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口水直流的山西傳統小吃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爲華夏文明搖籃,典型的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天氣比較乾燥。說起山西,很多人就會想到羊肉泡饃,沒錯,羊肉泡饃就是山西的特色美食小吃。一起欣賞下中國小吃文化之山西小吃。

讓你口水直流的山西傳統小吃

1、保德油棗
  油棗的特點是:個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味甜、色澤深紅,油光閃亮,含糖57、9%,最有名的要數加工後的“無核糖棗”,深紫油潤、皮薄紋細、形大無核、棗肉肥美細膩,有一種特殊香味,成品裝入塑料袋中密封。

  2、太原醬肘花
  太原醬肘花是太原市歷史傳統名品之一。醬肘花古稱“纏花雲夢肉”,早在唐朝時就有。宋代陶谷《清異錄》曾記載:“唐書臣源拜尚書令,上燒尾宴,家有食單,擇其異者略記……纏花雲夢肉(卷鎮)……”。在當時已作爲珍餚,國宴實食用,至今已有1000餘年的歷史。此品系將肘肉卷壓纏捆,滷醬成熟後切片冷食,因橫斷面有云波狀花紋,故稱纏花雲夢肉,俗稱爲“醬肘花”。

  醬肘花當屬老字號“福記六味齋醬肘雞鴨店”製作的最好,這個已有50多年曆史的老店,因其選料嚴格,加工精細,保持了歷史傳統工藝和風味,所制的醬肘花有獨到之處,於1982年被商業部評爲優質產品。

  醬肘花色澤漂亮、氣味馥郁、皮嫩肉爛、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而味長,是老百姓閤家團聚、佐餐下酒的佳品之一。

  3、羊肉泡饃
  牛羊肉泡饃的特點是料重味重,肉爛湯濃,香氣誘人,食後餘味無,又有暖胃之功能。

  牛羊肉泡饃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響的食品。古稱“羊羹”,宋代蘇軾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羊肉泡饃的烹飪技術要求很嚴,煮肉的工藝也特別講究。其製作方法是:先將優質的牛羊肉洗切乾淨,煮時加蔥、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爛,湯汁備用。饃,是一種白麪烤餅,吃時將其掰碎成黃豆般大小放入碗內,然後交廚師在碗裏放一定量的熟肉、原湯,並配以叢末、白菜絲、料酒、粉絲、鹽、味精等調料,單勺製作而成。牛羊肉泡饃的吃法也很獨特,有羊肉燴湯,即顧客自吃自泡:也有幹泡的,即將湯汁完全滲入饃內。吃完饃、肉,碗裏的湯也被喝完了。還有一種吃法叫“水圍城”,即寬湯大煮,把煮熟的饃、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圍以湯汁。這樣清湯味鮮,肉爛且香,饃韌入味。如果再佐以辣醬、糖蒜,別有一番風味。是一種難得的高級滋補佳品。西安的羊肉泡饃館很多,其中老字號有“老孫家”、“同盛祥”等較有名氣。

  4、刀削麪
  刀削麪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麪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麪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麪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滷麪、山東的伊府麪、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麪,同稱爲五大面食名品,享有盛譽。

  5、貓耳朵與撥魚兒
  貓耳朵和撥魚兒是山西住戶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調味的好壞,就很難有一定的標準。一般而論,貓耳朵極像意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據說意大利的這種出品,就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會了捏貓耳朵,回去以後仿製的,後來便由機器生產了。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着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在開水裏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裏吸存着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配料各隨其便,一般人家愛用韭菜肉絲和蝦米,就很夠味,講究的用蝦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隨心所欲,沒有止境的了。

  撥魚兒和中國南方人煮麪疙瘩大體相同,不過做功要細緻些。面是和得很稀的,鍋裏燒好一鍋湯(葷素都可以),山西人用枝竹筷,順着碗邊把向下流的麪漿,撥亂成細長條,落進沸湯裏(南方人用湯匙舀,成爲不規則的塊子,所以稱爲“麪疙瘩”),隨下隨熟了。直筷子在圓碗邊亂落麪漿,總是兩端尖中間胖的麪條,在沸湯中翻動,就像游魚一樣,所以便叫做“撥魚兒”了。我也看過一次不用筷子撥,而是由廚司憑手法控制麪漿流量的。他把麪漿像紙片一樣,落進滾湯中,受熱便自然兩邊捲縮起來,成爲一條延續不斷的空心面,堪稱絕技,據說再沒有第二人了。中國有些獨到的本領,但是他不肯傳人、這真是封建社會制度的惡果。

