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 祭灶文化的記載

祭灶節是小年時一個重要的活動方式,這天是祭拜灶王爺的日子,民間有各種關於灶王爺的説法,是保護一家的飲食之神,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多給灶王爺送上一些好吃的,能夠祈禱生活的平安。祭灶在我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很多文人有關於祭灶文化的記載,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吧!

古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 祭灶文化的記載

曾當過宋朝宰相的呂蒙正,在未中舉及仕之前,家道衰落,一貧如洗。有一年送灶神之夜,家中沒有祭物,便供上清香一支、清水一碗、打油詩一首以祀之。詩云:“一炷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蒙正文章不值錢。"詩人在詩中借題發揮,把自己家翁及滿腹才華無用處的幽怨情緒作了盡情的宣泄。他要灶神報告玉皇大帝,在人間呂蒙正的文章不值錢,實際是對當時現實社會輕視人才的抨擊。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古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 祭灶文化的記載 第2張

南宋詩人范成大的這首《祭灶詞》寫得饒有情趣,像是一出小戲――有場景,有人物,有情節,有對話。場景是臘月二十四,灶王爺神像前擺好祭品:爛熟的豬頭、新鮮的兩條魚、豆沙甘鬆,還有圓碌碌的粉餌,相當豐厚。人物是一家之主――祭灶的主持者和受祭的灶王爺。情節是灶王爺準備好“雲車風馬”快要上天見玉皇大帝了,祭灶主持者拉住灶王爺請他逗留一會兒,接受豐盛的祭祀。祭祀開始了,主持者發號施令,叫婦女們趕快回避,叫兒孫們逐一獻上祭品,把酒灑在地上,還燒了很多紙錢。於是灶王爺哈哈大笑,非常高興,主持者乘機在灶王爺的耳邊悄悄説:“女人的爭吵你就當沒聽見;貓狗拉屎撒尿你也不要見怪。現在你酒醉飯飽,我們送你上天。家裏勺長勺短的小事你老人家包涵,不要婆婆媽媽學嘴學舌跟玉帝説。最要緊的是向玉帝討一份大吉大利的利市,回來分給我們!”看到這有趣的對話,讀者也會忍俊不禁,更可從字裏行間窺見詩人對百姓生活的深刻關切。

“一年沒吃一點啥,臨走灶糖粘嘴巴。你這一家好人家,叫我咋給玉帝誇?”這首《灶君怨》打油詩,以灶王爺的口氣寫成。“祭灶"時請灶神吃糖,用意是以麥芽糖把灶神的嘴巴粘上,防止他見了玉阜大帝説三道四。此詩寫得幽默風趣,讀來饒有興味。

古人是怎麼過祭灶節的 祭灶文化的記載 第3張

魯迅先生曾寫有《庚子送灶即事》詩:“只雞膠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無長物,豈獨少黃羊。"魯迅少年時家道中落,祭灶時家裏雖然盡力準備祭品,但沒有黃羊談不上豐盛,所以寫了這首祭灶詩。此詩於幽默俏皮之中寄託了不滿與牢騷,既真實表現了家庭經濟的困頓,也刻畫出濃郁的民俗風情。他在《送灶日漫筆》一文中説:“灶君昇天的那日,街上還賣着一種糖,有柑子那麼大小,在我們那裏也有這東西,然而扁的,像一個厚厚的小烙餅,那就是所謂‘膠牙餳’了。本意是在請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調嘴學舌,對玉帝説壞話。"魯迅詩中提到“黃羊”的典故,出於《後漢書?陰識傳》:“宣帝時,陰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臘月晨炊,而灶神形見,子方再拜受慶,家有黃羊,因以祀之。自是以後,暴至鉅富。至識三世,而遂繁昌,故後常以臘同祭灶而薦黃羊焉。”

童年時,家鄉的祭灶習俗是我們記憶最深刻的,祭灶節出了祈福的意義以外,更是標誌着一個新的開始,春節也將進入倒計時,傳統意義上的過春節即將拉開序幕,年味開始濃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