昶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昶姓是我國百家姓中的一個罕見姓氏,主要分佈在河北省和湖南省等地。昶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主要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朝時期學官博士,屬於以官稱別號爲氏,在我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中未能進入前1500名。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姓氏很感興趣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昶姓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朝時期學官博士,屬於以官稱別號爲氏。博士,始見於戰國時期,秦朝沿置,掌通古今之學。西漢時期,博士爲太常(亦稱奉常,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員)的屬官,負責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到漢武帝時期,特設有“五經博士”,以經學教授王族子弟。到東漢時期,設置有十四名博士,分掌五經,即《易》、《書》、《詩》、《禮》、《春秋》,其職責是“掌教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仍然屬於太常統轄。

昶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由於博士們皆學識淵博,通古博今,“如史之昶”,因此又別稱爲昶學、昶士、昶師、昶父。在博士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稱別號爲姓氏者,稱昶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秦、漢朝時期學官博士,屬於以官稱別號爲氏。博士,始見於戰國時期,秦朝沿置,掌通古今之學。西漢時期,博士爲太常(亦稱奉常,掌管宗廟禮儀之官員)的屬官,負責古今史事待問及書籍典守。到漢武帝時期,特設有“五經博士”,以經學教授王族子弟。到東漢時期,設置有十四名博士,分掌五經,即《易》、《書》、《詩》、《禮》、《春秋》,其職責是“掌教弟子,國有疑問,掌承問對。”仍然屬於太常統轄。

由於博士們皆學識淵博,通古博今,“如史之昶”,因此又別稱爲昶學、昶士、昶師、昶父。在博士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稱別號爲姓氏者,稱昶氏,世代相傳至今,其姓源繁複,不可一論。

第二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北魏王朝鮮卑族都督拔略昶,屬於以先祖名字漢化爲氏。據史籍《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撥略氏後改爲略氏”。《姓纂》、《氏族略》、《辨證》中皆記載:“拔略氏改爲蘇氏。” 姚薇元在《北朝胡姓考》中分析:“拔略當卽撥略之異譯。魏末有都督拔略昶,即此族人。”拔略氏,爲北魏王朝中鮮卑拓跋部之拔略氏族,世居於代北地區(今河套地區),歷出軍政官吏,後來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實行漢化,由代北南遷於河南地區的拔略氏改爲漢姓蘇氏,留居代北地區的拔略氏後漢化爲拔氏、略氏。史書中所記之都督拔略昶,即北魏王朝的雍州(今陝西鳳翔)都督,在史籍《周書》中記載:“太昌初(公元532年),以勝爲領軍將軍,尋除侍中。孝武帝將圖齊神武,以勝弟嶽擁衆關西,欲廣其勢援,乃拜勝爲都督三荊、二郢、南襄、南雍七州諸軍事,進位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加授南道大行臺尚書左僕射。勝攻樑下溠戍,擒其戍主尹道珍等。又使人誘動蠻王文道期,率其種落歸款。樑雍州刺史蕭續擊道期不利,漢南大駭。勝遣大都督獨孤信、軍司史寧。歐陽酇城。南雍州刺史長孫亮、南荊州刺史李魔憐、大都督王元軌取久山(今浙江建德)、白洎(今江西洎陽),都督拔略昶、史仵龍取義城(近安徽合肥)、均口(今安徽巢湖),擒樑將莊思延,獲甲卒數千人。”

在拔略·昶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昶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衛國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縶的後裔孟知祥第三子孟昶,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孟昶,公元919年~965年,初名孟仁贊,字保元,邢州龍崗人(今河北邢臺),着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國高祖皇帝孟知祥的第三子,也是後蜀國的末代皇帝(公元934~964年在位),在位時間三十一年。孟昶即位初年,曾勵精圖治,衣着樸素,興修水利,注重農桑,積極實行“與民休息”政策,使後蜀國勢強盛,將割據勢力的北線疆土擴展到今陝西長安一線。但他在位後期沉湎酒色,不思國政,生活荒淫,奢侈無度,連夜壺都用珍寶製成,稱爲七寶溺器,以至於朝政十分腐敗。

後蜀廣政三十年(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北宋太祖趙匡胤令大將軍王全斌指揮宋軍以兩路並進伐後蜀國,後蜀軍與宋軍在劍門關外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後蜀軍精兵全軍覆滅,宋軍隨後包圍了後蜀國的都城成都府,孟昶被迫投降,後蜀國滅亡。孟昶被俘後,被宋太祖封爲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連同宗親家眷皆被扣居在北宋都城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孟昶在汴梁鬱鬱而終(一說被宋太祖密令趙匡義將其毒死)。

在孟昶逝世後,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昶氏,以念先祖曾爲帝時之輝煌,世代相傳至今。

遷徙分佈
  昶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也名列第一千六百三十三位,多以熱河、灤平爲郡望。

今河北省的承德市灤平縣、湖南省的長沙市、常德市,陝西省的西安、四川省的成都市、萬縣,江蘇省的常州市,廣東省的廣州市、韶關市、清遠市,臺灣省等地,均有昶氏族人分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