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風水大全之黃山

風水學在現如今講究科學的時代已經基本不被別人認同,但風水學是自古傳下來的,有着一定的準確性,按照科學解釋說就是元能和磁場。而中國很多城市的選址和佈局都是風水學的結果。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徽州的城市風水吧。

中國城市風水大全之黃山


  徽州古城源於隋末汪華遷郡治於歙縣烏聊山下,內有子城,外爲羅城,東北倚斗山,東南烏聊迤邐,揚之水順城東北而西爲練溪,環繞東南隅而下歙浦,以爲池。山溪之險,天造地設。來龍斗山發源自黃山山脈,幹脈東入績溪縣境遙遙巖,由南支起馬頭嶺,又西支起大鄣山,西南入歙爲問政山脈,右出爲飛笙山、紫芝山、玉屏山、石壁山、白榆山、馬鞍山、斗山、萬山、烏聊山,連綿百里之遙。飛布山爲府城北鎮山,相連鷹尖、王林尖、牙山、引嶺、榔槌山、白額龍、厚山等處,峯巒疊峙,岫嶺袤長,“其龍脈起伏,實爲郡城營基障護”,“風水攸關,志禁採伐,勿斷山根,由來已久”1。富資水出箬嶺,南流至葛塘入揚之水;布射水出長源,至東山營入揚之水;揚之水又名徽溪,出績溪大鄣山,納富資、布射之水與源出黃山之豐樂水於太平橋匯入練江。練江沙明水淨,自城南東注漁梁,經龍井山抵浦口,與南來之漸江合流於歙浦,爲新安江,東下錢塘。風水家說,凡人口聚會之處,來龍要長且旺盛;於曲水環抱,衆水匯合之地應建衙門官署、宗廟宮殿。汪華選擇於烏聊山下建郡治,自當有風水上的考量。

古人認爲州縣衙署的風水地理與民生息息相關,稍有不慎,當會帶來天災人禍。即微小之事,亦不得馬虎從事。而徽州,尤重風水之說。如宋紹熙元年(1190),徽州通判盧瑢到任,將衙署內譙樓、儀門及亭、榭、臺、觀之類牌匾換成隸字,一切重新。郡人以爲其字多燥筆,而於州牌尤爲嚴重,私下擔憂。果然,次年四月,郡庫起火,延燒官舍民廬,一日兩夕乃止,郡城一空。又如清康熙年間,歙縣重建縣衙大堂,擅自升高地基,即有風水家說縣基朝山駁雜,正堂平低,譙樓高聳,是爲避諸惡峯;今升高二尺,恐有不利。不久,獄訟之事繁興,人文風俗大非從前可比。歙縣人鄭邦源深於地理之說,呈請縣令,上於府、道、省,捐資重造,以復舊制。官署建築,擇日亦有講究。清末,徽州南譙樓飄搖欲墜,知府馮汝驥多方勸捐,資金湊足,請風水師選於宣統三年二月二十日吉期開工。

徽州府衙的遷址,當是特等大事。今址爲宋宣和年間所遷,其唐、五代、北宋時期,大略在今位置,以東譙樓爲大門出入,衙署向背規模等皆不可考。宣和年間,方臘起義,攻陷州城,毀壞嚴重。命改城於揚之河西岸(今歙縣第二中學一帶),時人稱新州。因地形不正,瀕河卑溼,外高內庳,頑石岡隴等原因,百姓極力反對,以此事訴諸朝廷者有二千多人2。其後,復返舊城,修築城池,建衙署。時知州爲盧宗原,關於遷址之事不見文獻,惟卜建南譙樓一事見趙吉士所輯《寄園寄所寄》:婺源程惟象,以佔算遊京師,預測貴賤禍福若神算。宋英宗爲太子時,程惟象曾預言吉兆,後登帝位,遂賜御書。時王安石贈詩:“佔見地靈非卜筮,算知人貴自陶漁”。詩人梅聖俞之流皆有詩贈。家建御書樓,有子傳其術。盧宗原令其子佔術,其子佔成後,心裏怏怏不快。盧宗原遂問此卦應做何事。其子答:這次所佔沒有可宜之事,惟獨可以興土木建造。盧宗原聽後,非常感興趣。其子分析道:此卦象爲困,於文有木,其外一橫一縱,若今匠人兩把尺子。這尺子用來制木用。盧宗原大喜:我正是爲建譙樓而來的!南譙樓所建,因山爲材,工徒無缺,順利完工。

