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節飲食介紹 下元節吃什麼?

下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下元節主要就是祭祀祖先,修理寺廟等一些活動。那麼關於下元節飲食你都瞭解多少呢?在下元節的時候主要是吃那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下元節飲食介紹 下元節吃什麼?

一、“五穀主偶像”米果
  農曆十月十五爲民間傳統節日下元節,也是五穀主的生日,俗稱“五穀主生”(也稱“五穀母生”)。潮汕地區祭祀五穀主,要蒸制“五穀主偶像”和一些象徵農具、五穀的“尖擔”、“粟穗”等食品。

“五穀主偶像”是用米粉加開水搓捏,做成像古代人那樣頭盤髮髻,有眉目嘴鼻和耳朵,身綴以豆、麥的人形狀,除了個別做技藝較高,有包以少量的餡料外,一般是沒有包餡料的。
  “尖擔”狀的米果也是用米粉加開水揉搓成皮的,不過要將皮捏成圓餅形,且要包上適量的餡料,再將圓餅形的?皮對摺成爲半圓形,並在其邊緣抹上水,用手指將半圓的邊緣捏緊,使其粘貼後,纔可在中間處捏下去,捏成像“尖擔”一樣的形狀。
  “粟穗”狀既可用米粉加開水,並配以煮八九成熟的黃豆,或花生米、烏豆及鹽等佐料,搓捏成柔塊,再做成穀穗狀;也可用?皮料直接搓捏成像穀穗般的形狀,再在其上面綴以煮熟的上述豆類。這些與其它年節所做的不同,均不用印模,而是用手捏製而成。
  芋子包

二、米果
  客家的下元節,十月十五是相傳爲三界公誕辰,雖有敬祀,但不如上元節(元宵)和中元節(鬼節)熱鬧。閩西客家地區下元節也稱爲“完冬節”。農村常做餈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類食品,謂“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戲之俗。下面介紹南瓜米果的做法。
  原料:老南瓜200克、秈米200克、米飯40克、韭菜15克、精鹽9克、菜油100克。

做法:
  1、磨米漿,將秈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6個小時後,放入米飯,攪散,再倒入石磨上,放少許水磨成細末漿。將南瓜去皮洗乾淨,切成小丁、韭菜洗淨後,切成末、再將南瓜丁A、韭菜末混合,放入精鹽拌勻、然後倒入細米漿中待用。
  2、將鐵勺(一種專門炸米果的平底勻)放入熱油鍋中燒熱,拿出,趁熱依次將南瓜末漿放入,厚約0.5釐米左右,隨即入八成熱油鍋中炸片刻、定型後再將鐵勺翻過來,磕出米里浸炸,呈金黃色時即成。

三、芋子包
  客家芋子包是永定的地方特色小吃,外表呈紡錘形,由芋子或馬鈴薯作爲主料,餡料相當豐富。餡料是芋子包最關鍵的因素,把香菇、魷魚、蔥花等放入鍋裏油炸,待香味四溢時舀起來,倒入切碎的菜料。菜料據主人飲食愛好不同而不同,較適合作餡料的有牛肉、豬肉、冬筍、萵筍、芹菜、蒜葉、大白菜等。菜料必須剁得碎碎的,炒熟之後倒入木薯粉調成的水。最後再把舀起來的魷魚等香料與菜料攪拌在一起,香噴噴的餡料做成了。
  原料:高筋麪粉200克、低筋麪粉20克、細砂糖25克、鹽1/4小勺、酵母3克、奶粉15克、全蛋25克、水115克。無鹽奶油15克、紅豆沙200克(分成8等份)。白芝麻20克、蛋液適量。

