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茶大全之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是中國綠茶類古茶品種之一,生長在冬暖夏涼,四季溼潤的佛頂山。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此地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爲茶樹提供裏優越的生長環境。下面,就更隨小編一起去中國茶文化中瞭解普陀佛茶吧。

中國綠茶大全之普陀佛茶


  簡介
  歷史上普陀所產茶葉屬曬青茶,稱“佛茶”,又名“普陀山雲霧茶”,普陀佛茶歷史悠久,約始於1000年前的唐代,其時佛教正在中國興盛起來。寺院提倡僧人種茶、製茶,並以茶供佛。僧侶圍坐品飲清茶,談論佛經,客來敬茶,並以茶酬謝施主。據《定海縣誌》載:“定海之茶,多山谷野產。……普陀山者,可愈肺癰血痢,然亦不甚多得。”清康熙、雍正年間,始少量供應朝山香客。清末,由於輪渡通航,香客及遊覽者大增,從而促進了佛茶的發展。

典故
  相傳,唐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惠萼來中國留學,在朝拜五臺山時得觀音聖像一尊。他準備從明州乘船回國,駛近普陀山東邊的新羅礁時,突然海上出現數百朵鐵蓮花,擋住船的去路,雖經多方努力,鐵蓮花頂住船隻,行駛不得。惠萼和尚領會觀音不肯離開中國,於是說:“使我國衆生無緣見佛,當以所向建立精舍”。惠萼遂舍船登岸,於此留觀音像造寺。後因《華嚴經》有善財參觀音於普陀洛伽之說,遂稱爲“普陀”。

從此,普陀山成爲供奉觀音的道場,俗稱“南海”。山上寺廟衆多,有普濟寺、法雨寺、長生禪院、盤陀庵、靈石庵等。山上土地歸寺廟所有,茶葉又爲僧侶採製,併爲寺僧祭佛和敬客之物,故曰“佛茶”。

歷史
  普陀佛茶歷史悠久,始栽於1000多年前的唐代,海島獨特的自然環境使得茶葉色澤翠綠,香氣馥郁,甘醇爽口,享譽海內外,普陀僧人在寺廟周圍開闢山地爲茶園,由僧侶栽種採製,用來敬佛和待客,在清代被列爲供品,是茶文化與佛文化的完美結合之作。深厚的文化沉澱,聞名的佛教聖地,以及海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使普陀佛茶成爲色香味俱全的茶中精品,也形成了普陀區一項具有明顯區域特色和優勢的傳統產業。

名茶鑑賞
  普陀海島氣候宜人,空氣潔淨,陽光漫射,常年多霧,雲霧瀰漫,雨量充沛。島上植被茂盛,土地肥沃,茶園生態環境優良,所產茶葉品質優異。佛茶在每年清明節前後採製,取鮮葉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要求“勻、整、淨、嫩”。鮮葉採回後經薄攤--殺青--揉捻--搓團--起毛和乾燥等工序製作成茶。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澤翠綠批毫,香氣馥郁芬芳,湯色嫩綠明亮,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圓非圓的外形略像蝌蚪,故亦稱“鳳尾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