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端午節爲什麼又叫女兒節?

很多民俗學家都喜歡把端午節叫做女兒節,這樣的叫法已經流傳了將近千年。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這種傳統出現的原因是什麼,端午節中又有哪些習俗和年輕女性相關呢?就請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揭祕端午節爲什麼又叫女兒節?

  第一種說法是爲紀念一代女皇武則天。
  相傳唐朝武德六年,即公元624年的端陽節這一天,蜀北重鎮利州,即今日四川廣元城外嘉陵江一“江潭”之處,有一官船正蕩槳於此。船上管絃悠揚、歌舞輕曼。忽然,天上烏雲密佈,江面波翻浪涌。只見一道電光霹靂一閃,從江心猛然騰出一條金龍來。那金龍在天上一陣狂舞后便直撲官船而來,頓時將端坐於船上的利州都督夫人楊氏嚇昏過去。當這位花容月貌的都督夫人醒來後,風已停浪也靜,那滿天的烏雲也消去無影無蹤,只有明媚的陽光正溫暖地灑在清清的江面上。槳櫓款款,風和日麗,一切是那樣的寧靜而又安詳,好像剛纔什麼也沒發生一樣。都督夫人回去不久便有了身孕,後來生下了一個女嬰,再後來這個女嬰長大成人在歷經了一段艱辛後就成了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唯一的女皇帝,她就是中國封建社會傑出的女政治家、代唐而主天下的大周朝“金輪聖神皇帝”武則天。
  唐時的利州爲紀念在此誕生的這位傑出的女性,當地民衆便在楊氏感龍交而孕生了武媚孃的“利州江潭”邊上的烏龍山上修建了一座祭廟“皇澤寺”,那碧波盪漾的江潭也被稱爲“金輪感孕所”.每年在武則天生日這天都將舉行盛大的慶祝紀念活動,全城婦女將身着豔麗的服裝傾城而出彙集嘉陵江兩岸。她們移舟江潭,載歌載舞,翼求金龍再現、再感龍孕、再多生出幾位爲天下婦女揚眉吐氣的女性豪傑來。這一習俗沿襲於今,這便是多姿多彩、引人神往的“廣元女兒節”.

第二種說法這一天是出嫁女子歸寧的節日。
  據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七年級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爲女兒節。”《大興縣誌》也記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亦曰女兒節。”明清時北京分宛平、大興兩縣,故知京師已有重陽節亦曰“女兒節”的說法。清乾隆時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亦載:“京師重陽節花糕極勝??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有女之家,饋遺酒禮,歸寧父母,又爲女兒節雲。”
  在中國,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拜年是主要重要的活動,拜年最晚能到農曆二月二,但拜年是男人們的事,女人是不出門的,等到拜年罷,女人們走動又沒有了氣氛,加上農忙已開始,最沒有走動的時間了,怎麼辦呢?於是古人就選中了端午節。女人選擇端午節回門有很多好處,但有一點是古人最看重的,那就是雙五在八卦中爲“比和”之象,大吉,利出行。因此,出嫁的女人紛紛回孃家省親,女兒節由此得名。
  其實,端午節叫女兒節還有一種解釋,許多人不清楚。古人認爲,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太極生兩儀,這兩儀就是陰陽。陰和陽是相對的,如男和女相對一樣,因此古人在許多問題的設計上都是二極思維,在節日設計上也是這樣,所以一年有男人的節日,也有女人的節日,因此中國出現了三個女兒節,分別是端午節、七夕節和重陽節,五月初五、七月初七、九月初九,都是陽數相重,取自陽極爲陰,古做女兒節。端午在最前,屬小閨女節;七夕其次,屬已嫁女;最後爲重陽,屬老閨女,也屬於所有已嫁女。

端午節與年輕女性相關的習俗
  一、佩豆娘
  舊時端五節婦女的頭飾。多見於江南。一些地區亦稱作健人。此物一說源於古代的步搖,一說即艾人的別樣形式。《清嘉錄》引《唐宋遺紀》雲:“江誰南北,五日釵頭彩勝之制,備極奇巧。凡以繒銷翦制艾葉,或攢繡仙、佛、合、烏、蟲、魚、百獸之形,八寶羣花之類。縐紗蜘蛛,綺榖鳳麟,繭虎絨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蟬蠍,又葫蘆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寶蓋,繡球繁纓,鍾鈴百狀,或貫以串,名曰豆娘,不可勝紀。”

二、戴香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有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鬆、高本行等香料。將其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闢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爲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三、躲端午
  躲端午是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午”.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爲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南宋詩人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明代學者劉侗《帝京景物略》記載:“(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歸寧就是已嫁之女歸省父母,花糕是指摻入乾果,插上裝飾旗的重陽糕。”《嘉靖隆慶志》也記載:“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四、插艾草
  古代時,艾草也叫作“女人草”,“產于山陽,採以端午”,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於鍼灸。每到端午時節,它被插在家家戶戶的門口避邪、驅蚊,點燃艾草,也可以點艾條,清淡的嫋嫋煙霧能除蟲滅菌。艾草對於婦女虛寒、月經不調、腹痛、崩漏有明顯療效,是一味婦科良藥,所以又被稱爲女人草。古代女子在端午節還常常將艾葉佩戴在身上,以此來驅邪避毒。因此,古代就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