  6、砂子餅
  砂子餅,亦名疤餅。這種疤餅,直徑一般是26釐米到33釐米,餅既薄而且脆,餅臉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餅”之稱。酥脆可口,易於消化,便於攜帶。

  7、東坡茄子
  製法:
  (1)將茄子去皮,切成厚4釐米,寬6釐米見方的塊。

  (2)在茄塊平面剞大十字花刀,深度1/2,然後放進六成熱油鍋中炸透,至金黃色時撈出,鍋中放少量油;再放入肥瘦肉末,煸炒變色,然後放入蔥、姜、冬筍末同炒;加鹽、醬油、白糖、味精,調好味後,將肉末放入碗中成十字形,將炸好的茄塊刀面朝下,放十字肉末旁成正方形,加少許雞湯淹沒茄塊。

  (3)上籠蒸30--35分鐘,扣入盤中,原汁勾水粉芡,淋點明油在茄塊上即成。

  特點:味鹹甜,香鮮軟嫩。

  8、平遙牛肉
  “平遙的牛肉太谷餅,杏花村的汾酒頂有名”,這是膾炙人口的山西民歌中的詞句。醇香味美的平遙牛肉與芬芳四溢的汾酒均蜚聲省內外。

  平遙牛肉是晉中地區平遙縣的傳統特產。據傳,早在明代平遙牛肉已聞名遐邇,至於。到了清代後期和民國年間,平遙牛肉已成爲達官顯貴宴客的必備之品。到本世紀30年代,平遙牛肉已遠銷北京、天津、西安等地。當時,每逢秋冬季節,各地行商紛至沓來,販運牛肉,使平遙牛肉聞名北國。1956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食品名產展覽會上,平遙牛肉被評爲全國名產。遠銷朝鮮、蒙古、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海外飄香。

  平遙一帶有悠久的養牛歷史。據平遙縣誌載,遠在漢代,這裏的民俗是“賣劍買牛,賣刀買犢”。當時養牛皆爲耕田,只有無力勞作的老牛才能成爲入口之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製作老牛肉的獨特經驗。到清代嘉慶年間,平遙開始有了醃製牛肉的作坊。先是雷全寧家在文廟街開設了“興盛雷”屠宰場,經營五香牛肉達百餘年。該店從宰老牛到製作老牛肉形成一套完整的特殊工藝。從宰牛、剔骨到切肉塊,只需15分鐘。宰牛時,切斷牛頸兩根主動脈血管,讓牛血儘快流盡,肉內沒有瘀血,色澤好看;另外,減少牛死前受驚緊張時間,防止肌肉纖維收縮所造成的堅韌。剔骨、切塊快,則保持了肉質所固有的鮮嫩。

  平遙有兩家歷史比較悠久的牛肉鋪,一家是任大才之子任仰文在西大街開設的“自立成”牛肉鋪;另一家是西郭村韓來寶在南門外開設的“隆盛旺”牛肉店,大約都有200年的歷史。

  平遙牛肉的製作工藝也比較講究。切肉時,一般根據季節和牛的部位,將全牛分割成16塊到26塊。然後,在肉快上劃開數條刀花,揉進當地特產的硝鹽;放入大缸之中後,加平遙城內井中的含鹼水浸泡,再用牛胃矇住缸口。浸泡時間因季節而異:夏季半個月,春秋1個月,冬天則2~3個月。

  浸泡好的牛肉,撈出用冷水洗淨,放入特製的簡式大禍中,加含有鹼的井水和硝鹽煮制,不放任何佐料,要求“水深要把肉漫到,湯沸鍋心冒小泡。”且煮時不蓋鍋蓋,以利肉中異味和水分的蒸發,煮8個小時後,壓住火再燜4個小時便可撈出,其香味四溢,吃起來鮮美異常。一般每鍋煮肉400公斤。

