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喪事習俗是什麼,傣族的喪事習俗是怎麼樣的?

在漫長歲月的流逝下,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都會漸漸形成自特有的民俗文化,這些民俗文化不是在一早一夕內形成的,而是在無數個日日夜夜裏漸漸形成的,你對傣族瞭解多少?你知道傣族的喪葬習俗是怎麼樣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傣族的喪事習俗是什麼,傣族的喪事習俗是怎麼樣的?

一、傣族的喪葬風俗概況:
  傣族的傳統喪葬,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種,以土葬爲主。在西雙版納傣族地區,每個村寨的四周,都有一塊或幾塊墓地,有的把這種墓地稱作龍山,傣語叫作“壩消”,“壩消內的林木,是不許砍伐的,把它稱爲”龍林“。久而久之,”龍林“蒼勁挺拔,蔥蘢青翠,變成了一片風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風景更加秀麗。

當家裏死了人,首先是向親朋好友報喪,報喪要身背大米,將米灑在親戚朋友家的樓梯上,然後站在樓下,把死訊報告給親朋。假如到外寨報喪,按照古老的傳統,只能站在寨子外面,託人把死訊通報給寨裏的親朋好友。然後用溫水沐浴更衣,隨後平臥,雙手合於胸前,手下置臘條二對,用白布裹屍,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殮入棺中。擇日出殯,傣家人有許多忌諱,傣語說:”晚隴抱些宰,晚來抱些影“。”隴“與”來“分別爲干支中的”辛“與”丙“。”晚隴抱些宰,晚來抱些影“,意思是”隴“日,男的就不能出殯;”來“日,是女的也不能出殯。出殯那天,要把竹樓作一次徹底大掃除,把三腳架下作一次徹底清除,生前用過的東西,集中化爲灰燼,倒在江河裏,順水而流,和一起進入天國。

二、花腰傣族的喪葬習俗:————節選自石安達《哀牢山下花腰傣》
  腰街曼蚌村公社所在地小抱堖寨,座落在楚雄至墨江公路沿線下方的一座小丘陵上。全寨有28戶,139口人,居民全是傣灑支系。我考察當天,即遇上了當地傣族的葬禮。平頂土掌房二樓上,高豎着嗩吶聲時斷時續。隨着悲愴的樂聲,我來到考察葬禮的情況。

逝者家一樓的陽臺上,幾個成年男子圍着一張小桌子。圖案與逝者的性別有關,男性的是牛、馬等大牲畜圖案,女性是稻穀、紡織圖案。這家逝者是女性,所剪的圖案是紡織品的菱形和穀穗。靈堂的過道是招待吹鼓手的地方,矮桌上擺滿了酒肉,吹鼓手不停地奏着哀樂(樂器主要是漢族的嗩吶、釵鼓,傣族只有鋩鑼)。靈堂裏光線暗淡,靈柩停在靠東方順牆的一側,放在兩條長凳上,與漢族的棺木相似。靈柩上覆蓋着三層布,最大的一塊是白布,蓋住了靈柩的兩端,放在白布上面是一塊紅布,兩端約比白布各短一尺,紅布上面還有一小塊花格織綿,

準備出殯的活動,還有扎火葬用的火把(哀牢山下傣族的三個支系,傣灑、傣卡、傣雅一律實行火葬)。火把也由兒子和侄子們準備。扎火把之前,這些人頭上都要帶上白布重孝,腰間掛上一把長刀,由長子帶領到寨子外面,尋找蘆葦扎火把。長子帶領尋找蘆葦的路線,也是出殯時的路線。尋找蘆葦的人在路上發現第一蓬蘆葦就砍下,不能有其它的選擇。砍蘆葦時,也必須由長子帶頭,每人依次只能揮一下長刀砍一枝。砍回來的蘆葦,由寨子裏年紀最大的男人,和大哥的長子負責紮成火把,供在靈堂內。

出殯的準備活動除扎火把外,還有扎彩傘。扎彩傘由逝者的3個女兒和4個侄女準備,每人都要用鮮豔的綵綢扎一把華麗的彩傘

出殯前的晚上,開始舉行盛大的守靈儀式。參加憑弔的人,每輪換一批人,都要鳴放爆竹、奏哀樂,守靈儀式通宵達旦,熱鬧非常。

第二天中午時,守靈儀式達到高潮,參加憑弔的婦女都穿上民族盛裝,。

守靈儀式結束後,就開始宴請客人。來賓約有500-600人,黑壓壓的一片,菜餚以肉食爲主,其中多數是牛肉,除炒牛肉、豬肉稍可口外,煮的牛肉和其它肉食,並不講究味道和生熟。

