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大全之晉北道情戲

晉北道情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金代時期就流入晉北一帶地區,流行於晉北的二十多個縣,,它是以曲牌體說唱的形式在民間廣泛流傳,主要演講道教故事和教義。後面,搬上舞臺,以代言的形式演述故事。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晉北道情戲流行於晉北二十餘縣及內蒙古南部、陝北東部、河北西北部,分神池、代縣、應縣三個藝術流派。道情音樂約於金代流入晉北一帶,以曲牌體說唱形式廣泛活動於民間,主要演唱道教故事,宣傳教義。清代中葉,搬上舞臺,以代言體演述故事,內容廣泛觸及社會生活。其音樂體制主要爲曲牌連綴體,同時也吸收了北路梆子的音樂元素。清末民初,職業班社林立,着名藝人輩出,爲蓬勃興起和迅速發展的時期。着名的職業班社有楊侉子班、武爲周班等,名藝人有李艾疙瘩、石六十八等。

中國戲曲大全之晉北道情戲

晉北道情的代表劇目,主要是宗教故事和勸善故事。

晉北道情是我國北方道情的縮影。

淵源演變
  關於晉北道情的源流,沿革,很少有文字記載,只有些口耳相傳的說法。據神池縣道情劇團老藝人吳喜娃同志聽其前輩傳說:“古代終南山上有一種琴音異常優美,人們便仿此琴音編歌演唱流傳民間,後道家蒐集又編爲‘道歌’,道情是由道歌發展而來的,據說道歌產生於漢唐時代。”《唐書禮樂志》記載說:(大意)玄宗喜神仙之事,曾召道士司馬承禎等人制曲十餘首,總名“道曲”。道歌、道曲均是與道教有關的曲調,可能是道情的最初形式。道歌、道曲發展成道情之後,一般均爲說唱藝術形式,它是以描述帶有一定故事情節的事件爲主要演唱內容。這是道情在藝術形式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前者是歌曲,後者爲曲藝;前者以抒發感情爲主,後者重在說唱故事。

道情由說唱向戲曲轉化,是道情在藝術形式上的又一次重大變革。晉北道情是山西道情戲中成戲最早的,它是乾隆初年藉助“風攪雪”的組班形式,在與“勾腔”的交流結合中登上戲曲舞臺的。“勾腔”又稱“撓勾腔”或“老勾腔”,是與“京腔”齊名、與崑曲同期的一個劇種。在道光年間,“勾腔”已漸趨衰微。說唱的晉北道情就是經過與“勾腔”的結合,在“勾腔”的幫助下登上戲曲舞臺的。在此之前,還曾有過一種叫做“過街道情”的發展過渡階段,實際這是說唱道情與“社火”的相結合。晉北舊俗,每逢元宵佳節,漢族民間便舉辦“社火”活動,高蹺隊或秧歌隊,扮成八仙人物穿街走巷,路經大的店鋪或府衙豪門,便停下來做表演或演唱,扮爲八仙者,便演唱說唱道情中的一些有關唱段,形成一種有說、有唱、有扮相、有簡單表演的戲曲雛形。但這種形式還不是正式的道情戲,而僅僅是由說唱走向戲曲的一種過渡。這種過渡,對晉北說唱道情向戲曲的演變,無疑是一個極爲重要的條件。由於晉北道情屬於地方土戲,登上戲曲舞臺之後,與當地其他民間藝術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聯繫,並經過“風攪雪”的組班形式進行着頻繁的藝術交流,有的在它的帶動下,由漢族民間歌舞登上了戲曲舞臺(例如河曲縣的二人臺),有的則通過這種交流結合互相吸收、互相借鑑,不斷完善了彼此的藝術結構,由尚不成熟的地方土戲或地攤戲走向了成熟的舞臺戲曲(如應縣、朔縣的秧歌戲)。晉北道情更在這種交流結合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劇目,汲取了民間的表演技藝,從而增加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由此形成晉北地區一個獨具風采、獨領風騷的地方劇種。

現狀
  晉北道情是中國北方道情的縮影,是研究民間宗教音樂和戲劇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晉北道情只有右玉縣的一個劇團在勉強度日,舉步維艱,其生存與發展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幾乎臨近消亡狀態。和大部分戲曲一樣,晉北道情近十幾年來的發展遭遇v境: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生活節奏加快,審美要求發生變化,對慢節奏的傳統戲曲的興趣愈來愈淡漠;晉北道情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的民俗日益淡化,傳統節日特別是鄉村廟會逐步由現代節日代替,晉北道情的活動陣地逐漸縮小;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劇本逐年減少,演出場次降低,經濟效益不佳,難以自給;在道情劇團滑坡的十幾年間,沒有培養出後繼演員。一些有造詣的演員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臺,有的相繼謝世,還有的因維持不了生活而改行,而年輕的演員在觀衆中享有威望的很少。

所幸,隨着21世紀的到來,人們開始反思傳統文化對於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晉北道情所具有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其受到各級政府和羣衆的關注。2006年晉北道情戲被公佈爲“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系列救助措施已實行,更多的保護舉措也在醞釀之中,晉北道情的生存有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