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結構是什麼?

在中國有很多的文化,我們現在還在學習,應用着,它最早出現的時候是在伏羲時期,到現在已經有幾千的歷史了。在中國先秦時期,出現了文化大繁榮現象,也就是諸子百家爭鳴的情況,我們今天學的儒學,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下面看看儒家思想結構是什麼。

儒家思想結構是什麼?

(一)天命觀的四種取向
  徜若我們將個人在宇宙間存在歷程的遭遇和變化界定爲“命”,從理論的角度來看,人類對於宇宙和個人命運之關聯的態度,主要可分爲四種第一,人類可能創造出“人格神”(personalgod)或“意志天”之觀念,認爲個人的“命”系由有人格的神,或意志的天所支配,這個超越之主宰是人間價值的根源,所以人類應當設法測知天意,並實踐神的意旨。中國商周時期的原始信仰,以及毆洲中古時時期的天主教會,均採取此一觀點。採取此一觀點的人,相信自己承受天命,世間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他實現其使命,因此能夠一往向前,遂行其使命,而無所畏懼。

第二,是承認“命”不可違,但不相信有任何超越主宰之存在,將“命”歸諸於事實之必然,因此主張人類應當盡力去理解事實的必然規律,並順應此規律而行動。舉例言之,自從十四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發生之後,理性主義逐漸擡頭。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大幅度地削減了教會的絕對神權,“解除掉世界的魔咒”,促成人本主義的興起。十八世紀以後產生的唯物論、機械論、及經驗科學,大多采取此一立場。值得特別強調的是:荀子也採取了這種立場,不過荀子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受到應有的注意。這種立場雖然承認個體的“命”受到客觀限制,不過限制的根源既不是超越性的主宰,也不是個人的自覺,而是自然的規律。

第三種觀點雖然也承認“命”的存在,但其哲學思辨的結果,卻認爲:在“命”的支配下,個人的自覺根本無可作爲,因此人類應當瞭解命的領域,而自求超離。譬如:印度的佛教追求涅盤的境界,即爲此觀念之例。中國道家思想說:“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道德經。第二十三章》,“道常無爲,而無不爲”《道德經·第三十七章》,因此主張:“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要順應自然,即“萬物無不由之以治”,亦是屬於此一立場。
  第四種觀點是孔、孟的立場。他們認爲:作爲自然界之生物體的“人”,必然要承受生、老、病、死等無可逃避的命運;但是,作爲有道德自覺之主宰,“人”又必須實踐源自其超越本體的“道德規律”,以完成其“天命”或“使命”。

(二)義命分立的天命觀
  我們可以再進一步闡述孔、孟的這種天命觀。孔子承認人的生物生命受到命運的支配: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

此處所說的“命”,顯然是支配個人生物生命之遭遇的“命運”。然而,孔子卻很少論及這一類的“命”,他所關懷的是賦予其道德使命感的“天命”。他說:“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論語·堯曰》,此處所謂的“命”,是指道德使命,或“天命”。人不知天命,則一定考慮現實利益,見利必趨,見害必避,何以爲君子。反過來說,知天命者,見利不必趨,見害不必避,唯“義”是從。孔子說他自己:“五十而知天命”《論語·爲政》,此後即有強烈的道德使命感,而以周文王的道德傳承者自居。

在孔子對於鬼神等超自然力量的言論,也很清楚地反映出他這種“義命分立”的態度。孔子相信有鬼神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所以他主張祭祀,而且必須虔誠地祭祀: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論語、八佾》

他將人間事務中人力所不能及的部份劃歸爲“命”的領域;並將人能夠作爲自覺主宰的範圍,劃爲“義”的領域,而主張“務民之義”《論語·雍也》,建立人間的是非標準,先把人間的事務做好。

對於超自然之事,孔子抱着“存而不論”的能度,認爲:“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他因此主張:“敬鬼神而遠之”《論語·雍也》,孟子也繼承了孔子的這種天命觀: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盡心上》

孟子以爲:人的本性是由天所決定的,人有在盡心竭力實踐自己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的“天性”是什麼,也因此才能知道上天賦予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個人夭壽窮通的遭遇往往有人力不能決定的因素,人所能做的,就是常存行“道”之心,全力發展自己的天性,“修身以俟之”。在孟子看來,人生的安危禍福,無非都是命,但命有“正命”和“非正命”之分;“盡其道而死,正命也;梏桎而死,非正命也。”《孟子·盡心上》竭盡人事之後,再也法非改變的成敗利鈍,稱爲“正命”;自暴自棄,自甘墮落所招致的不幸,便不是正命。

儒家這種“義命分立”的天命觀,將鬼、神等超自然力量劃入“不可知”的範疇,對其抱持“存而不論”的態度,這反映出儒家思想中的理性主義成份。然而Weber認爲:和清教徒相比,儒家的理性主義卻是不澈底的。清教徒完全否定在這個上帝創造的世界上有任何魔力的存在,否則就是對上帝的褻贖和不敬,是不可寬恕的。由於儒家對超自然力量缺乏探究的興趣,致使中國的自然科學始終停留在純粹經驗領域之內,未能發展出近代西方式的科學技術。也由於儒家對超自然力量並未作根本的排斥,致使中國長期地容忍多種宗教並存。儒家以樂觀的態度設法調適人與世界的關係,去適應現實,而不是以分析的態度去駕馭現實,改造現實。因此,儘管Weber將基督新教和儒教都劃入理性主義宗教的範疇,他卻認爲兩者的價值取向存有極大的差異:“儒教的理性主義是對世界的理性適應;基督教的理性主義則是對世界的理性控制。”

Weber認爲:這是歐洲文藝復興之後,中西社會發展走上不同道路的內在精神因素。然而,在廿世紀末期,在中西文化結合之後,華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卻產生出一種相當積極的“能動宿命觀”,這是Weber始未料及的經驗事實,十分值得吾人注意。 

總結:看完小編整理的文章,大家應該對儒家思想結構有了解吧。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對了解釋比較深的,學校出來後,什麼都忘記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