徽州府衙爲何人所遷址,歷來說法紛紜,或說是南唐國師何令通,或說是北宋國師吳景鸞,又有說是賴布衣。按何令通於南唐時言牛頭山陵不利,謫休寧縣令,後棄官隱居休寧縣東七十五里芙蓉峯碧雲庵,於宋天禧三年(1019)十月十八日坐化3。現今府衙地址乃宣和年間所遷,距何令通有生之日相距百餘年。吳景鸞於慶曆年間(1041—1048)詔選入朝,去宣和年間七十餘年,幾乎無可能性。賴布衣於宋宣和五年(1123)爲績溪龍川胡氏改定陽基,並有書稿存世4,而徽州府城於方臘起義毀壞後重建,亦於五年三月建成,年月相差無幾,徽州府衙爲賴布衣所遷之說,或許更爲合理。府衙雖有大師遷址,然朝山的駁雜,水口的關鎖等自然情況,需障空補缺,或築堤造橋,或豎坊建塔,或截流浚塘,歷經數百年,逐步完善。

州城西門對河西五魁山,其名實出五星聚奎,有啓文運之意。然五峯如豎指,山形五行屬火,故又稱火焰山。宋紹興二年(1132)四月,州城大火三日,燒燬州治官舍19處520餘間,延燒民房1500餘家;紹熙二年(1191),徽州火,二日乃滅;慶元六年(1200年),大火,燒燬州城官舍、監獄,延及民房800餘家;淳祐元年(1241年)七月十三夜大火,燒燬州治及州城之半。火災屢屢發生,官民驚心。形家以爲五魁山爲引發火災的罪魁禍首。於是在西門建樓,牆皆塗黑色,黑在五行中爲水,以水勝火之故。又於樓旁塑藺亮將軍像,戴金花帽,穿錦袍,手拉滿弓以射火焰山。藺亮前承五代平陳之役,後接隋朝大業之亂,保靖一方,有功歙州,故塑像以鎮之。又於郡西門外浚丙字塘、南門外浚丁字塘,丙、丁於五行爲火,浚水塘以厭火。

宋宣和年間,知州盧宗原建南譙樓,將儀門東面譙樓榜爲迎和門。其後,州城火災頻繁,六縣科第不興,形家以爲正南門爲離象,離,火也;又因南譙樓未建時,從東門出入,人文科第一切順暢,如清吳梅顛《竹枝詞》:“陽和門向甲方開,五百年來產大才。讖應婺源出朱子,書聲到處夜聽來。”(從汪華於隋義寧年間(617)將新安郡從休寧遷到歙縣到南宋建炎四年(1130)朱熹出生爲五百餘年),於是關閉南向正門,復以東廂門出入。迎和門因患火災而複用,有“禳火門”之稱,“禳”與“陽”諧音,遂雅化爲“陽和門”。南譙樓設真武神像,真武爲北方水神,取水能勝火之義。然東譙樓規模狹隘,氣勢不雄,郡中凡有接詔、進表、迎官之類,仍開正南門辦理,事完關閉。明弘治十六年(1503),徽州知府何歆不信風水之說,但他復啓用正南門前,拓寬了街道,五戶之間加砌封火牆,此後,未曾發生特大火災。而封火牆逐漸演變爲徽州建築典型——馬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