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華亭曲子戲

華亭曲子戲是流行於甘肅省的一個漢族傳統戲曲劇種,因爲地區不同叫法也不一,有的稱作爲“笑攤”、“地攤子”、“信子腔”等。它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元曲的歷史遺留痕跡。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種類很感興趣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華亭曲子戲是一種流傳於甘肅省華亭縣的漢族傳統戲劇,因流傳地域不同,又稱小曲子、“笑攤”、“地攤子”、“信子腔”等,具有元曲雜劇的歷史遺留痕跡,唱腔屬於聯腔體,即由衆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常用曲調有100個左右,以《前月調》、《背宮》曲牌開頭,《月調尾》收場,爲平涼市所獨有。其劇目全部是小折戲,它在劇終唱詞中報“劇名”的特殊表演方式,在其它地方小戲中是絕無僅有的。入選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戲曲大全之華亭曲子戲

歷史起源
  華亭曲子戲起源較早,大致在公元10-14世紀的宋、元時期處於清唱劇形式,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曲子戲藝人不斷吸收其它調牌、曲令、小調、民歌等音樂形式來豐富演唱內容。由於清唱形式漸漸不能滿足人民羣衆對藝術的觀感要求,於是一些漢族民間藝人便根據元雜劇的風格及套路,編寫了比較簡單的演唱劇本,設置了基本情節、人物,攜帶一些簡單短小道具,仍然使用清唱、說書時觀衆“圍圈而坐”的習慣。整個曲子戲大約成熟於14-20世紀的明、清兩代,盛行於20世紀初的清末和民國初年,一直流傳在華亭縣漢族民間的一些固定鄉村,具有強烈的口頭傳承意識。

表現形式
  作爲一種漢族民間藝術,華亭曲子戲唱腔屬聯腔體,由衆多的曲牌連綴而成。從內容上分爲正劇、喜劇和悲劇。曲子以《前月調》、《後背宮》曲牌開頭,《月調尾》收場,在劇終唱詞中報劇名,一唱到底,唱詞的長短句式及宮調,具有元曲、宋詞遺風。保留了曲藝向戲曲蛻變的痕跡。

劇目全爲短小折戲,情節簡單,演出時間上只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時婚喪及廟會時演出,有自演自樂性。做功主要在表情和行爲動作上,無武打戲,表演無固定程式,旗作轎、鼓作磨、鞭作馬、帳子爲牀。行當分爲生、旦、醜。

樂隊分文武:文樂隊以三絃爲主,輔以板胡、二胡、笛子、低胡;武樂隊開場鑼鼓打場子,演唱以“四頁瓦”、水子(碰鈴)敲出節奏。20世紀中的民國後由於秦腔眉戶的傳入,以汭河爲界,汭河以北區域仍保留曲子戲的老腔老調和表演模式;汭河以南區域則吸收了眉戶劇的某些特點,但從根本上還是以曲子戲調式及表演形式爲主。華亭曲子戲由當地羣衆在春節期間自演自樂,沒有經過文人的修飾改動,始終保護着濃烈的鄉土氣息,情調輕快流暢,語言風趣詼諧,逗人發笑,招人喜愛。以華亭爲主,其它縣(區)也有流傳。在曲子戲藝人的促進和帶動下,各地曲子戲班社傳承有人,代代相接,使這一藝術之花在艱難中得以延續。

傳承情況
  曲子戲在華亭有較強大的演出班社、深厚廣泛的羣衆基礎和牢固的師承關係,有一定數量常年保持演出能力的優秀曲子戲演唱人及編導人員。但是,隨着社會發展及文化藝術工作者經常深入農村,專業團體的大秦腔威脅了曲子戲的生存,一些交通發達文化繁榮的地方連原來演唱曲子戲的班社也唱起了秦腔。同時由於電視的興起與普及,更加給土香土色的曲子戲給予了致命的打擊,一些地方基本從此以後一蹶不振,至1990年前後統計,劇目失傳50多個,曲牌失傳一半,知名藝人不是過世,就是年事已高。因此曲子戲面臨斷檔和失傳的危險。[2]  據2008年統計,華亭縣有9個鄉鎮,設有38個村鎮戲班子,有些甚至是家族式的。比較有名的除水聯村戲班外,尚有山寨鄉西街村戲班、安口鎮晨光村寺柯社戲班和安豐村東街社戲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