做法:
  1、將麪粉全部混合,攪拌均勻後摔打至麪糰光滑(有面筋形成)。將奶油(室溫軟化)加入麪糰中,繼續摔打至完成階段(可以拉出由如口香糖般滴透明薄膜即可)。
  2、放入容器中,蓋上保鮮膜進行基礎發酵,約60分鐘(兩倍大即可)。分割8等份,滾圓後直接包入陷,等距放入烤盤中,蓋上保鮮膜鬆弛15分鐘。
  3、將鬆弛好的麪糰,輕輕滴壓成圓餅狀,在麪糰的邊緣剪出八個1釐米的開口,繼續發酵10分鐘。在發酵好的麪糰上刷上蛋液後,用擀麪杖沾的一端沾水,在沾上芝麻,壓在麪糰表面上即可。放入以預熱的烤箱中,用上火190度、下火160度(或175度烤15分鐘即可)。

四、麻腐包子
  人們吃麻腐包子,據說這是紀念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忠貞氣節。麻腐包子象徵送寒衣的包袱。下元節這天,各家再忙都要抽時間點麻腐。麻腐的製做方法是將麻籽碾細,用水攪拌成糊狀,以籮過濾去皮,摻上黃米煎熬成稠糊狀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蘿蔔或洋芋、葫蘆爲餡,蒸成麻腐包子或餃子,這種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細軟的自然口味。下面帶你看看麻腐包子的做法。
  原料:水、麪粉、麻子、食用鹽、土豆、碘鹽、蔥花、發酵粉一袋。

做法:
  1、取50克20℃的水,待用。取2千克麪粉,把發酵面倒在裏面,用溫水和麪。攪勻以後,放在面盆裏,蓋上塑料,放在較熱的地方。取適量土豆,用清水沖洗乾淨。在鐵鍋里加入1千克的水,把洗好的土豆放在鍋裏,蓋上鍋蓋,在火上慢慢地煮。
  2、開始製作麻腐。先把麻子壓碎,倒入適時量的水拌勻,用過濾器把水倒掉,然後再洗一遍,放入蒸籠裏蒸一個小時後取出來。土豆熟後,剝去皮放在面盆裏,用勺子壓碎,在鍋裏倒入100克食用油,油有九成熟時,倒入拌有麻腐的土豆。翻炒,加入鹽、花椒、蔥花炒幾下倒出,包子餡放在一邊待用。
  3、面發酵後,揉成一長條,切成一小塊,擀成直徑20釐米的圓形麪餅,擀好以後,開始包。用左手拿包子皮兒,再用筷子往餃子皮上撥點兒餡,然後捏起一端,向一邊捏要捏得均勻,捏出一條條花紋,最後把面往包子中間按住,這樣一個包子就包好了。
  4、包好後,然後上籠,大約蒸一小時後出籠。

五、餈粑
  客家農村有句俗話:“十月朝,餈粑粄子碌碌燒。”餈粑質地細膩柔韌、潔白晶美,筷子夾起來軟軟的,心裏升騰起一股征服的快感。此時可就別太心急,以免燙了口舌。嘗一口更是口感味鮮,細滑沁甜,米香而不膩,好吃好吃。再次提醒大家,吃麻餈粑最考驗人的性情,性急的人是吃不上的。剛出爐的麻餈粑很燙,一定要冷上幾分鐘,不然會燙傷嘴巴。這裏爲你介紹餈粑的做法。
  材料:2塊餈粑,1個雞蛋。適量白芝麻,適量麻辣花生,少許糖。

做法:
  1、餈粑切成長方塊,雞蛋打散,花生切碎;炒鍋燒熱,放入白芝麻和花生碎;小火炒出香味後,放入一茶匙糖;趁熱拌勻,盛出待用;
  2、切好的餈粑均勻裹一層蛋液;煎到餈粑微微鼓起時,翻面,煎至餈粑膨脹、兩面金黃即可,出鍋趁熱撒上糖酥花生粒。

小結:在下元節的時候有一些地區會吃米果,或者是芋子包以及麻腐包子,還有一些地方會吃一些餈粑。這些飲食都是根據地區而定的,因爲有一些地區會因爲風俗的不同,所以飲食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