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鬼節怎麼過

中元節其實也是民間說的鬼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因此中元節的習俗活動也是非常有中國特色的,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些熱鬧的民俗活動吧,看看怎麼過中元節?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鬼節怎麼過

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1、祭祖
  相傳七月十五日爲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戶,不論貧富,都要準備錢幣、果脯、美酒以及時令之物祭祀祖先。七月十四這天叫江南節,十五日叫作江西節。

按我國的習俗,一年中祭奠亡靈,中元最爲重要。家有新喪的,哀痛尚深,其至親好友。要在死者去世第一年的七月十五準備好祭品,送到死者家中祭奠,以示追悼。

2、燒紙
  節日中,漢族民間俗信行爲中,最爲突出的是燒紙。據迷信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

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鬼節怎麼過 第2張

3、放小船
  按照滿族的習俗,七月十五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祖先以及慶祝一年的收穫。屆時,身處異鄉的同胞將緬懷親人、思念家鄉的心願付諸順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託。現我國廣州地區滿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內書“直上長白”等語的習俗。有的地方則舉行划船比賽,慶祝節日。

4、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中元節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爲一種民間體育活動。

跳天燈一般在村頭較平坦的場地上進行,72個小碗裝上豆油,分別排成9行,按前後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離置燈並點燃,跳燈的人頭戴面具,手持木魚、小鼓、鑼鈸等樂器,亦有手持掛紙花條木棍者。開頭由一人帶頭敲打木魚,按節奏有規律地在每行燈中穿來跳去,到行角轉彎處,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轉彎動作,並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樂器及道具。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中元節的風俗是什麼 鬼節怎麼過 第3張

5、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爲屈死冤魂引路。

至於河燈的製作,極其簡單。用三寸長寬的正方形厚紙做燈底,另用蘆柴一根,長約三寸,中間穿一個眼,裝竹籤,釘在燈底,再用紅白紙折成四方形,把燈底四面糊好,中間置放油紙捻,就製作成功。也有的人用各種顏色的紙,剪成荷花瓣的形狀,糊到碗口上,中間用油脂點火,叫作地藏燭。

6、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餓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當天,人們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臺,並在法師座前供着地藏王菩薩,相傳地藏王菩薩是超度地獄鬼魂的。其下供着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臺上立着三塊靈牌和招魂蟠。正午已過,人們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等擺到施孤臺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別插一把藍、紅、綠的三角紙旗,上書“孟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衆僧誦唸各種渴語和真言,然後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複三次。民間把這種儀式叫“放焰口”。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的預示主要還是要看看其中的要點,我們的生活都是需要這些活動來增添意義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