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法家主張以法治國,這一治國理念爲後續歷史上的政治集團提供了治國的方案,並且法家的治國理念之中國的政治核心,而大多數人所崇尚的儒家,更多的應該是政治少有的溫柔的一面。你對法家文化了解多少?你知道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第一位:李悝
  李悝,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戰國時魏國人,戰國時期着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爲魏文侯到武侯時人,曾受業於子夏弟子曾申門下,作過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經常和秦人交鋒作戰。桓譚以爲李悝爲文侯師,班固、高誘以爲是文侯之相。李悝的生平事蹟,已難確知其詳,使他在歷史上留下永久名聲的,是他任魏文侯相時在魏國的變法改革。李悝變法使魏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國力日益強大,成爲戰國初期的一個強盛的國家。
  李悝人物生平
  李悝,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戰國時魏國(今山西南部運城一帶)人,戰國時期着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關於李悝的名字,許多學者認爲史籍中同一時期的李克,就是李悝.也就是說,李悝,又寫作李克,或又名李克。李悝爲魏文侯到武侯時人,曾受業於子夏弟子曾申門下,作過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經常和秦人交鋒作戰。桓譚以爲李悝爲文侯師,班固、高誘以爲是文侯之相。李悝的生平事蹟,已難確知其詳,使他在歷史上留下永久名聲的,是他任魏文侯相時在魏國的變法改革。

第二位: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爲商君,故稱之爲商鞅。商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對平民與貴族平等適用刑法的思想家。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爲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商鞅及其變法對法家學派有着深遠的影響,司馬遷着《史記》時,爲商鞅單獨立《商君列傳》。此外,現代學者馬非百着《秦集史》、王蘧常着《秦史》時,都將商鞅和其門客屍佼合立於《公孫鞅傳》。

商鞅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後爲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時對魏惠王說:“公孫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爲相。”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後,商鞅聽說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攜同李悝的《法經》到秦國去。通過宦官景監三見孝公,商鞅暢談變法治國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長,開始變法,後升大良造。

實施變法
  周顯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變法,變法內容爲“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這時太子犯法,商鞅曰:“法
  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與老師公孫賈。秦孝公十六年(公元前366年),太傅公子虔復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變法日久,秦民大悅。秦國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前340年,率秦趙軍敗魏國公子昂將軍,魏割西河之地與秦,將人民遷居至大梁,此時魏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於商十五邑。

公元前359年,正當商鞅輔佐秦孝公醞釀變法時,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爲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禮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禮者不足多。”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復古主張,爲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課本上《商鞅舌戰圖》插圖,是當時這次大辯論的寫照。

河西之戰
  收復河西失地、恢復秦穆公時期的霸業是秦獻公、秦孝公兩代國君的願望。秦孝公繼位後,更是將收復河西失地作爲國家的首要任務之一。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垣縣),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秦孝公則趁魏軍主力出擊之機,派軍隊偷襲魏國,進攻魏河西長城重要據點元裏(今陝西省澄城縣南),大敗魏軍,殲滅守軍七千人並佔領少樑(今陝西省韓城市西南),此戰爲秦孝公時期收復失地的序幕,商鞅作爲收復河西失地的主將,在戰爭中顯示了他的軍事及外交才能。而秦國也在經過了兩次變法後國力逐漸強大。

安邑固陽之戰
  公元前353年,趙成侯派使者向齊國求援,齊威王派兵分兩路救援趙國,一路齊軍與宋國景?、衛國公孫倉所率部隊會合,圍攻魏國的襄陵(今河南省睢縣)。同年,魏軍主力攻破趙國首都邯鄲,但在桂陵之戰被另一路由田忌、孫臏所率領的齊國軍隊擊敗。楚宣王也派大將景舍率兵救援趙國,奪取了魏國睢水、濊水之間的土地。秦孝公趁魏國國內空虛之機,於公元前352年任命商鞅爲大良造,率兵長驅直入,包圍魏國並佔領魏國舊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魏惠王急忙派軍隊在上郡要地固陽(即定陽,今陝西省延安市東)以東修建崤山長城(東南起崤山,西北至黃河)來阻止秦軍的進攻。公元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圍並佔領固陽。

