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甬劇

甬劇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起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是浙江和上海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隸屬於灘簧腔系,至於甬劇的起源至今還沒有一個確定說法。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甬劇,早期曾名“串客”,寧波灘簧。它是源於浙江寧波地區、流行於浙江東部和上海市的漢族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與浙江的姚劇、湖劇一樣,同屬灘簧腔系。

中國戲曲大全之甬劇

發源
  該劇的起源有二說,一是認爲系由寧波地區田頭山歌、馬燈調融合盲人“唱新聞”發展而來,另一說是一些甬劇老藝人認爲“串客”與寧波亂彈的合流。

甬劇是最早進入上海演唱的外來戲曲劇種之一。清光緒六年(1880年)寧波串客藝人(業餘從藝出身)鄔拾來、杜通堯等受茶館老闆馬德芳、王章才之邀來上海,在小東門“鳳凰臺”、“白鶴臺”等茶樓演唱。因爲早在清乾隆、嘉慶年間(1736~1820年),已有大量寧波籍人來上海經商。嘉慶三年(1798年)寧波旅滬同鄉會已在上海城廂北門外購了30多畝土地,建造了正殿五楹的“四明公所”。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當時的上海知縣藍蔚雯是寧波定海人,寧波人在滬勢力與日俱增,而這正是甬劇較早進入上海的背景。

表演特徵
  化妝
  “四明文戲”時期“寧波灘簧”的表演“旦角”臉部開始用鉛粉打底化妝。嘴脣化妝一般用蓋有金印***的摺狀胭脂板塊,攜帶方便。而那些經濟條件較差的戲班,演出化妝以紅紙沾水之後搽敷臉面,又以鍋底灰作煤黑。四十年代以後,甬劇化妝大都運用水粉,而眉毛略用毛筆舔墨描畫,直到1950年以後,甬劇化妝纔開始用上油彩。

在甬劇歷史上,並無臉譜的記載。一般“丑角”都是安顆痣或抹上一些白粉,有的則“包帽”後“羊角髻”。一些年老的“生角”則在化妝上多以描繪、舔貼(如皺紋、鬍鬚)來代替髯口。有的“男旦”在上海茶樓和娛樂場所演出,爲了彌補體型上的不足,特別注重化妝和服飾的藝術效果。二十年代中期,由於女演員登臺演出,代替了“男旦”,加上上演的劇目又主要表現城鎮生活,有些女演員常常忽視登臺化妝的重要性。

服裝
  早期寧波“串客”在一些“草花戲”中一般市民穿斜襟或對襟衫,下圍竹布裙,有的則戴氈帽,穿蒲草鞋。而在一些“清客戲”中,文人多着長衫,戴紅頂子的丘帽,穿“雙根樑”鞋。

到了三十年代後期,“旦角”開始穿旗袍,有的還穿上當時流行的時裝登臺演出。演員的衣着基本上不講究人物角色的生活年代。直到“改良甬劇”時期,演員才真正開始注意服飾的舞臺效果。

解放以後,甬劇開始重視服裝造型和服裝的用料。“在清裝戲中,官服褲子、紅纓帽、內箭衣(馬蹄袖)用料輕柔,色彩避免過沉,寬窄適當並按體型裁剪,減弱重、硬感;而女性服裝,料子也多用綾、羅、緞、紗、紋料,多取織棉暗花,並加以高開叉(使之顯露女性腰身),有的還適當減狹闊邊,配以百襉裙。”(許滔《甬劇舞臺美術》)

道具
  甬劇在“串客”時期演員表演“對子戲”時大都只有隨身道具,舞臺上最多是一桌二椅,或一桌一椅。四十年代的“改良甬劇”,大都是上演時裝大戲,舞臺上開始用實物作道具,男角用摺扇,女角拿一塊手帕,或用其他一些十分簡單的生活用品。解放以後,甬劇主要以上演現代戲爲主。由於劇情的需要,有的道具的功能已不僅是起裝飾和襯托作用,而且成爲戲劇矛盾展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佈景
  甬劇在“寧波灘簧”階段,演員在茶樓、酒館演出一般不用佈景。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甬劇曾上演過《濟公活佛》、《田螺姑娘》等機關佈景戲,有過“水缸出人”、“螺殼爆炸”、“油煎濟公”、“開櫥失蹤”、“飛刀彈回”等場面。當時“最負時譽的民間畫師是王雲林,所繪景物,追求透視立體,尤其是一些器皿雜物,四米以外,幾可亂真。”(許滔《甬劇舞臺美術》)

解放後甬劇有較大影響的舞臺美術佈景設計作品是1964年由李榮根、周東昭設計的甬劇現代戲《老冤家》。此劇經過舞美設計兩次修改,最後採用“小裝置”(小型景片局部遷換),通過無縫紗和多層次的色光(當時還沒有投影幻燈)來展示天幕遠景、近景和中景部分的樹枝、牆、花叢,有的用紙紮、堆塑、三合板。這些佈置在燈光的配合下效果十分逼真。

其他較有影響的佈景設計作品還有《天要落雨娘要嫁》(周東昭設計)、《半把剪刀》、《亮眼哥》(設計周東昭,繪景王人傑)、《愛情十字架》(張咪康設計)。其中《亮眼哥》獲浙江省首屆舞臺美術展覽設計獎,《天要落雨娘要嫁》獲浙江省首屆舞臺美術展覽優秀設計獎,《愛情十字架》獲浙江省第四屆戲劇節舞臺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