  這種牛肉,色澤紅潤,肉質鮮嫩。帶油肉則紅白分明,尤爲好看;其味濃香撲鼻,綿軟酥爛,十分可口;內含水分少,耐貯存,不變味,熱天能保存1周以上,冬季可保存1個月。這種牛肉不切開味不大,切開後,香味十分濃郁、當地人賣牛肉,則讓顧客先嚐後買。

  平遙牛肉分肥牛肉和大膘肉。肥牛肉有肉有油,紅白分明;大膘肉則肉多油少;但二者皆香美。一般地方都喜食小牛肉,而平遙一帶的製作工藝表明:牛越老肉越香,肉的老嫩關鍵在醃煮技術。

  9、神池麻花
  爲五臺山區的名食之一,於食品業着稱甚久,蜚聲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鹼少許。炸時用葫油,要清澈澄淨,以不起沫不冒大煙爲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鮮美,聞之撲鼻而香,吃起來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無窮。

  10、過油肉
  太原的餐館被粵、川、京、魯菜佔據了,本地菜系叫得上名字似乎還就是些麪點小吃。過油肉也有點麪點小吃的意思,不過它正兒八經是當地的一道頗受歡迎的傳統菜。選用上等精肉,切成薄片,外面薄薄蘸一層雞蛋勾成的芡,在油裏汆一下,撈出來,煸炒,隨便哪家飯館都會做,做出來的味道也相差無幾。雖則名字讓人疑心,味道卻是香而不膩,值得一試。

  11、莜麪栲栳
  莜麪的營養價值極高,其脂肪含量是小麥、大米、高粱、蕎麥、黃米這六種糧食的6倍,釋放的熱量等同豬肉或肥牛。

  莜麪栲栳栳的製做工序非常嚴格,和麪一般是由體力較好的小夥子負責,加以燒開的水,用擀麪棍攪拌成麪糰,必須趁熱將其揉精。接下來的活就可以交給雙手輕柔的女師傅了,但見她在光滑的石板上將小莜麪團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繞,就變出了一卷卷的莜麪栲栳栳。接着將薄片捲成空心卷,豎立在籠中,蒸約10分鐘後,揭去籠蓋,喧騰騰的莜麪栲栳栳就成功了。

  12、黃米油糕
  黃米油糕的做法歷史悠久,熟黃米麪包紅小豆泥茸,油炸而成。吃時撒少許白糖。外焦裏嫩,色澤金黃,香味撲鼻,甜香可口。

  13、太谷餅
  太谷餅是山西省傳統名吃,因產於太谷縣得名。始於清代,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太谷餅具有甜而不膩、酥而不碎,味美鮮香等特點,以其香、酥、綿、軟而聞名全國,享有“糕點之王”的美稱。太谷餅爲“晉商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着名歌唱家郭蘭英那首清脆悠揚的“平遙的牛肉太谷的餅……”更是讓太谷餅的美名傳遍天下。

  14、吳家燻肉
  吳家燻肉是臨汾市吳保元、吳保恆兄弟7人經營的祖傳肉食名產。它始於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吳家燻肉的主要品種有:燻雞、薰豬心、豬肝、豬肚、豬蹄、豬頭、豬口條。其風味獨特、色澤金黃、鹹香濃郁、肥而不膩、瘦而不柴、後味翻香、食之舒暢。四季適宜,尤其在炎熱的夏季,蒼蠅不粘,可放置三天而不變質,實爲高檔筵席上難得的佳品。

  吳家燻肉加工精細,程序考究。按肉的老嫩分別下鍋,嚴格煮肉的程序,把好“釀製”的關,將肉放入老湯內,(據說此老湯已有50多年曆史),加有田七、良姜、白芷等二十多種中藥材的料袋。吳家燻肉滷煮出來,其形清亮,“靈”味撲鼻。最後一關爲“薰”,其火候、色澤十分講究。

  15、揪片
  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在山西無論城市與農村,揪片是一種家常便飯。將揉好的麪糰擀成薄片,用力將面一片一片地揪成鈕釦大小、中間有凹的小片,甩進鍋裏,面片飄起即熟。這種揪片嚼起來感覺有勁,面片清利,食之有味。

