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藏族的雪頓節作文大全

雪頓節是藏族人們的傳統節日,在藏族是很盛大的節日。很多藏族的孩子,在家鄉的傳統節日的時候,會很開心,節日期間會有很多的事情發生,學生可以把自己家鄉的傳統節日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一起看看民族節日雪頓節作文大全。

關於藏族的雪頓節作文大全

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西藏的傳統節日,藏語裏“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的意思是吃,顧名思義雪頓節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

  雪頓節起先是純宗教節日,每當藏曆七月一日牧民們都要拿酸奶子給解禁的僧尼。後來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加強,雪頓節的內容更加豐富,已開始演出藏戲,並形成固定的雪頓節。

  曬佛是雪頓節最引人矚目的儀式。早上八點鐘,一幅500平方米,用五彩絲織就的釋迦摩尼像猶如一朵巨大的向陽花徐徐綻開臉龐,莊嚴地望向太陽,彷彿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對話,凝重的法號聲震徹雲霄,掠過的鳥兒也忍不住駐足癡望。數以萬計虔誠的信徒以及深受感染的遊客無一不雙手合十,頂禮膜拜。空氣中瀰漫着一種肅穆的味道,跳動的微塵也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

  除了曬佛,藏戲匯演是雪頓節的另一出重頭戲。藏戲班子從雪頓節第二天上午11點一直唱到暮色降臨。五顏六色的藏戲面具就像美麗的蝴蝶,在暗黃的土地上縈繞,在蔚藍的天空中盤旋,在人們火紅的心裏翩翩起舞。那豐富多彩的動作、唱腔,有的如春風拂面般溫暖,有的卻像徹骨寒風般凌厲。表演者自得其樂,觀賞者更是樂此不疲。親朋好友圍坐在一起,吃着各式各樣的藏族點心,一邊聽着藏戲,一邊捻着佛珠。空氣裏盡是一股濃的化不開的快樂滋味,一嗅便醉得你神魂顛倒不可!

  雪頓節是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時候,他的肩上就承擔起了傳承藏族文化並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擔子。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走進西藏雪頓節,品得其文化滋味,享得其快樂精髓!

  藏族的雪頓節
  幾年前,我隨媽媽去西藏旅遊。正好,趕上了西藏的一個特殊而又熱鬧的節日——雪頓節。

  每年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雪頓節。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我中不禁起了疑惑問媽媽,這雪頓節是怎麼來的呢?我媽媽微微一笑,給我講了雪頓節的由來。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民間相傳,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條,最忌諱的是殺生害命。由於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復甦,其間僧人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有違“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曆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着,稱爲“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開禁。待到解制開禁之日,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爲了犒勞僧人,備釀酸奶,爲他們舉行郊遊野宴,並在歡慶會上表演藏戲。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在雪頓節那天,火紅的一抹朝霞從東方飄出時,一副巨大無比的緞制釋迦摩尼佛像將掛在高高的懸崖上。

  太陽還未升起,天上一片淺青色。數以萬計的佛教信徒們聚集在展佛崖下。僧人們吹出洪亮有力的號角聲。洪亮的號角聲傳到哪裏,那裏就開始煨桑;煨桑這是一向藏族特有的宗教祈願習俗,據說迎請神靈前首先要焚香淨化周圍環境,消除不淨和穢氣,而普通人生活之處隨時都有污染,是一種污垢,一種不淨。燃桑是淨化行爲,每個污點、鬼、魔和穢物都會由此而排除,具有淨化環境、消除邪氣、穢氣和淨化之功效。

  隨着這煙緩緩升起,幾百位身披紅色袈裟的僧人兩個一排,擡着捲成捆的綢緞佛像,從神宮中魚貫而出。他們步伐一致,像高聳的懸崖走去,好似一條紅色的巨龍。聚集在一旁的香客們立刻擠上前去,獻哈達、用額頭頂禮佛像。

