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柳子戲

柳子戲又稱弦子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流行於山東濟寧和江蘇徐州等地,是當地的喊地方戲曲之一,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聲腔之一。柳子戲吸收了中原一帶的漢族民間小令爲基礎,逐漸發展而成的一個新的戲曲。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柳子戲是流行於以山東濟寧、菏澤、泰安、江蘇徐州爲中心魯蘇豫皖冀五省交界的三十餘個縣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又名弦子戲,黃河以北有“糠窩窩”、“百調子”、“吹腔”之稱呼,是中國漢族戲曲古老聲腔之一。中國戲曲史上曾有“東柳、西梆、南昆、北弋”之稱的“東柳”就是山東柳子戲。

中國戲曲大全之柳子戲

劇種簡史
  柳子戲是以元、明、清以來流傳於中原一帶的漢族民間俗曲小令爲基礎,並吸收高腔、青陽、亂彈、崑腔、羅羅、皮簧等聲腔的部分劇目及唱腔,逐漸發展演變而成。因曲牌中有一種柳子調,故得名柳子戲。該戲與大弦子戲、羅子戲、卷戲等同出一源且相互影響;都以三絃作爲主要樂器,輔之笙、笛,均屬絃索聲腔系統,其中濟寧汶上一帶柳子戲又吸收“汶上梆子”配樂和唱法,使柳子戲唱腔更加豐富。

流行區域
  歷史上
  柳子戲廣泛流佈于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五省交界的三十餘個縣,各地對其的叫法也不盡相同。流傳於運河以東的汶上、曲阜、泰安、臨沂、莒縣、沂南一帶的柳子戲,習慣稱爲“弦子戲”;黃河以北則稱爲“北(百)調子”、“糠窩窩”;在臨清田莊(舊清平縣治),稱爲“吹腔”。

戲鼎時期
  柳子戲鼎盛時期流範圍有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西至四川,北到遼寧大連,南及蘇州七省市的廣大地區。
  張庚、郭漢城主編的《中國戲曲通史》中記載:“開封和臨清二地,是河南絃索腔與山東柳子腔這兩大姊妹劇種生長的良好溫牀。”絃索腔向更遠的地方流佈,乾嘉之際,絃索腔曾南至蘇州,北到北京,一度以“東柳”稱盛。

相關史料記載
  《大連市志》:清末,梆子腔、柳子腔、皮黃腔在大連地區流行。
  《成都文化》期載,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爲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

藝術特點
  柳子戲表演程式粗獷豪放,風格獨特;人物動作設計,惟妙惟肖,生活氣息濃厚。如武將出場,必先在臺上表演踢腿、打飛腳、亮相;發怒時雙腳跳起,表示急躁情緒;對打時多用真刀和真槍。

柳子戲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調爲主
  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較大,現存的200多個傳統劇目中,由俗曲聯成的約佔二分之一。代表性劇目有《白兔記》(興圍、回圍、磨房)、《金鎖記》、《孫安動本》、《玩會跳船》、《抱妝盒》、《燕青打擂》、《三盜芭蕉扇》等。俗曲曲調委婉曲折,能夠表達細膩複雜的思想感情,素有“九腔十八調,七十二咳咳”之稱。其曲牌有曲子與小令和客腔。

曲子與小令是由長短句爲主要結構組成的曲牌
  這類曲牌的詞格與唱腔的結構都比較嚴謹,每支曲牌的句數和每句曲詞的字數都是固定的。速度緩慢、旋律華麗的原板(慢三眼板)曲牌是其主要組成部分。這部分曲牌的特點是字簡腔繁,中間多虛詞襯字,或將一部分詞反覆唱。曲子與小令包括“五大麴”、“復曲”、“單曲”、“小令”。“五大麴”是指柳子戲中常用曲牌〔山坡羊〕、〔鎖南枝〕、〔駐雲飛〕、〔黃鶯兒〕、〔耍孩兒〕。其中每支曲牌唱腔都有各種不同的節奏變化,並且男女腔齊全,各自均可自成一套。因此“五大麴”基本上代表了柳子戲音樂的主要風格。

客腔是指吸收其他劇種聲腔的曲調,如[青陽]、[亂彈]、[羅羅]、[崑腔]、[皮簧]等。這些來源於不同劇種的聲腔以其特有的音樂風格和藝術特點爲柳子戲增色不少,並在長期融合使用中逐漸“柳子化”,成爲柳子戲唱腔曲牌音調的組成部分,如[越調]、[平調]、[二八調]、[下調]。

柳子戲的伴奏樂器主要有竹笛、笙、三絃,伴奏時以單旋律的隨腔齊奏爲主。在伴腔時,笛子吹奏的旋律基本與唱腔相同,而笙和三絃則可加花變奏;演奏過門時,笛子可即興發揮,與笙和三絃構成支聲復調,藝人稱其爲“嚴絲合縫”、“風雨不透”。柳子戲的樂隊由絲竹樂器和打擊樂器兩部分組成。絲竹樂器俗稱文場,以笛子、笙、小三絃爲主,兼用嗩吶;打擊樂器稱武場,包括板鼓、大鑼、小鑼、手鑔、小鑔、堂鼓、四大扇等樂器。打擊樂合奏時,發出“荒、撲、歹”的聲音,音調鮮明,與其他劇種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