犨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犨姓氏是我國百家姓中的一個罕見的姓氏,它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靈王之子棄疾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姓氏的排行榜中未能進入前2000名。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姓氏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春秋時期,晉國上大夫郤犨分封在襄陵縣故城西,其地因此稱作犨邑,漢朝時期有犨氏鄉亭,並曾有犨氏鄉亭侯。郤犨,亦稱苦成叔、苦成叔子,他是步揚之子,郤克的堂兄弟,也是郤錡、郤至的叔叔。

犨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周簡王姬夷六年(公元前580年)春,郤犨出使魯國,代表晉國與魯國結盟,並娶了魯國大臣公孫嬰齊之妹。同年冬,郤犨代表晉君出使秦國,在河西與秦君結盟。

周簡王九年(公元前577年),當時衛國的執政大夫孫林父與衛定公姬藏不和,遂奔向晉國。郤犨率大軍送孫林父回國復位。同年,郤犨將新軍,並出任公族大夫。

周簡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晉、楚兩國“鄢陵之戰”前夕,郤犨出使衛國和齊國,請求援兵;到秋季,郤犨接受魯國叔孫氏的賄賂,助其打擊季孫氏,並拘捕了季文子押回晉國。但郤犨此舉遭到欒書的堅決反對,晉國因此又放回季文子;冬季,郤犨與季文子在扈(今渭河邊)結盟。

周簡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農曆6月,中軍佐士燮死,郤犨佐下軍;到農曆12月,“三郤”被滅。郤犨封地犨邑的西北,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姬重耳之子姬歡的陵墓,姬歡就是着名的晉襄公。其地因此稱作襄陵縣,在王莽篡漢時期更名爲乾昌。

在郤犨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封邑爲姓氏者,稱犨氏。史稱姬姓郤氏犨支。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靈王之子棄疾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爲氏。水,河流名稱,爲古滍水(今河南平頂山沙河)的支流之一,楚國在其流域設有犨邑,秦朝時期爲犨縣。考察古犨縣之所在,依據《水經注·汝水》“滍水又東經犨縣故城北,《左傳》昭公元年,冬,楚公子圍使伯州犁城犨是也……滍水又東,犨水注之,俗謂之秋水,非也。水有二源,東源出縣西南踐犢山動崖下,水方五十許步,不測其深,東北流經犨縣南,又東北屈經其縣東,而北合西源水。西湖出縣西南頗山北阜下,東北經犨縣西,又屈經縣北,東合右水。亂流北注於滍。漢高祖入關,破南陽太守呂齮於犨東,即於是地,滍水之陰也。”按其所記,其古犨縣故址即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官營鎮治。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末期晉國大夫魏犨,屬於以先祖名字爲氏。魏犨,又稱魏武子,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魏氏最早在歷史上出人頭地的人物。魏犨的兩個子魏顆和魏絳,也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魏顆是晉國大將軍,曾擊敗了強大秦國軍隊,並擒獲秦軍主帥杜回,晉景公把令狐之地賞給他做了封邑,後來成爲複姓令狐氏的鼻祖。魏絳又稱魏莊子,在晉悼公時期爲司馬,執掌軍法。魏犨以魏諸子事晉公子重耳。晉獻公姬佹諸二十一年(公元前655年),魏犨跟從公子重耳出亡,一直伴隨了十九年才又跟姬重耳返回晉國,姬重耳立爲晉文公後,令魏犨襲魏氏之後封,列爲大夫,治於魏邑(今山西榮河)。魏犨的後代魏桓子後來在春秋末期與趙氏家族的趙襄子、韓氏家族的韓康子一起在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瓜分了有七百二十餘年曆史的晉國,建立了在戰國時期強大一時的魏國。直到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嬴政派大將軍王翦之子王賁率領十萬秦軍進攻魏國,王賁令秦軍包圍了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然後引黃河、鴻溝之水強灌大梁,三個月後大梁城被攻破,國君魏假投降,魏國在立國一百七十八年後滅亡。

在魏犨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爲姓氏者,稱犨氏,史稱姬姓魏氏犨支,是相當古老的姓氏之一。

遷徙分佈
  犨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多以南陽、魏邑爲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