  16、代縣麻片
  代縣麻片,在清代頗有名聲,並有面鋪專營此業,生意興隆。其片有二寸長,半寸寬,色淡黃,薄如葉,質脆味香,馳譽省內外。暇時小食三片五葉,美口止飢,耐人尋味。麻片選料嚴格,要用上等麪粉、去皮芝麻仁、純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與白糖。其做法是,將面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塗蜜、撒芝麻,然後上鍋烘烙。製作精細,遂爲佳品。

  17、聞喜煮餅
  聞喜煮餅並不是餅狀,而是滾圓形,外邊裹一層脫皮芝麻。將芝麻團掰開,便顯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餡子,以及能拉幾寸長的甜絲。再把掰開的芝麻合在一起,馬上又恢復球狀。這種煮餅風味佳美,營養豐富,吃起來越嚼越香,帶有一種異樣的甜香味,令人口味無窮。

  聞喜煮餅始於清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康熙皇帝巡行路徑聞喜時,聞喜官紳爲迎接聖駕,遍選名師治宴。席間,皇上覺得其他餚饌都淡而無味,唯有煮餅滋味獨特,餘味綿長,不禁喜問其名,衆官宦搜索枯腸,都想取一個吉利的名稱來討皇上高興,但因皇上猝然發問,不免一時語塞,無言以對。皇上見此情狀不覺笑說:就叫煮餅吧。於是康熙皇帝命名的聞喜煮餅就此名聲大燥並流傳至今。

  18、錢錢飯
  “錢錢飯”是呂梁山區人愛吃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

  “錢錢飯”的原料爲小米和黑豆。錢錢的製作是把黑豆用開水煮過,煮到膨脹即可,涼後置於石頭上(有一個平面即可),用鐵錘搗,搗成銅錢厚薄爲宜。錢錢飯的做法比較簡單。首先將小米用涼水淘過後下鍋,再把錢錢煮進去,約二十分鐘即可,即可食用。愛吃稠而糊者尚需繼續熬煮,此爲純錢錢飯。也有將蔬菜混入錢錢米中熬煮。諸如紅薯錢錢飯,土豆錢錢飯。紅薯錢錢飯是從農曆九月收穫紅薯到次年夏前。百姓以紅薯代替糧食做餐,先將水燒開,然後放進紅薯,待水沸後,再放小米,錢錢煮熬成稀狀或稍稠狀即可食用。

  19、豌豆糕
  將豌豆磨細,溫火熬成糊狀,加糖精、食色,攪勻。另取柿餅,去蓋切成薄片,擺入容器內,撒一層青紅絲,一層豌豆糊。依次撒若干層後,晾冷。凝結即成,食時切塊盛盤,滴雪花白糖及香精水少許。大涼下火,清口利嗓,筋利綿甜。爲夏令食品。

  20、號腐乾
  太原號腐乾,又稱名腐乾。早在宋朝時就名揚三晉,迄今已有800餘年的製作歷史。據傳,在明朝年間有名叫張英虎的製作的號腐乾受到晉王府的讚賞,曾紅極一時,拜其學藝者甚多。清代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侵犯北京,慈禧太后逃往西安路經太原,慈禧食過用號腐乾做的小菜後,曾讚不絕口。

  太原號腐乾是由“太原豆腐乾”演變而來的。據記載,解放前,豆腐於既有商號生產的,也有個體小商販加工的。由於商號在加工製作時,選料精,做工細,質量好,人們就將商號生產的豆腐乾統稱爲“號腐乾”。

  太原號腐乾外表呈深褐色,質地密實細膩,富有彈性,有“對角迭不裂、撕開見肉絲”之特點。食之香味濃郁,餘香綿長。既可做佐餐的輔料,又是溫脾健胃之功效。

  21、臘驢肉
  臘驢肉是山西長治的傳統名食,早在明末清初就已馳名晉南,遠銷北京、天津、南京等南北城市。臘驢肉與當地的涼粉、酥火燒被稱爲路安(長治古爲路安府)“三寶”。