  當捲成長龍的緞子佛像搬上山崖時,好些喇嘛已在山崖上磕頭迎接。四位僧人樂師登上山崖,舉起嗩吶吹起樂曲,一旁的喇嘛開始在嗩吶聲中。

  藏族的雪頓節
  在西藏有一個很特殊的節日——雪頓節。

  “雪”在藏語中是酸奶的意思,“頓”是吃的意思;兩者合起來便是吃酸奶的日子。

  在雪頓節中有隆重的藏戲演出和曬佛儀式,故又稱“藏戲節”和“展佛節”

  在雪頓節那天,火紅的一抹朝霞從東方飄出時,一副巨大無比的緞制釋迦摩尼佛像將掛在高高的懸崖上。

  太陽還未升起,天上一片淺青色。數以萬計的佛教信徒們聚集在展佛崖下。僧人們吹出洪亮有力的號角聲。洪亮的號角聲傳到哪裏,那裏就開始煨桑;煨桑這是一向藏族特有的宗教祈願習俗,據說迎請神靈前首先要焚香淨化周圍環境,消除不淨和穢氣,而普通人生活之處隨時都有污染,是一種污垢,一種不淨。燃桑是淨化行爲,每個污點、鬼、魔和穢物都會由此而排除,具有淨化環境、消除邪氣、穢氣和淨化之功效。

  隨着這煙緩緩升起,幾百位身披紅色袈裟的僧人兩個一排,擡着捲成捆的綢緞佛像,從神宮中魚貫而出。他們步伐一致,像高聳的懸崖走去,好似一條紅色的巨龍。聚集在一旁的香客們立刻擠上前去,獻哈達、用額頭頂禮佛像。

  當捲成長龍的緞子佛像搬上山崖時,好些喇嘛已在山崖上磕頭迎接。四位僧人樂師登上山崖,舉起嗩吶吹起樂曲,一旁的喇嘛開始在嗩吶聲中虔誠的誦經了。在誦經聲和嗩吶聲中佛像徐徐放落,逐漸展現出釋迦摩尼佛的容顏。

  藏戲演出是雪頓節不可錯過的重點之一。從雪頓節的第二天開始,布達拉宮對面的龍王潭公園內,藏戲節目會不停歇的地從上午十一點一直倡導暮色來臨。因爲時間有限這是在藏曲中提取出的精華部分。否着會一直唱上三五天。

  藏戲表演是和其他戲劇不同的,藏戲演出時佩戴着面具。藏戲的面具品種多樣。在戲劇結束時管理喇嘛都的財政人員會給演員們送東西,照例是成袋的青稞、酥油、茶葉等。前來看戲的商人百姓會用哈達包裹錢幣,當戲劇演到預定的時間,羣衆們會將哈達拋向舞臺,錢幣就會如雨點般的落在演員頭上身上。

  雪頓節是吃酸奶的節日,節日和吃酸奶和驚險酸奶的傳統是在長期的歷史沉澱中形成的

  佛教的的戒律多大三百多條,最嚴格的戒律莫過於殺害生命——從路邊的花草昆蟲到擁有智慧的人類,都不能殺害。

  喇嘛們成天呆在寺院內吃素食,營養既不夠生活有單調。這讓信徒們很過意不去,夏天牧草繁多正視奶牛長膘只是,信徒們將牛奶做成酸奶,這樣既不殺生又孝敬了喇嘛活佛們,所以這中做法便傳開了。

  據說在十一世紀時,佛教爲了鼓勵人們獻酸奶所以做了這樣的加持:凡是獻酸奶的人家,畜牲不得傳染病,不走失,野獸也不吃。這話在羣衆中傳開,所以獻酸奶的人和更加踊躍。

  藏族的雪頓節
  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雪頓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因爲雪頓節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爲“藏戲節”、“展佛節”。傳統的雪頓節以展佛爲序幕,以演藏戲看藏戲、羣衆遊園爲主要內容,同時還有精彩的賽犛牛和馬術表演等。

