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自治縣簡介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大國。中國一共有五十六個民族,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你對少數民族瞭解多少呢?每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都慢慢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文化,薩拉族也是一樣,撒拉族有着自己的民族語言、自己的民族民居特色還有民族服飾。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自治縣這個地方吧。

青海省循化縣撒拉族自治縣簡介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位於青海省東部,祁連山支脈拉雞山東段,東與甘肅省積石山縣和甘肅省臨夏縣接壤,南臨甘肅省夏河縣和青海省同仁縣,西靠尖扎縣,北同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爲鄰,總面積2100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全縣3鎮6鄉154個行政村,總人口12.69萬人。

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地處青藏高原邊緣地帶,南高北低,四面環山,山谷相間,氣流回升,年平均氣溫8.7℃,近十年隨着全球氣溫升高,年平均氣溫9℃以上。夏無酷暑,冬無甚寒。平均海拔2200米,是青海省海拔較低的地區之一。河谷地區平均海拔1850米。黃河流經其中79公里,國家級大型電站公伯峽、積石峽電站均在縣境兩峽的東端。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達天池爲重點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內涵豐富,民族風情十分獨特,是全省旅遊最佳地區之一。

建制沿革: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設循化廳。清乾隆五十六年(1792年),循化廳境域,東南至老鴨關120裏河周界;東至積石關60裏河北碾伯縣界,河南河州界;南至下則蓋寨,多兒替寨,350裏洮州廳(今甘肅臨譚縣)爲界;西南至賀爾賽320裏蒙古界(今青海黃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西至清水河190裏西寧府貴德廳爲界;西北至掌教坊(現乙麻木)渡口15裏,過河西寧府巴燕戎格廳界。河北有廳屬加入,阿麻岔、專堂藏族3莊。廳境東西相距300裏,南北相聚350裏。循化廳所屬族、寨、工、屯共94處。

《循化志》記載:乾隆五十七年(1792),循化廳“境域東南至老鴉關120裏河州界;東至積石關60裏河北碾伯縣界,河南河州界,積石關內亦有廳屬鴻化、靈藏2族,在河之北,中隔河州、碾伯縣地;南至下則蓋寨、多兒替寨350裏洮洲廳界,西南至賀爾寨320裏蒙古界;西至清水河190裏西寧府貴德廳界;西北至掌教坊(今積石鎮乙麻目村)河口15裏,過河西寧府巴燕戎格廳界;北至黃河不及裏,過河小積石山巴燕燕戎格廳界,河北有廳屬加如、阿麻岔、磚塘藏族3莊。廳境東西相距300裏,南北相距350裏。”

民國時期轄境縮小:民國十五年(1926年),劃南區拉卜楞、黑錯(今甘肅合作)等地設立拉卜楞設治局。民國十九年(1930年)4月1日,劃北區馬營6大社即鴻化頭社、2社、3社、4社、靈藏頭社組建民和縣;8月8日劃西區保安、隆務等地設同仁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12月,劃縣屬九族及牙黨、川撒兩族地方歸甘肅和政縣。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劃屬地韓家山歸甘肅永靖縣。

1949年8月,解放後,將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設爲循化第一區的甘肅臨夏麻尼寺溝一帶地區劃歸臨夏縣。

2009年縣境四界爲:東北至日託哇、馬鞍山與青海省民和回族自治縣爲界;東至孟達自然保護局關門林業檢查站、黑大山、五臺山與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爲界;東南至臥龍溝大灘(藏語稱唐切吾)、休日山頂與甘肅省臨夏縣、夏河縣爲界;南至加木浪崗瑪水與張俄日水匯合處(即夏河、循化、同仁三縣交界)與甘肅夏河縣、青海同仁縣爲界;西至隆務河與青海省同仁縣、尖扎縣爲界;北至黃河以北小積石山與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爲界。

口內十二族、東鄉八族(今甘肅甘南境內)、北鄉二族(今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的馬營鎮一帶)。

