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人性觀是什麼?

世界上最難學的不是英語,而是中文,因爲它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在發展上面是多彩多樣的,底蘊也是比較深厚。在中國的先秦時期,文化得到了一個大發展,也就是現在說的諸子百家爭鳴的情況。下面看看儒家思想人性觀是什麼。

儒家思想人性觀是什麼?

儒家社會從人與社會及其他共同體之間的依賴關係出發,揭示了人與生俱來的親社會性,從而強調“仁”這一作爲人性善的本能。正如孟子所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也即,人性天然具有“四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由此擴而充之就會衍生出人之“四善”:仁、義、禮、智;如孟子所云:“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使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醜上》)。正因如此,在儒家社會看來,人的基本面是善的,通過充實和發揮這些善的端倪就可以樹立起高尚的德行,所謂“德,得也”(《釋言、釋言語》);而且,這種所“得”之物就是人之本性,所謂“率性而行謂之道,得其天性謂之德”(《淮南子。齊俗訓》),因而人性中惡的一面便顯得不大重要。

同時,即使面對那些無法體驗的超自然力量,儒家也強調要抱着真誠的態度,而不是陽奉陰違,這就是“信”。譬如,儘管孔子主張對超自然之事“存而不論”,但一旦祭祀時就必須虔誠否則就不要祭祀,正如他說,“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而“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在某種程度上,“誠心正意”成爲儒家品格的根本,朱熹自稱“平生所學,唯此四字”(《宋史。朱熹列傳》)。事實上,由於《中庸》中充斥了對誠的教誨,朱熹把《中庸》中《禮記》中提取出來作爲《四書》的構成部分;例如,“誠則形,形則着,着則明,明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唯天下至誠爲能化”,“唯天下至誠,爲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育天地參矣”(《中庸。二十三章、二十二章》)。

顯然,正因爲儒家強調人性是善的,一切都要本於真性,而不是爲了獲取利益,如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裏婁下》)。因此,儒家就少了功利主義思想,並與西方社會推崇的機會主義行爲構成了明顯的對比。方東美就指出,“西方這種有問題的哲學,足以戕害人性尊嚴,割裂人性完整,而這在中國人文主義的光照之下,尤其看得清楚”。[2]究其原因,基於自然主義思維和社會主義思維的差異,西方社會的理論與現實之間往往是相脫節的,源於自然主義的先驗性道德律令也不例外。例如,唐君毅就指出,“大率西方之爲道德學、倫理學或人生哲學之論者,多未能面對道德實踐之境,依其性相之如何,作如實說。恆意在關聯於宇宙、人生、社會、文化,以說道德在其中之地位,併爲若干道德理想,建立理由,舉陳道德德目與道德原則,以供人遵行;而不知道德實踐乃自爲一獨立之人生境界”,相反,“世間之思想能知道德生活境界,爲一至高而可自足無待於外之境界,蓋唯中國儒學之學,足以當之。……儒家之言道德生活之義,尚有其上達天德、天命、天理、天心一面,唯儒學之高明義之所存”。

當然,儘管原儒強調人性本善,注重人類社會中的利他行爲,但並不認爲現實中人都是性善的,行爲都是利他的;相反,性善觀僅僅基於人性所潛在的“四端”而言的,主要是指人性具有有朝善性發展的潛能,但是,這“四端”在現實中的發育和充盈程度則要取決於後天的社會環境。一般地,在不好的環境中,本性純真的自然也會受到誘惑而變壞,從而蛻變成爲惡,這是人之善性的誤用,也是要努力避免的。例如,孟子就指出,“人性之善,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豈水之性哉。其勢然也。人之可使爲不善,其性亦猶是也”(《孟子。告子上》)。不過,儒家社會與西方社會有關人性“惡”的產生緣由、發展路徑以及未來導向還是存在很大不同:儒家社會特別重視社會環境的淨化和塑造,並由此建立了一套促進個體社會性提高的學說體系。

總結:看完小編的介紹,大家對儒家的人性觀有了解吧。儒家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心,一切的舉動都是圍繞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