  節日活動的中心在拉薩西郊的羅布林卡。這裏從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領達賴喇嘛的夏日園林。節日來臨,羅布林卡以及周圍的樹林裏,一夜之間便會涌現一座色彩鮮豔的帳篷城市,還形成幾條熱鬧繁華的節日市街,幾乎整個拉薩城都搬進了這片綠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聲舞蹈中過着野外生活,深沉熱烈的歌聲伴着高原特有的樂器在樹影裏傳播,這是拉薩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雪頓節起源於公元11世紀中葉,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民間相傳,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條,最忌諱的是殺生害命。由於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復甦,其間僧人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有違“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曆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着,稱爲“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開禁。待到解制開禁之日,僧人紛紛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爲了犒勞僧人,備釀酸奶,爲他們舉行郊遊野宴,並在歡慶會上表演藏戲。

  這就是雪頓節的由來。

  藏族的“雪頓節”
  每年藏曆六月底至七月初是藏族傳統的雪頓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就是吃,所以又叫酸奶節。

  雪頓節起源於公元十一世紀中葉,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由於夏季天氣變暖,草木滋長,百蟲驚蟄,萬物復甦,其間僧人外出活動難免踩殺生命,有違“不殺生”之戒律。因此,格魯派的戒律中規定藏曆四月至六月期間,喇嘛們只能在寺院待着,爲了感謝僧人們在雪頓節不出門,百姓們便在這一天送給僧人們酸奶、表演藏戲……

  二百年來,拉薩出現了哲蚌雪頓、布達拉雪頓和羅布林卡雪頓並存的局面,其中以羅布林卡雪頓爲中心。雪頓節是藏族文化傳承綿延的形式。過好這一節日對發揮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增強民族團結和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有積極意義。

  藏族的“雪頓節”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在慢慢地盛開着,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們。當然,藏族這朵“鮮花”,已開地正大、正旺地,其中一朵花瓣,就是藏族的雪頓節。

  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節”。雖然酸奶我們都吃過,但藏族人民卻還是把這個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藏族的雪頓節作文(7篇)作文。

  “雪頓節”是藏族人民最快樂的一個日子,在這天人們都在吃酸奶,還在一起比賽呢。瞧,這擺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頭,人們都爭先恐後地來到桌子前,每個人都有三十個碗,碗裏盛滿了酸奶,看誰在最短的時間裏喝完這麼多酸奶。來參賽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樣的人都有。人們來參加比賽並不是爲了吃的,而是爲了使場景更熱鬧點,讓別人更開心一點。

  終於,扣人心絃的比賽開始了,人們拿起碗,拉開了嗓子,“咕嚕咕嚕”地喝着。開始,人們不分上下,時間長了,許多人因喝不下而退出了比賽,在一旁給別人加油。其中有一位強壯而有力的中年男子取得了勝利,人們一起開心的爲他祝福。

  比賽好了以後,江嘎爾、香巴、覺木隆這後期新派藍面具四大團體,輪流在羅布林卡戲臺上,演出一整天自己拿手的,也是傳統劇目整本戲,有《迥布頓月頓珠》、《諾桑王子》、《文成公主》、《白瑪文巴》等。人們一邊吃酸奶,一邊看戲,真是不亦樂乎。

  藏族有着自己各具特色的節日習俗,一直在慢慢的盛開着,散發着淡淡的香氣,一直吸引着我們……

  藏族的雪頓節
  藏族的雪頓節,又稱藏戲節。“雪頓”這個詞是藏語,意爲“吃酸奶子的節日”,在7月初舉行這個節日,歷時五天。過節時各地藏劇團彙集於拉薩,舉行會演

  拉薩市民和郊區農民身穿盛裝,帶上食品、用品,前往羅布林卡觀看演出。

  如今,雪頓節時,拉薩、日喀則、窮結、雅隆、堆龍、德慶、尼木等地的專業文藝團體和業餘文藝宣傳隊也趕來參加慶祝,演出各種節目熱情歌頌西藏人民的新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就。關於節日由來有種種說法:一說是爲了紀念藏戲之神鐵橋活佛唐東結波大師;另一說是17世紀前,按佛法,喇嘛在夏季有數十天禁止出門,說是怕踩傷大地的生物。

  至開禁日,紛紛出寺下山,世俗百姓備酸奶施捨。經過演變就成爲現在的雪頓節。

  小結:寫作文或是寫日記,可以培養孩子們記錄生活的習慣,也可以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