  色澤鮮豔,肉質細嫩,清香可口,味美怡人,肥不膩,瘦不柴,是佐餐下酒的美味。因煮制時要加一二十種草藥和調料,故成品易存放,且對某些疾病有一定療效及滋補之功。

  22、河曲酸粥
  相傳河曲的酸粥的由來純屬一種偶然,李自成起義大軍進京路過此地,當地老百姓皆大歡喜,家家戶戶泡米爲大軍士卒準備飯菜,誰知由於情況有變,大軍臨時改變路線,繞道而過,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時半活兒吃不完,放的時間長了就發了酸,老百姓也捨不得扔掉,就用發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誰知意外地發現這用發酸了的米煮的粥並沒有影響其食用價值,後來人們便故意將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發現這種酸粥能開胃健脾,護膚美容,妙不可言。難怪這一帶的婦女即使不用化裝品皮膚也白嫩細膩。

  23、燒大蔥
  相傳慈禧太后西逃時路經澤州(今晉城),當地官員隆重設宴招待。但在開宴時,廚師發現慌亂之中少做了一道菜。爲了免遭殺身之禍,廚師急中生智,馬上把菜案上的巴公大蔥拿來一把,幾刀切碎,燒成一道菜,端了上去,叫做燒大蔥。誰知慈禧品嚐後,認爲滿桌菜中數這道菜最有味道。傳說歸傳說,慈禧西逃時並未經過晉城,但燒大蔥作爲當地一道名菜,口感香軟不膩,卻一直流傳至今。

  24、油炸滷製花幹
  油炸滷製花幹也是太原市的傳統名特產品,採用獨特的工藝,精細加工而成。

  製作油炸滷製花乾的原料要選用皮薄、油性大、顆粒飽滿的上等黃豆,經去皮、浸泡、粉碎、過濾、煮漿等工序後,用滷水點漿,然後壓成15釐米、再切成寬5釐米、長10釐米的幹坯;在特製的模具內用手口薄刀將花千坯於正反兩面交叉切花紋;然後下油鍋炸至發漲漂起呈金黃色,撈出瀝油,放在配製好的花料湯內滷製。經煮、燜、浸泡回軟,撈出晾涼即成。成型後的花乾造型美觀,拉開呈魚網狀,放手合攏後似籬笆。製出的花幹味道鮮美,是多種家常菜的配料,又可作爲小菜單獨食用,素以鮮、嫩、香、韌聞名。

  25、柳林腕脫
  碗脫是柳林特產,離石、中陽等地都有,但不如柳林正宗。柳林腕託還有一段故事。公元280年,西晉建立後,戰亂瀕繁,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西晉初年;匈奴人內遷,但遭到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西晉統治者不但要他們納稅而且強迫他們當兵,甚至掠奪爲奴婢,不少人陷於破產的境地,淪爲流民,迫使各族人民奮起抗爭、眼看西晉統治階級欲墜,匈奴貴族劉淵,利用各族人民對西晉的怨恨,打起了反晉旗號,順應民心,從離石派大將石勒統領三軍發兵進攻西晉都城洛陽,營地紮在柳林三郎堡。由於石勒當過農民,曾被西晉官僚司馬騰作爲奴隸出賣,參加過農民起義,因此對下層人民十分了解同情。石勒來柳林後,治軍嚴謹士兵秋毫無犯,深受當地羣衆的歡迎。由於當時戰亂瀕繁加之自然災害嚴重,當地羣衆苦不堪言,石勒的軍糧也眼看着成了大問題。石勒派出軍士四出購買軍糧,但購得數量甚小,也只不過是些蕎麥。以前軍士吃飯幹稀配合。因軍糧緊缺,就把乾飯改稀飯,把蕎麥磨碎後,熬粥喝。一次幾個軍士外出,誤了飯時,回來後,蕎麪粥已凝結成塊,用手壓壓,乾硬乾硬的,幾個士兵就把碗內的涼蕎麪塊用手扒了下來,抓而食之,吃起來堅韌韌的。於是,有個士兵提議切塊吃,他們就把蕎麪塊切成條,隨便灑了些成鹽,大吃起來。感覺不錯,他們就把蕎麪切成長條,撒了一些調料,並調以棗醋、蒜泥,給石勒端去,石勒吃後,大加讚賞,並讓廚房試做,次日廚房做好,讓軍上飽餐一頓。軍士吃後精神大振。當地百姓聞訊後,去軍營觀看。軍士就讓百姓嘗新。百姓嘗後,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從此就傳開了。

