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紹劇

紹劇又稱“紹興大班”,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行於浙江一帶,是當地的三大戲曲之一,也是漢族地方戲曲劇種,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了。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紹劇,中國漢族戲曲劇種。又名“紹興亂彈”、“紹興大班”。起源於上虞縣(現爲紹興上虞區),流行於紹興、慈溪、餘姚、蕭山及其他浙滬一帶。紹劇是浙江三大劇種之一,已有300多年曆史,擁有400多個劇目。紹劇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獷樸實的音樂、豪放灑脫的表演和文武兼備等特點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悟空戲獨樹一幟,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平。一出《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電影后,發行七十二個國家和地區,曾風靡全國,聲播海外。1950年定名爲紹劇。

中國戲曲大全之紹劇

歷史沿革
  紹劇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劇種,來源於秦腔,明末清初時期形成於紹興地區,後興盛於清康熙、乾隆年間。受到弋陽腔、贛劇、徽戲等劇種的影響,並收了流行於紹興地區的餘姚腔、新昌調(高)腔以及民間戲曲的特色,逐步發展成爲紹興亂彈,並在劇目、音樂唱腔和表演藝術等方面,有很大發展和提高。清乾隆年間(1723-1735)開始盛行。明嘉靖年間,餘姚腔、弋陽腔盛行,紹興一帶出現了“調腔”。初爲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腳色,並以大鑼、大鼓、鐃鈸伴奏。搬上舞臺後,稱紹興高調班。

明末清初,崑腔盛行,繼而亂彈傳入,高調班紛紛兼唱崑腔和亂彈,形成三合班。至乾隆年間,盛極一時,多以“羣玉”二字作班名。到了咸豐、同治年間,高腔和崑腔逐漸失去觀衆,特別在農村,亂彈備受歡迎,於是藝人改唱亂彈爲主,稱紹興亂彈班。

紹興是文化古城,戲曲活動頻繁。明代“四大聲腔”之一的餘姚腔,即源出紹興府所屬的餘姚、上虞一帶。明嘉靖年間,秦腔自北方流傳到浙江紹興,與餘姚腔融合,逐步形成一種激越昂揚的新腔,稱爲“調腔”。最鮮明的是“二凡”,腔調和秦腔。調腔在劇目和音樂等方面對紹劇的影響較大。

紹劇與徽戲的關係亦較密切。在紹劇傳統劇目中運用甚多的另一基本唱腔“三五七”,其旋律與徽戲中的吹腔相近。“三五七”屬於南曲體系,所以其音樂風格也帶有南曲特點,比較委婉綿長,長於抒情。紹劇的劇目,與徽戲相同者也佔一定數量。

早期紹劇,主要流動演出於水鄉農村,多爲“社戲”性質。農曆正月演“燈頭戲”、二月演“酬神戲”、三月演“青苗戲”,四月開始農村廟會不斷,迎神賽會,經常演戲。至七月中元節,到處盛演“祭鬼戲”(在整本戲中插入目連戲摺子,叫做“平安大戲”)。之後,主要演出“祠堂戲”:有調解兩村相爭的“和事戲”,對盜伐山林者而設的“罰款戲”,商賈在外埠發跡的“還願戲”,富戶豪門添丁、做壽的“慶賀戲”,以及村鎮間輪流值年的“年規戲”等。這一時期,在紹興毗鄰地區也出現紹劇班社。嵊縣有以唱亂彈爲主,兼唱調腔的班社。文武分班,相傳起自清乾隆末年。之後,曾出現過相當興盛的景象,班社多至四十餘副,多數是職業班社,也有些時散時合的半職業班社。

