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與寒衣節兩者有哪些的區別

下元節和寒衣節,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節日都會有一些的節日活動,那麼下元節和寒食節,兩者有哪些的區別,兩者的區別是在哪裏呢?這些你都知道嗎?帶着好奇和疑問,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了解看看吧!

下元節與寒衣節兩者有哪些的區別

什麼是下元節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亦稱“下元日”丶“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爲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爲“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人生在世,難免遭遇苦厄,而信仰道教的那些古代人民,或者說,雖不信仰卻對其文化內涵有一定程度認同的老百姓,都很看重水官大帝“除困解厄”。在這一天,人們祭祀祖先、迎接水官大帝,以求得困厄的舒解與人生的安詳。

什麼叫寒衣節
  農曆十月七年級,俗稱秋祭、寒衣節,民衆稱爲鬼頭日。寒衣節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中國三大鬼節。《詩經·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天逐漸冷了,人們該爲逝去的親人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農曆十月七年級又稱授衣節。

什麼叫寒衣節?十月七年級,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七年級,又稱爲“燒衣節”。

後來,有的地方,“燒寒衣”的習俗,就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一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爲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送寒衣的方法各地不同,一般比較簡單的是把寒衣帶到墳塋燒化,或者於晚間在門前燒化。比較鄭重的是作封包,把寒衣及紙錢等裝在裏面,包封寫明收寒衣者的姓字、行輩以及寄發人等,就像寄信和發郵包一樣。

小結:下元節和寒食節,兩者節日是不同的。下元節是和道教有關,道家三官的誕辰。寒食節和清明節一樣,是給逝去的人一些祭祀用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