西鄙之戰
  公元前341年,秦國聯合齊、趙兩國攻打魏國。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進攻魏河東,魏派公子卬迎戰。兩軍對峙時,商鞅派使者送信給公子卬,說:“我當初與公子相處的很快樂,如今你我成了敵對兩國的將領,不忍心相互攻擊,我可以與公子當面相見,訂立盟約,痛痛快快地喝幾杯然後各自撤兵,讓秦魏兩國相安無事。”公子卬赴會時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虜,商鞅趁機攻擊魏軍,魏軍大敗。魏惠王被迫割讓河西部分土地求和,此時魏惠王說:“寡人真後悔沒有聽公叔痤的話。”商鞅因戰功獲封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敗亡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駟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見他未帶憑證,告以商君之法,留宿無憑證的客人是要治罪的。商鞅想到魏國去,但魏國因他曾生擒公子卬,拒絕他入境。
  商鞅回秦後被迫潛回封邑商,發動邑兵攻打鄭縣(今陝西省華縣)。秦王發兵討之,商鞅戰敗死於彤地,其屍身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後示衆。

第三位:韓非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漢族、戰國末期着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作爲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爲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爲莊周)。着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爲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爲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韓非子生平
  《史料》記載,韓非精於“刑名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韓非文章出衆,連李斯也自嘆不如。韓非將自己的學說,追本溯源於道家黃老之術,他對孔子、《道德經》有相當大的研究,《韓非子》中,着有《解老》、《喻老》等篇,集中表述了韓非的哲學觀點。韓非是戰國末期帶有唯物主義色彩的哲學家,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採納。韓非認爲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便退而着書,寫出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着作。

韓非的學問比李斯大得多,因說話口吃,不善辯說,但善於着述。韓非回到韓國以後,看到韓國太弱,多次上書獻策,但都未能被採納。於是,韓非發憤着書,先後寫出《孤憤》、《五蠹》、《說難》等.......他的書傳到秦國,秦王非常讚賞韓非的才華。不久,因秦國攻韓,韓王不得不起用韓非,並派他出使秦國。韓非子被韓王派遣出使秦國,秦王很喜歡韓非,但還沒有決定是否留用。但是文采斐然的韓非爲秦王嬴政所賞識而倍受重用。由於李斯提出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通天大計,而首要目標就是韓國,但作爲韓國公子的韓非與李斯政見相左(韓非主張存韓滅趙),妨礙秦國統一大計,於是李斯就向秦王講韓非的壞話。他說:“韓非是韓王的同族,大王要消滅各國,韓非愛韓不愛秦,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決定不用韓非,把他放走,對我們不利,不如把他殺掉。”秦王輕信李斯的話,把韓非抓起來。[2]廷尉將其投入監獄,最後逼其服毒。

韓非子的文章構思精巧,描寫大膽,語言幽默,於平實中見奇妙,具有耐人尋味、警策世人的藝術風格。

韓非子着書之餘時常登臨的孤憤臺猶存,位臨棠溪岸邊,原是一處高地,松柏銀杏蒼蒼。之後,孤憤臺漸漸之低小,鄉民們平素叫“孤墳攤兒”,考古和被盜均未發現萌基,專家考證應爲“孤憤”臺,正好符合韓非“驅車勸諫韓王不用”而閉門着書的歷史事實。韓非的《孤憤》、《五蠹》、《說難》、《說林》、《從內儲》五書,十萬餘言,字裏行間,嘆世事之難,人生之難,閱盡天下,萬千感懷。韓非死於秦國,終年47歲,有記載說,韓非運回韓國,葬在故土,即孤墳攤處,另說葬九女山古墓羣。

據史料可考,韓非子的故土在西平縣出山棠溪北岸的韓堂村。韓堂村建有韓家祠堂,而後遷至出山鎮西南,韓堂村留名至今。韓祠爲韓家宗祠,何代修築無考,但每年春節韓姓子孫敬奉韓家宗祖一直延續,韓祠歷代修復,破損於解放初,1958年在此建出山禮堂,有“思辨”碑石一塊,村人說曾蓋在西街井口,後無下落。

小結:法家文化是中國漢文化中濃厚的一筆,法家是中國的歷史上主張以法治爲政治核心的一種重要的學派,法家提出富國強兵。依法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