1840年鴉片戰爭後,紹劇活動地區不斷縮小,趨向衰落,尤以武班爲甚。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員均習文棄武,文班則增設武戲,文武班合流。此後,班社仿效京、滬等大城市,有以舞臺爲班名的。如泉源第一舞臺、越舞臺、天榮舞臺、同春舞臺等。二十年代以後,在紹興本地城鄉,紹劇頗爲興旺。抗戰期間,在上海的紹劇戲班不多,至1945年只有同春班一個,但陣容較強,名家輩出。除吳昌順等之外,又涌現了老生七齡童、十三齡童,武生六齡童,旦腳筱玲瓏、章豔秋等。抗戰之前,有越中第一舞臺、文明舞臺、林貴舞后、新大世界、新大鴻福等二十餘班。抗戰以後,紹興民衆教育館搞舊劇改革,進行登記,先後入冊者有近五十個班,其中絕大多數是亂彈班。

建國初期,有同春、同興、新民等九個民間職業劇團。後經登記、合併,數量雖稍有減少,但由於招收新學員辦了數期培訓班,培養了接班人,使紹劇得到較大的發展。1956年改同春紹劇團爲浙江紹劇團。1965年有專業紹劇團六個。到1982年,有浙江省紹劇團和紹興縣、蕭山縣等三個專業紹劇團、一個紹劇訓練班。

建國後,整理改編了不少傳統劇目,編創了一大批現代戲、歷史劇。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龍虎鬥》、《後硃砂》、《火焰山》、《蘆花記》、《香羅帶》、《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編創的現代戲有《血淚蕩》和《阿Q正傳》,歷史劇有《于謙》等。其中《蘆花記》曾在1954年華東區戲曲會演上獲獎;《于謙》在1979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演出一等獎,劇本二等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於1960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彩色影片。

藝術特點
  紹劇唱腔的主要曲調爲“二凡”、“三五七”和“陽路”,以“二凡”爲主。唱辭以七字齊言對偶爲基礎,劇作內容多爲忠奸爭鬥、征戰殺伐之事。焦循《花部農譚》謂“其事多忠、孝、節、義,足以動人;其詞直質,雖婦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氣爲之動盪。”30年代稱“越劇”。“二凡”與西秦腔有明顯的淵源關係。其流傳情況,一說爲南明潞王朱常汸南駐杭州,魯王朱以海東遷紹興,均帶有樂工南來,因而西秦腔傳入浙東;另一說則認爲系李自成將西秦腔帶到安徽,與“三五七”兩腔合用,然後由徽州商人逐漸帶入浙江。“二凡”唱腔高亢激越,以緊拉慢唱爲特點,其拖腔不受樂曲限制,演員可以根據人物感情需要,盡情發揮。“三五七”因其唱句以前句三字和五字,後句七字組成而得名,屬早期吹腔,源於安徽太平(今當塗),故藝人稱“太平三五七”,由於長期流行於浙東,並用紹興方言結合中原音韻的紹興官話演唱,使之具有當地的鄉土特色。“三五七”行腔委婉,宜於抒情。“陽路”即吹腔,有“高陽”、“平陽”之分。

紹劇伴奏樂器以板胡爲主,“斗子”爲輔。紹劇的板胡亦稱高胡,音色比一般板胡更爲高亢,“斗子”亦稱“金剛腿”、“牛腿琴”。此外,還有嗩吶、梆笛、笙、管等。紹劇的打擊樂用大鑼、大鼓、大鈸,氣勢宏偉。鑼鼓點自成一套,粗獷、樸實,具有浙東地方的風格特點,稱爲“紹班鑼鼓”。

紹劇的音樂曲調豐富,音調高亢激越,旋律節奏急速明快,聲音清越剛勁,善於表達悲壯、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風格粗獷豪放,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紹劇的武功有的來自目連戲,有的吸收民間武術加以美化,如“打短手”、“九竄灘”、“手頂”、“竄刀”、“甩桌”、“推車跟斗”、“七十二吊”、“疊羅漢”等,均頗有特色。紹劇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點,花臉用宏亮的“堂喉”(真聲),小生和旦用“子喉”(假聲),老生則用“乖喉”(真假聲結合)。

紹劇的着名演員有樑幼儂、吳昌順、陸長勝、筱玲瓏、林芳錦、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筱昌順、陳鶴皋、章豔秋、王振芳(十三齡童)、錢慧韻、筱豔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