嗨調”兩種唱腔。其中柳調是以二人轉曲牌〔紅柳子〕、〔秧歌柳子〕爲中心構成的一套唱腔;嗨調則以二人轉曲牌〔文嗨嗨〕、〔武嗨嗨〕爲中心,結合〔窮生調〕、〔打棗〕、〔胡胡腔〕、〔嗽叭牌子〕等曲牌組成的一套唱腔。這兩類唱腔,均採取基調發展的方法,進行男女分腔、行當分腔和板式變化。逐步形成了吉劇的柳、嗨兩調的快正板、正板、行板、散板;嗨調的寬板;嗨調女腔的慢板等。另外,吉劇也適當吸收二人傳的專曲、專調、小曲、小帽,在東北地區漢族民間吹打樂和東北民歌的基礎上,改編成牌子、行弦等一套吉劇器樂曲。像《燕青賣線》中的〔賣線謠〕等。吉劇的器樂曲牌有一百多個,大多是東北地區漢族民間吹打樂和東北民歌的曲調發展而成。有諸如〔萬年青〕、〔鷓鴣天〕、〔掛紅燈〕、〔貨郎擔〕、〔迎送曲〕、〔劍舞曲〕等。

伴奏
  吉劇的伴奏樂器以板胡、嗩吶爲主,還創造了長於抒情的吉劇喉管,並把箏也加進了吉劇樂隊的演奏中。根據演出的實際需要,吉劇有時還採用中西混合的樂隊,有時則用具有東北特色的民族樂隊。
  吉劇劇本多注意東北羣衆的欣賞習慣和審美趣味,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情節大轉大折,情感也大悲大喜,語言表現口語化、地方化。唱詞大多保留了二人轉的嵌句、垛句、嗦句等特點,唸白也運用二人轉的“說口”藝術,併爲耍手絹等技巧留下表演的餘地。吉劇在角色行當上,有生、旦、淨、醜等的分工,但又不爲其限制。從生活和人物性格出發,在繼承二人轉表演藝術的基礎上,博採其他劇種之長,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在此基礎上形成以東北民間口語爲特色的“串口”、“貫口”、“俏口”等唸白形式和扇子、手絹等道具運用上的表演技巧、顯得生動活潑。

基本功
  它擅長於運用手絹功、扇子功和水袖功,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如在表演上繼承了二人轉的“平腕”、“壓腕”、“翻腕”、“繞腕”、“抖腕”、“五花腕”等腕子功;“抖肩”、“拱肩”、“晃肩”、等肩功;“順腰”、“旁腰”、“頂腰”、“晃腰”等腰功以及“踢步”、“擰步”、“跳步”、“錯步”等步法。同時吉劇也學習其他劇種的手指法、武打、舞蹈以及翎子、帽子、椅子、變臉等技巧。

表演技巧
  吉劇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轉的五功,即唱、扮、舞、說(口說)、絕(手絹兒、扇子等絕活)的基礎上,採擷其它劇種的長處,逐漸形成的。手絹功是吉劇的特長。吉劇中長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轉的手絹和長綢子舞的技巧。

特長
  手絹技巧是吉劇的特長,它來自於二人轉而又有所發展。如《燕青賣線》中任秀英的“指頂絹”,表現她的自信心;丫環春鶯的“口叼絹”,表現他的單純、頑皮的性格;時遷的“遠拋絹”,則表現他盜取請帖後的喜悅心情。《桃李梅》中封氏的過頭“後拋絹”,表現她對趙運華作媒的氣憤;在《三請樊梨花》中,鐵珍用左右“車輪絹”的手娟功耍令旗,表現她出徵前的激越情緒。?吉劇的長水袖功,把二人轉的耍手娟和京劇的水袖、綢舞融合爲一體,在表現人物動作和情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旁甩”、“直甩”、“單甩”、“雙甩”、“立花”、“頂花”等程式。吉劇的花旦、小生還發展了二人轉“扔扇”、“挑扇”、“轉扇”等絕技,武丑運用了二人轉的大板技巧。吉劇還吸收傳統紅曲的一些程式動作:如《包公賠情》中包公,沿用傳統戲曲淨角的施禮、跪拜等程式,到結尾時,包公“三拜”的最後一拜,運用了正冠、理、撩袍、激動的顫抖等大動作,撲通一拜,表現包公萬分激動的心情;而《包公趕驢》中的包公,說小白話,走秧歌步,則較多地打破了程式和行當的界限。

吉劇的化妝和服裝基本是模仿京劇等劇種。生、旦角色爲俊扮,淨、醜則用臉譜。但在有些劇目裏,淨、醜均不勾臉。

成就
  建國後,吉林省的戲劇工作獲得了較大發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劇團成立,吉林省從此結束了沒有自己地方戲曲劇種的歷史。與此同時省內農安縣的黃龍戲和扶余縣的滿族新城戲也相繼誕生。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餘人組成的專業戲劇創作隊伍,戲曲理論研究空前活躍。一大批着名的戲劇演員:劉中、王青霞(吉劇)、趙秉南、王玉蓉、樑小鸞、毛世來(京劇)、李岱、筱桂花、王曼苓(評劇)等,活躍在戲曲舞臺上。吉林省吉劇團在過去的保留劇目《包公賠情》、《搬窯》、《燕青賣線》基礎上,又相繼調演了《買菜賣菜》、《包公趕驢》、《三放參姑娘》,這些劇目的排練,努力追求舞蹈性和說唱性,更貼近東北民間藝術形態,增強了劇種的個性。這一時期,先後創作了新城戲:《紅軍女》、《繡花女》等。黃龍戲:《無是生非》、《風雪菱花》等。評劇:《奇冤義膽》、《徐九經升官記》等。吉林省創作的話劇《救救她》、評劇《月難圓》、京劇《火焰山》、吉劇《包公趕驢》、二人轉《豐收橋》等一大批劇目在全國獲獎,產生較大影響。到1998年年底,吉林省已有藝術團體近70個,戲曲創作、評論機構4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