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羌族薩朗舞蹈?

時間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在歲月長河的岸邊能夠生長出很對美妙的事物。悠悠歲月,各個民族都被時間長河沖刷出了自己特有的面貌。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你知道羌族嗎?這個民族有着什麼樣得文化特色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羌族薩朗舞蹈?


  羌族薩朗舞蹈形態分析
  在羌族民間傳承下來的舞蹈藝術中,薩朗舞蹈是其中集體參與性最強的一種形式。民間傳統的薩朗舞蹈具有很強的自娛性,且對場地的適應性強,可在室內進行,也可在室外進行,如村中空地、田間地頭、草坪均可;男女老少皆可參與,跳何種舞步,圓圈轉多少圈,跳多少遍,太多長時間等都沒有嚴格的限制。跳薩朗早已成爲羌族民衆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薩朗舞蹈,可以給他們帶來審美的愉悅,滿足其精神的需求,表達他們情感訴求。羌族薩朗舞蹈豐富多樣的舞蹈形態中蘊涵着多樣的社會意義和深厚的文化涵義,與羌民族的生產民俗、娛樂文化、服飾文化、宗教文化等一起凝結成了羌民族的民族精神。舞蹈形態是文化傳承中最形象與生動一種媒介,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積澱。每當舞者的肩、臂、腰、臀、腿以至雙腳輕捷優美、靈活多變的舞姿舞動起來時,舞蹈的動態美就撲面而來。筆者力圖從研究和分析薩朗舞蹈的形態入手,探尋舞蹈形態背後的文化內涵。下面筆者就對羌族薩朗舞蹈的形態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上肢動作的形態
  總體來看,羌族民間的薩朗舞蹈很少用手臂動作,在上肢動作中較常見的是雙臂同時擺動,雙臂的舞動多以小臂擺動爲主,上下左右小幅度舞動,極少出現上下左右極致揮舞、雙臂大幅度展開的動作。小臂有劃圓的動作,劃圓的方向與身體轉動的方向一致,大多是以身體帶動手腕,手肘下沉,壓腕劃圓。爲何羌族薩朗舞蹈手臂動作較少?筆者通過調查後發現,羌族人世代居住在高山或高半山地區這樣的自然環境中,對外交通不暢,不得不在通過陡峭險要的山路完成生產生活,人力背運是生產資料和生活必需品運輸的主要方式,人們在揹負重物時,胳臂要起輔助作用,因而胳臂的動作很少,活動受到了很大的約束。這一特點在舞蹈中就表現爲手臂動作較少。

二、肩部動作的形態
  在羌族薩朗舞蹈中,肩部動作以右邊肩先動居多,常與腳下舞步配合,同腳同肩舞動,在一些自娛性舞蹈中,常見兩肩前後交替運動的肩部動作。

三、胯部動作的形態
  胯部動作在薩朗舞蹈中有着比較豐富的動律,常是與腳下的步伐相配合,隨着重心的每一次移動,胯部的坐懈都會自如地伴隨着,從腰至肩做軸向的轉動,上身呈現出“S”型,這一舞姿形態風韻別具,十分美妙。胯部動作比較豐富,根據胯部動作的力度和運動路線,可以分爲三類:

1、頂胯:是關胯、邁出腳尖向內扣等的後續連貫動作,與重心的移動或腳步的前踏後撤相配合,胯部可以向向左、右方向或斜前、斜後方頂出,在胯部動律會的帶動下完成臀部的擺動和腰部的扭動。

2、轉胯:大多是在一拍一下,右胯快速轉動劃立圓。

3、甩胯:胯部始終自左往右發力甩動,右甩的力度是動作的關鍵點,經常是一個動作密度重複多遍。

羌族薩朗舞蹈中胯部動作的特點形成是由於羌族獨特的歷史進程,在原始社會時期,羌族曾經歷了較長時期的母系氏族社會,女性主持了氏族集體家務,氏族成員通過具有繁衍能力的女性裸體起舞的這種方式來祈求食物的豐收、催發萬物,從而讓人們得以不斷繁衍昌盛。女性孕育生命的部位中,胯部與腰、臀緊密連接在一起,組成了繁衍豐產的符號。頂胯、轉胯、“坐懈”胯等薩朗舞蹈中富有特點的胯部動作,就是爲了突出女性生育能力,祈求繁衍昌盛。

四、腿部動作的形態
  小腿動作靈活、敏捷,腿部動作豐富多變,這是薩朗舞蹈形態的一大特點。在舞蹈以膝部爲軸心的小腿前後悠動,小腿快速向裏或向外劃圈的動作頻繁出現,雙腳左右換跳、交替點踏。在完成這些豐富的腳下動作時,舞者的膝部自然彎曲、腿部鬆弛,伴隨着腳下舞步的變化、身體重心的移動,膝部也相應的做出上下顫動,每一次的往下踏步,膝部自然彎曲、往下襯,並帶動身體重心的移動,即使在做跳躍動作則一,重拍也一般多爲往下踏移重心後,再躍離地面,呈現出平緩的拋弧線路線來。

