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禮儀之美,禮儀之邦傳統孝文化

中國自古就被成爲禮儀之邦,而以禮教治天下的中國古代,自然會有很多內容是和孝道相關的,尤其是北魏和北宋時期推行以孝治天下。而中國人認爲百善孝爲先,在中國的禮儀規制中,什麼是孝道?隨小編一起到中國禮儀文化中去看看吧。

中華禮儀之美,禮儀之邦傳統孝文化

  一、什麼是禮儀之邦
  古老的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被世人稱爲"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中國古來被稱爲"衣冠上國,禮義之邦"。應該是"禮義之邦",而不是"禮儀之邦",禮儀只是華夏"禮"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全部,"禮義之邦"是表華夏是"崇禮尚義"的文明之邦。典籍依據:《詩》序:"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禮記》:"凡人之所以爲人者,禮義也。"

以上是現今的意義。原意指的並不是什麼禮節道德。禮:指的是國家的等級制度。所以禮指的是政治,而不是說什麼講文明懂禮貌的意思

也有人論證"禮儀之邦"應做"禮義之邦"

二、禮儀之邦中的孝文化
  尊老敬賢我國自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人際的政治倫理關係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緣關係爲紐帶,故此在家庭裏面尊從祖上,在社會上尊敬長輩。由於中國古代社會推崇禮治和仁政,敬賢已成爲一種歷史的要求。孟子說:"養老尊賢,俊傑在位,則有慶"(注:《孟子·告子下》)。"慶"就是賞賜。古代這種傳統禮儀,對於形成溫情脈脈的人際關係,以及有序和諧的倫理關係,不管過去和現代,都起着重要作用。說到尊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並不是只停留在思想觀念和說教上,也並不僅止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從君主、士族到整個官紳階層,都在身體力行,並且形成一套敬老的規矩和養老的禮制。《禮記》記載:"古之道,五十不爲甸徒,頒禽隆諸長者"(注:《禮記·祭義》)。就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不必親往打獵,但在分配獵物時要得到優厚的一份。一些古籍,對於同長者說話時的聲量,也作了明確的要求。如《養蒙便讀》說:"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注:《養蒙便讀·言語》)。《弟子規》又說:"低不聞,卻非宜"。總之,上至君王貴族,下達庶人百姓,都要遵循一定的規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老者、長者的孝敬之意,作爲衡量一個人是否有修養的重要標誌。任何形態的社會,都需要尊敬老人。不僅因爲老人閱歷深,見聞廣,經驗多,勞動時間長,對社會貢獻大,理應受到尊敬;同時,他們在體力和精神上較差,需要青年人的體貼、照顧和幫助。作爲一個有禮貌的現代青年,對長者和老人,應該做到:路遇主動謙讓,乘車主動讓座,在商店、戲院等公共場所,應儘量考慮到爲老人創造方便條件。關於敬賢,三國時候有個典故,叫"三顧茅廬"。說的是劉備仰慕諸葛亮的才能,要請他幫助自己打天下,便不厭其煩地親自到諸葛亮居住的草房請他出山。一而再,再而三,諸葛亮才答應。從此,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得以充分發揮,爲劉備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歷來有作爲的君主,大多非常重視尊賢用賢,視之爲國家安危的決定因素。平時不敬賢,到了緊急關頭,賢才就不會爲國分憂。不是賢才不爲國家着想,而是國家緩賢忘士,如此"而能經其國存者,未曾有也"(注:《墨子·親士》)。

今天我們提倡發揚古代"敬賢之禮",須賦予現代新人才觀的內容,就是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當今社會,各種競爭越來越激烈。種種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大至國家民族,小到公司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地位,都必須擁有強大的人才隊伍。只有從思想觀念到具體行動上尊重、愛護人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環境,形成足夠強大的人才隊伍,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小結:忠和孝是中國的傳統我文化中的精髓,但同時也是文化中的糟粕,因爲在很多時候中國人利用愚忠愚孝做了不少“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