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錫劇

錫劇又稱“灘簧”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流行於江浙一代,是說唱藝術的一個大支流。錫劇是由最古老的吳歌發展形成的,經過一代代藝人的修改和發展纔有今天的面貌。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劇種很感興趣呢?不妨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簡介
  錫劇前稱灘簧,是江、浙一帶說唱藝術的一大支流,發端於古老的吳歌。經過民間的演唱流變衍化,一代代藝人的加工提高和姐妹藝術的借鑑融合逐漸形成錫劇的雛形,錫劇最早出現於無錫東鄉的羊尖嚴家橋一帶。主要表現形式有山歌小調、彈詞、宣卷、花鼓灘簧等。錫劇是由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漢族戲曲劇劇種之一。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採茶燈”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後搬上舞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錫劇前輩王嘉大把原來的“常州灘簧”推向了較爲成熟的錫劇藝術,收了多位高徒,包括武進、無錫、丹陽、宜興,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梅蘭珍、王蘭英等名角。

中國戲曲大全之錫劇

劇種簡史
  1、大約清乾隆、嘉慶至道光年間,錫常鄉民用當地的民歌小曲說唱故事以自娛,稱爲“東鄉調”。

2、太平天國前後,“東鄉調”逐漸發展成曲藝形式的“灘簧”,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由於語音唱腔略異,又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灘簧吸收了江南民間舞蹈“採茶燈”的身段動作,並曾用採茶燈、花鼓戲的方式演出,故又被稱作“花鼓灘簧”。

3、之後,灘簧戲多爲二人一檔,在農村中活動,所演節目只有一旦、一生(或一醜)兩個腳色,稱爲“對子戲”。

4、20世紀2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京、簧合班”,即是灘簧班子和京劇演員的合作。

5、1908年後,灘簧戲進入城市,又發展爲多至幾十人同場演出的“大同場戲”,開始演出大規模戲。

6、辛亥革命前後,常州、無錫的灘簧戲正式搬上舞臺,並先後進入上海,不久逐漸合班演出,改稱“常錫文戲”。

7、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的“玲玲調”,蘇州灘簧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拔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繡荷包》等江南地區漢族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

8、1935年,江蘇嚴禁灘簧。僞江蘇省第一區黨務指導員辦事處下令無錫縣黨部嚴加取締“淫劇”。9月27日,無錫第一臺、中東、中央、耀記等戲院在報上聯合刊登宣言,責難當局對灘簧“既不改良,又阻止改良,是對不起無錫社會的”,同時,各戲院聯名向僞省黨部、僞省教育廳具呈宣稱:“誓死反抗任何不公道的待遇”,要求“派員來無錫調查處理”。10月5日,僞省黨部派委員潘國俊前來調查觀看,無錫第一臺在《人報》、《錫報》上刊登廣告,使用“無錫文戲”名稱“公演《克寶橋》”。潘委員觀後表示“甚爲滿意”,並稱“無錫文戲在藝術上、社教上評價都是極高的”“(灘簧)假使都能這樣,是絕無疑異的”,對遞送的一份《無錫文戲改進意見書》表示同意。當即成立了“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聘請當時在無錫社橋“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擔任戲劇教授的谷劍塵爲委員(谷教授爲浙江上虞人,二十年代初,即和應雲衛等在上海組織成立“戲劇協社”,還和沈雁冰、鄭振鐸等成立了“民衆戲劇社”,影響很大)。“無錫文戲改進委員會”在谷劍塵的主持下,討論了“無錫文戲實行徹底改革的方案”,發出了“徵集各界對無錫文戲批評改進之意見”,作出了“訓練灘簧演員的辦法”,規劃了“定期出版研究專刊”`等等措施,使“無錫灘簧”進入了“文戲時期”,也爲錫劇開創了新局面。隨後,蘇州成立了“蘇錫文戲改進會”,上海成立了“常錫文戲改進會”,江陰成立了辦事機構。後來,文戲漸衰,錫劇又歸納爲“錫幫”(含江陰、蘇州、常熟),“常幫”(含宜興),乃有“常錫劇”之名稱。

9、1952年“常錫文戲”定名爲“常錫劇”。

10、1954年“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後,“常錫劇”統稱“錫劇”。

藝術特點
  錫劇是一個長於抒情,具有江南水鄉情趣和特色的戲曲劇種,它的唱腔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板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爲簧調,包括老簧調、反宮老旦調以及簧調慢板、中急板、開篇、長三腔、哭腔、說頭板、滾板、行路快板等板式唱腔。20世紀30年代,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陸板,蘇州文書調(由蘇灘和評彈衍變出來的一種說唱曲調)的“玲玲調”,蘇灘和申曲的“迷魂調”與“三角板”,京劇的“高撥子”以及《春調》、《紫竹調》、《九連環》、《繡荷包》等江南民歌小調,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

唱腔
  屬於曲牌板腔綜合體,有男、女分腔的顯着特點。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句的版式變化體結構,常在上下句之間插入一段或長或短的清板。主要曲調爲簧調,曲調柔和、流暢、輕快。

樂器
  以正、副二胡爲主,琵琶、三絃、揚琴爲輔,簫、笛、中胡、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也有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