羌族薩朗舞蹈豐富的腿部動作的形成,與羌族長期其長期居住的自然環境老是分不開的,羌族生活在高山或高半山的地區,經常要穿過陡峭險要的山路才能道道生產勞作場所,羌族民衆在讚美青壯年人的強健身體時,常用“小腿靈活的像璋子一樣”來形容。因爲璋子腿腳靈活、有力,速度快,跑的動態爲一躍一躍的,十分善於在山裏行走。羌族人經常要穿行在崇山峻嶺間,善走山路,腿腳靈活等,在走山路的時候會出現用腳試着探出,重心由後慢移至前的情形,在舞蹈動作中融入了這種生活中的動態,創造出具有特色的步伐:自然的產生胯部向斜前方頂出,邁步後重心慢由後移至前。舞蹈中這些步法在組合和變化,使羌族舞蹈具有了小腿動作的靈活敏捷,腿部動作豐富多變的特色。

五、步伐的組合形態
  薩朗舞蹈的起步和結束步動作比較單一,一般從右腳踏地開始起步,然後轉換爲以左腳爲重拍舞步的主體動作,以右腿前吸撩出作爲結束步。節奏相對固定,變化比較少。但是在起步與結束步之間,舞步則十分豐富,腳下動作變化多樣,主要是在主體動作上變換組合新的舞步。舞步與腰胯的“坐懈”組合在一起,送出完美的動作組合,常見的踏腳與送胯組合主要有分爲:跟掌步、兩腳舞步、一腳舞步等。這些舞步的組合形式的共同特點爲:雙膝始終靈活、鬆弛,即使在邁步的狀態下,兩膝的距離也不大,雙膝也比較靠近,步伐保持在與肩同寬的範圍中,基本上都不大,很少有大幅度的邁步;無論是上步、擡腿、踏地還是跳起後落地時,都伴隨着小的顫動,一般均爲右腳起步,動律的重拍多以突出右側的動作。在腳下的舞步的帶動下,上身獨特的進行軸向轉動,形成是由下至上的生成的力度,完成“軸向轉動”時的“側身頂胯”等動律。這些自下而上的用力方式形態的形成,與羌族長期生存的自然環境有着密切的關聯。羌族民衆在崇山峻嶺肩扛背馱生產生活資料時,腿腳的力度就更爲重要些,膝部既要鬆弛又不能僵持,堅實的走好行走于山路中的每一步,而大臂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這一勝過場景融入到舞蹈中,,腳下動作靈活敏捷,舞步豐富腳掌平穩而腳腕靈活,,上肢東作較單一;用腳腕及小腿的力量來控制,主要依靠膝部的伸與屈來完成步伐的屈伸,舞蹈中跺踏的舞步中帶有微顫,沉穩有力的步伐中又富有彈性、一閉性。  六、體態韻律特點

薩朗舞蹈的體態韻律主要特點爲:舞蹈中小腿部位的動作多,腿部動作豐富,具有靈活敏捷,手臂動作較少。腰胯以上至肩作軸向的環動,上身微擰傾,形成“S”形的體態之美。這種韻律在舞蹈過程中常與側身頂胯相配合,組成獨特的胯隨步伐、膝部微微相靠,向下緩緩屈仲,重心向多方位移動,上身配合做出向左、向右傾斜的矢狀軸轉動。

“環境對舞蹈選擇的重要依據之一是舞蹈形態”。通過舞蹈形態的變化,可以充分體現環境對舞蹈的影響和制,薩朗舞蹈的體態韻律的這些特點慢慢形成與昇華於羌族人長期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活環境中。解放前,羌族民衆大往來於陡峭險要的山路,由於揹負重物行走,加之山路狹窄,因而需要側身橫着走,即一腳邁出一腳並步的同手同腳的行走方式。與經常在平原上行走的民族不同,在崇山峻嶺中行走的羌族人經常要上山下坡,爲了適應地形的變化,羌族人在行走時需要調整身體的平衡和腳掌的着力點,以胯爲軸心環動身體行走,既可以節省力氣,緩解行走帶來疲勞,也能適應地形的變化;人們在通過狹窄的山路、橋面時,爲了保證安全快速,就需要側身橫着走;羌族揹負生產和生活物資常用的工具是揹簍,這種長至腰部,羌族人在揹負重物行走時會使肩到腰相對固定在一起,以胯爲軸心的環動就會從腰波及至肩。這些日常生活、勞作時形成的動態特徵慢慢地融入到羌族舞蹈動作中,形成了羌族舞蹈腰至肩呈現矢狀軸轉動的動律特點和中同手同腳的“一順邊”動態形象。上述舞蹈特點也貫穿到了其他各種羌族舞蹈形式之中。

長期居住山區或半山區的羌民族在生產勞作和生活過程中,適應所居住的特定的地理環境,並形成了其獨特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羌族人所生存的自然環境影響了他們的性格、風俗習慣、精神文化和審美習慣,制約人的動力定型。舞蹈作爲精神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所處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在這種影響和制約形成了獨特的舞蹈形態,反映了深刻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