  劉淵死後,其子劉聰實行胡漢分治,製造民族對立,實行野蠻軍事統治。劉聰死後,外戚靳準發動政變,建立前趙。當劉耀建立前趙政權時,原爲劉聰大將的揭族首領石勒於公元319年自立爲帝,建立後趙政權,石勒重用漢族人做官,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勸課農桑,安撫流民,獎勵生育,設立學校深受人們的擁戴當地人爲了紀念石勒,修建三郎廟,以示紀念,此地因石勒曾屯兵,故又稱爲三郎堡,因此,今天柳林縣城還有三郎堡這個地名。

  腕脫剛開始鍋內熬煮,碗內盛放,晾涼即食,後來發展到以小碗盛麪糊,上籠蒸熟晾涼而食、外國傳教士來柳林後把四方刀、叉扎的習慣傳到柳林,碗脫吃時也由原來的筷子夾變爲刀刀扎。

  碗脫的製作很講究,先要淨化麥粒,將幹蕎麥入碾脫落雜質簸去塵土、麥柄,入渲籮用溼布擦之,多次換洗溼布,以求擦淨。並將擦後的麥粒趁溼復入碾機脫皮出機後用細籮篩面,將篩上的皮渣簸去,帶皮粉粒再次入機磨之,過籮,皮則淨除、將兩次脫皮後的麥粒共入磨機,篩面即可。

  麪粉內和入適量的食鹽、姜粉,用涼水和爲硬麪團,然後稍加冷水,揉爲均勻的麪條硬度,不斷用力揉搓,使其盤‘性“。

  待麪糰光亮利手”性“盤好後,以些許冷水不斷搓揉,使其稀釋,變成稠糊漿,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時加水連續攪動稀釋到麪糊能掛住勺碗爲宜。

  麪糊調好後入碗上鍋、碗多爲細瓷,以底淺容積小者爲宜,麪糊入碗前,先將碗置鍋內蒸熱,用溼布擦去碗內汽水,將麪糊舀入碗內。每碗只盛八成,加蓋以武火蒸之。蒸約二十分鐘即熟。趁熱取碗出鍋,用雙筷朝一個方向飛速攪動,攤貼至碗口邊緣,使碗內呈凹形狀,置於涼處令冷即成碗脫。

  碗脫多爲冷食,切條、就碗刀扎而食均可,以蒜泥、辣椒、好醋爲主要調料,尚配以薑末、香油。其辣椒選用頭茬,曬乾後研爲細末,用麻油燒熱後。放入蔥少許,待蔥發黃時,倒入辣椒粉,用鐵勺攪勻,油多辣椒少,遂成稠漿,裝入瓶、鉢備用。

  嚴冬季節,多配豆芽炒食。炒瓢內放點油,待油冒煙時。放入蔥,蔥發黃,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倒入切塊的碗脫,澆上蒜、醋、辣椒,撒上鹽、薑末,味精,倒入碗內即可食。有時也與羊雜各混炒。碗脫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韌、醇香,已成爲人們特別是小孩、學生的常食零食。

  26、古縣蕨菜
  蕨菜,是晉西南地區的古縣獨有的特產,俗稱”龍頭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粗壯肥大,葉柄直立,不開花,用孢子繁殖。多生於林邊、爲沿向陽坡的疏林地帶。細嫩莖葉可食用。莖在捲曲時恰如一柄如意,所以又叫”如意菜“。也可入藥,新的根莖則富含澱粉,俗稱”蕨粉“或”山粉“,也可食用,又可作爲釀造原料。鮮蕨菜須經醃製後方能貯運、外銷。

  蕨菜,古稱吉祥菜。《本草綱目》記載:”蕨處處山間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狀如小心拳。長則展開,爲鳳尾,高3~4尺,其莖嫩時採取,以灰湯煮去滑,曬乾做菜,味甘滑。“每當春天到來,滿山遍野是蕨菜。這種野生山菜,不施肥,不打農藥,無污染,質地脆嫩,味道鮮美。在古縣靠近霍山的哲才、多溝、大南坪、老牛溝一帶,每逢農曆四月是蕨菜採摘的最佳時期,故當地羣衆有”三月山蔥四月蕨,五月蕨菜鐮割柴“的說法。

