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讀: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法家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內容,法家文化爲統治者對管理的人民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直接有效。法家文化的內容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對法家文化了解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文化解讀: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商鞅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代政治家、改革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於十五邑,號爲商君,故稱之爲商鞅。商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主張對平民與貴族平等適用刑法的思想家。商鞅通過變法將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之國,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並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爲統帥率領秦軍收復了河西。商鞅及其變法對法家學派有着深遠的影響,司馬遷着《史記》時,爲商鞅單獨立《商君列傳》。此外,現代學者馬非百着《秦集史》、王蘧常着《秦史》時,都將商鞅和其門客屍佼合立於《公孫鞅傳》。

文化解讀: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第2張

李悝
  李悝,周定王五十四年(前455年)生,周安王七年(前395年)卒,戰國時魏國人,戰國時期着名的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李悝爲魏文侯到武侯時人,曾受業於子夏弟子曾申門下,作過中山相和上地守。上地在河西,故李悝經常和秦人交鋒作戰。桓譚以爲李悝爲文侯師,班固、高誘以爲是文侯之相。李悝的生平事蹟,已難確知其詳,使他在歷史上留下永久名聲的,是他任魏文侯相時在魏國的變法改革。李悝變法使魏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國力日益強大,成爲戰國初期的一個強盛的國家。

文化解讀:法家代表人物有哪些? 第3張

韓非子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漢族、戰國末期着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作爲秦國的法家代表,備受秦王嬴政賞識,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終被下獄毒死。他被譽爲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爲莊周)。着有《韓非子》一書,共五十五篇,十萬餘字。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呈現韓非極爲重視唯物主義與效益主義思想,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爲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

小結:法家在法理學方面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係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