口外撒拉回民八工:西鄉四工即街子、查家、蘇只、查汗都斯工;東鄉四工即清水、孟達、張尕、夕廠工。

西番四十九寨:起臺五寨、邊都溝七寨、下龍布六寨(即現今道幃、文都、尕楞三藏族鄉境內)、上龍布十八寨、閤兒五寨、阿巴剌巴寨(均在現今黃南州同仁、澤庫二縣境內)。

南番二十一寨(今甘肅南州境內)。

保安四屯:吳屯、季屯、李屯、脫屯(現今同仁縣保安堡一帶)。

清光緒元年(1875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因距循化廳城較遠,又有回民雜處,將循化所屬的南番二十一寨內買吾、黑錯、上、下則蓋、咱又等八寨劃歸洮州廳(今甘肅甘南州臨潭縣)。

民國二年(91913年),廳改縣時設五區,下轄城、工、莊、族、溝、保37處。

民國16年(1927年),甘肅省正式成立拉布擺設治局,將循化所屬的南番二十一寨全部劃歸設治局,翌年改縣,因在大夏河上游,改名夏河縣。

民國18年(1929年)8月,設同仁縣,以隆務鎮爲縣址。將(保安、隆務)、上龍布十八寨、閤兒五寨、阿巴剌八寨劃歸同仁縣縣轄,取“一視同仁”之意。

民國19年(1930年),設民和縣,以上川口爲縣治,民和原屬樂都,循化縣部分,取“政通人和”之意,劃縣屬北區馬營六大社,即:清時北鄉二族鴻化,靈藏;鴻劃頭社、二社、三社、四社、靈藏頭社、二社約10000餘人歸民和縣管轄。

民國27年(1938年),推行保甲制度,全縣劃分1鎮、18鄉、65保,660甲。

民國32年(1943年),在甘肅省臨夏縣麻尼寺溝設循化第一區,轄莫尼溝、麻尼寺溝、癿藏一帶地區,即信義鄉3保、永壽鄉8保、韓集鄉2保、共3鄉13保,1949年8月後歸臨夏縣。

新中國成立前夕,循化設1鎮6鄉,29保346甲。

1949年10月後,自治縣的行政歸屬幾經變動,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轄,1959年至1961年,劃歸黃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至1979年,仍歸省直轄。從1986年起至今,歸海東地區行政公署管轄。

1949年10月,始建各級人民政權,全縣分城東、城西建立兩個區公所,爲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區以下暫時沿用新中國成立前1鎮6鄉的建制和稱謂。行政區劃也曾幾經變動,大體參照舊習,按民族分佈、自然村落的分佈和地區特點確定。

1956年,合併爲1鎮10鄉,即積石鎮人民委員會、道幃藏族鄉人民委員會、白莊鄉人民委員會、清水鄉人民委員會等。1958年9月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全縣除國營紅旗牧場外,合併爲政社合一的4個人民公社。1961年,劃小工社規模,全縣設11個人民公社。

1966年合併爲9個公社。1968年,各公社先後成立革命委員會。1981年,撤銷革命委員會,恢復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是年,清水公社分設爲清水、孟達兩個公社,全縣設有10各公社。

1984年,實行政社分設,改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爲鄉、鎮人民政府、生產大隊爲行政村,生產隊爲農、牧業生產合作社。設1鎮9鄉,即積石鎮、白莊、清水、孟達、街子、查汗都斯鄉。重新確定道幃、文都、尕楞、崗察4個鄉爲藏族鄉(其中崗察鄉爲崗察藏族牧業鄉)。

2006年12月,因積石轄國家大型梯級電站動土新建,庫區移民安置,孟達鄉牧場村整體搬遷136戶479人孟達鄉併入清水鄉。

2007年6月,鄉鎮機構改革,街子、白莊鄉改設鄉鎮。

2009年底全縣設3鎮6鄉(其中四個民族鄉)154個村,674個生產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