  蕨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其中含蛋白質1、6%,脂肪0、4%,碳水化合物10%,還有鈣、磷、鉀、鐵和胡蘿蔔素等營養素。蕨菜不但是筵席上高檔菜餚的原料,而且還有藥用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甘清無毒,去暴熱,利水道,令人睡,補五臟不足。“日本民間譽之爲”雪果門珍“。

  27、晉南釀菜
  釀菜是稷山縣的傳統菜餚。清末年間就已馳名河東。當時有一句順口溜:”稷山釀菜好,稷山釀菜香,不嘗釀菜味,枉來稷山城。“現在,稷山縣不論城鎮還是鄉村,設宴待客席上少不了釀菜。

  特點:釀菜菜形如同切好的香腸片,像”金錢“一般漂浮在湯清見底的碗裏,味醇香可口。

  28、羊雜割
  羊雜割爲山西的一種地方小吃。羊雜割在山西不同地區叫法不同,吃法也有不同。

  以羊骨熬湯,羊雜碎切成小片放湯內煮熟,加佐料而食。味鮮美,濃香,熱量高,營養豐富,爲冬令小吃。

  29、興縣冒湯
  興縣冒湯鹹麻酸辣,鮮香可口,是遠近聞名的風味小吃。

  興縣冒湯興起的時期,史料裏面沒有記載。據說,清代乾隆九年,在京做高官的興縣籍人孫嘉淦回興縣探親。探親期間,他訪親問友,朋友們招待他的就是粉湯和餃子。當時的粉湯就是細粉條內調以辣椒、花椒、胡椒、蔥、蕪美、食鹽、醋等調料。餃子是羊肉餡餃子。孫嘉淦吃到老家的兩種風味食品,讚不絕口,直吃的肚子鼓脹才罷休。吃畢,孫嘉淦沉思片刻說:粉湯吃起來雖香鮮可口,但品種太單調,若能把餃子與粉湯融爲一體那該有多好。次日,朋友就有意把煮熟的餃子混在粉湯內,端給孫嘉淦吃,孫嘉淦吃後感到兩種混在一起吃比分開吃要可口。

  此後,人們在做粉湯出售時,總要配以餃子。

  興縣冒湯的原料爲細粉絲、小扁食、青紅絲、海帶絲、蔥絲、鮮蕪要、香油等。粉絲多自制,山藥搗碎,過篩,做成澱粉,澱粉內配以適量自礬,用極細的小孔(香頭粗細)的漏瓢,漏入滾沸的鍋內,熬約十分鐘,撈出,搭在木架上,半乾後收起,晾乾。青紅絲多用雞蛋製作,雞蛋放入炒瓢內,攤薄,待焦黃時取出,切成細絲。小扁食餡有素葷之分,素餡多用白菜、粉條、豆腐拌以香油等調料做成,葷餡有羊肉、豬肉之分,羊肉餡多用蘿蔔,豬肉餡多配白菜、粉條。製作冒湯先把水燒開,把事先準備好的細粉絲、小扁食按吃食人數,適量下鍋,一般一碗冒湯下餃十個。煮熟後措在小碗內,舀點湯,撒上青紅絲、海帶絲、蔥絲、鮮蕪蔡,灌以胡椒、花椒、生薑、食鹽、醋,辣椒等調料湯,即可食。食時配以拉絲烙餅更是可口。

  興縣冒湯的名字,有三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粉條上蓋了餃子,形同人戴了帽子;一種是取其諧音”冒“、”茂“同音,說明冒湯生意越來越興隆;一種是寓意吃冒湯的人,吃了之後,家庭興旺發達,能廣進財源。

  興縣冒湯製作技藝越來越精湛,四十至五十年代,城關劉楊控所制的冒湯名冠興縣,八十年代傳至省城,深得省城人民的喜愛。

  30、周家酥餅
  麪粉以熱獾油和豬油和麪,配適量花椒麪、小茴香等輔料,製成餅坯,烙烤即成。香酥味美,油而不膩。

  小結:山西冬季比較漫長,秋季很短暫,山西不僅僅是擁有美味的小吃,還有山西的剪紙也是很有名的,在山西的藝術文化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