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禮儀文化之筷子禮儀文化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飲食文化也是一樣的。禮儀文化無處不在,在你跟別人交談,跟別人吃飯或者開會,都有很多文化禮儀學習,如果你對這些文化禮儀不懂或者不瞭解的話,可能會鬧出一些笑話。下面跟着小編來學習飲食禮儀文化之筷子禮儀文化。

飲食禮儀文化之筷子禮儀文化

  筷子禮儀文化的簡介
  《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爲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爲“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爲“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使用筷子不僅很好的鍛鍊人的手眼協調能力,同時也能很好的鍛鍊大腦的思維能力。

中國使用筷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一樁值得驕傲和推崇的科學發明。李政道論證中華民族是一個優秀種族時說:“中國人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發明了筷子。如此簡單的兩根東西,卻高妙絕倫地應用了物理學上的槓桿原理。筷子是人類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且不怕高熱,不怕寒凍,真是高明極了。比較起來,西方人大概到16世紀、17世紀才發明了刀叉,但刀叉哪能跟筷子相比呢?”日本的學者曾測定,人在用筷子夾食物時,有80多個關節和50條肌肉在運動,並且與腦神經有關。因此,用筷子吃飯使人手巧,可以訓練大腦使之靈活,外國人對這兩根神奇的棍狀物能施展出夾、挑、舀、撅等功能欽羨不已,並以自己能使用它進食而感到高興。

筷子禮儀的禁忌簡介
  疑筷:忌舉筷不定,不知夾什麼好;
  髒筷:忌用筷子在盤裏扒拉夾菜;
  指筷:不能拿筷子指人;
  搶筷:就是兩個人同時夾菜,結果筷子撞在一起;
  刺筷:就是夾不起來就用筷子當叉子,扎着夾;
  橫筷:這表示用餐完畢,客人和晚輩不能先橫筷子;
  吸筷:即使菜上有湯汁也不能嘬筷子;
  淚筷:夾菜時不乾淨,菜上掛湯淋了一桌;
  供筷:忌諱筷子插在飯菜上;
  拉筷:正嚼着的東西不能拿筷子往外撕,或者當牙籤;
  粘筷:筷子上還粘着東西時不能夾別的菜;
  連筷:同一道菜不能連夾3次以上;
  斜筷:吃菜要注意吃自己面前的菜,不要吃得太遠,不要斜着伸筷夠菜。
  分筷:擺筷子,不要分放在餐具左右,只有在吃絕交飯時才這樣擺。

小結:不管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一些活動中,都要知道這些基本的禮儀,以免讓人覺得你沒有素養而對你的印象不怎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