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中的一個支流,是中國戲曲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是,隨着各種戲曲涌入市場,河北梆子已經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地步。很多老演員已經面臨推出舞臺的年齡,但是新一輩的演員實力還是不足,導致很多戲劇班名存實亡。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河北梆子吧。


簡介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期。河北梆子在劇種方面不僅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在舞臺藝術上,無論是音樂、表演以及舞臺美術方面,都有極大的變化和明顯的提高,從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剛勁、華麗、委婉的特點,流行於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東、河南、山西部分地區,成爲中國北方影響較大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河北梆子在其興盛期,還曾傳入中國東北三省、江淮地區以及俄羅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中國戲曲大全之河北梆子

起源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陝梆子蛻變而成,形成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山陝梆子流入河北的歷史較久,在清代有關記載中,有的稱秦腔、有的稱亂彈、有的稱西部,有時也叫弋陽梆子。其具體流入時間,據劉獻廷之《廣陽雜記》載:秦優新聲,有名亂彈者,其聲甚散而哀。劉生於清順治五年,逝於康熙三十四年(1648--1695年),所記是十七世紀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圍地區的見聞,證實此時京畿地區已有“秦聲”或謂“亂彈”(即梆子腔)在流行。至乾隆時,秦腔愈益盛行,對崑曲已形成壓倒之勢,如乾隆九年(1744年)的《夢中緣傳奇》序載:“長安(北京)之梨園……所好唯秦聲、羅、弋。厭聽吳騷,聞歌崑曲,輒鬨然散去。”此後,“至嘉慶年,盛尚秦腔,盡系桑間濮上之音。”(《都門紀略》詞場序)以上所列,說明至遲康熙中葉京畿地區已有了秦腔,延至乾嘉一直有演出活動。

山陝梆子流入河北後,在長期的演出過程中,爲了贏得當地羣衆的賞愛,根據當地羣衆的語言習慣、情趣、愛好等,在藝術上進行不斷改革、創造。特別是後繼人才和從業羣體的當地化,在演員隊伍中,河北人逐漸增多,這更是導致山陝梆子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到了道光年間,長期活動在河北的山陝梆子逐步發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了。至遲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河北就有了直隸梆子科班。延至道光末年,在京南雄縣馬務頭和定興相繼又涌現出三慶和、祥泰等直隸梆子科班。學生多系當地窮苦農民子弟。教師中既有梆子藝人,也有高腔、梆子兼能的藝人。此班出科的藝徒,主要活動於定興、徐水、容城、高陽、霸縣一帶。道光年間的科班,當屬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也是河北梆子誕生的重要標誌。

現狀
  就業面窄,生源少招生困難
  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後,在各種現代藝術形式的不斷衝擊下,河北梆子的生存再度出現危機,演出市場萎縮,人才流失嚴重,急需加以搶救、保護。戲曲學校是培養河北梆子人才的主要基地,但河北梆子專業招生難、生源少,已成爲急需解決的問題。

由於藝術生學費高,培養週期長
  孩子要從七八歲、非常艱苦,綜合素質要求也高。而且相對京劇來說,河北梆子畢業生就業面窄,所以很多家長不願讓孩子報考。新人少,劇團人才儲備不足隨着一些老一輩藝術家已經退出舞臺,河北梆子劇院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就是演員青黃不接。主要演員已人到中年,而很多青年演員行當不全,演技還不夠成熟,人才的匱乏成爲事業發展的瓶頸。由於後備人才的不足,從長遠看,河北梆子很可能出現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問題。

藝術形式古老,演出市場萎縮
  政府扶持力度不夠,投入資金不足;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人文教育的途徑不再是傳統的單一形式——看大戲;河北梆子藝術形式古老,唱腔難度大,不利於普及。在多元文化的影響下,年輕人不瞭解戲曲,導致戲曲觀衆年齡老化。演出市場日漸萎縮,專業劇團數量銳減,有些已經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