宴會後,中午2點左右開始出殯,在一陣爆竹聲中,吹鼓手在前面鳴鑼開道,後面是舉着火把的孝男和執着彩傘的孝女。靈柩則要在寨子裏做短暫的停留,靈柩出寨時參加憑弔的來賓和寨內的羣衆都出來送行,但除擡靈柩的人外,其餘的人並不跟隨靈柩到墓地。

墓地離寨子約2公里,是一片長着幾棵大青樹和雜草的斜坡地,這兒也稱”龍林“,是小抱堖寨的集體墓地,有二、三十座簡陋的墳墓。靈柩到達墓地時,孝男們又一次跪下迎接,靈柩先停放在兩條長凳上,孝女們執着彩傘聚在四周,用樹枝清掃靈柩。靈柩上掛着一支黑公雞,它是擡靈柩的人送給祭品。

墳墓座北朝南,二次葬後,連續掃祭三年,就不在祭奠了。葬禮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我曾考察過西雙版納勐罕傣泐的水葬,德宏芒市傣那的土葬,這些地區傣族的葬禮和玉溪地區新平縣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禮差別較大,反映了傣族喪葬習俗發展變化的一些情況和傣族遷徙之間的一些聯繫。玉溪地區新平縣哀牢山下傣族的葬禮,由於地處滇中,明代就實行了”改土歸流“。葬禮中吸收了一些漢族文化的因素,但是該地傣族是古代傣族遷徙途中落伍的後裔,由於地理的因素,長期封閉在一條狹長的河谷中,仍保留了歷史上傣族一些古老的喪葬習俗,如”二次葬“就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喪葬習俗,劍川、楚雄等地都有”二次葬“的遺址。

關於楚雄一些民族古墓的族屬問題,根據1986年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李世忠、孟之仁調查迤口村古墓羣時,與該地老人座談,當地老人對古墓有三種叫法。

其一叫”擺夷墳“(傣族墳),這種叫法是過去老人們傳下的;

其二是叫”和尚墳“,主要是坑內擺有土鍋(鍋內裝骨灰);

其三是現有人叫”向天墳“,是北京來的專家取的。

過去迤口村有傣族,白族來後就搬到嘎灑去了。他們倆人從楚雄到相連的新平嘎灑傣族地區調查,該地的傣族說他們過去的墳是用一塊石頭打磨成傣族帽的樣子,蓋在陶製的骨灰罐上,現在的墳就簡單多了,火葬後把骨灰裝人瓦罐或土鍋內下葬,面上蓋上一塊石頭就行了。另外,該地傣族葬禮中,在靈柩上覆蓋布及女姓家屬向祭衣物後,再穿上習俗與《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哀牢夷有用桐華布”以覆亡人,然後服之“的葬喪習俗相似。

而在雲南其他的少數民族的葬禮中,並沒有發現這種習俗。從這種用衣服”以覆亡人、然後服之‘的葬禮習俗中,我們可以發現傣族與哀牢夷族源之間的隸屬關係,而這種哀牢夷葬禮文化古今的一致性,除在哀牢山花腰傣保持外,雲南其他民族現在的葬禮中沒有發現了。關於傣族與哀牢夷族源之間的隸屬關係,我在上篇“花腰傣服飾”一章中已有論述,這一發現充實了這個論點。

滇南的西雙版納勐罕傣泐的水葬,雖然在整個水葬過程中,還受一些原始宗教的影響,但裝礆儀式在佛寺舉行,由佛爺唸經,送葬後,送葬的人也要回到佛寺祈禱,消災避邪,體現了很濃的佛教色彩。表明西雙版納的水葬是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而形成的,並不是傣族的古代傳統葬禮。滇西德宏的芒市處於傣文化、漢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的交匯點上。明代三徵麓川后,漢文化的封建色彩給該地打下了很深烙印,該地土葬就是漢族土葬形式翻版。

小結 :傣族在世界很多地方具有分佈,傣族有着自己特有的民族語言,也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有着很多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民俗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