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的歷史淵源

客家文化指的是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整合,其中包括語言文化、工藝文化、飲食文化等多方面。同時,在客家人遷徙過程中,與當地的居民和諧相處,其樂融融。而閩南文化遷入客家人居住的環境之後,就開啓了閩南文化和客家文化的交流。那麼,閩南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有何淵源呢?

閩南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的歷史淵源


  1、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客家民系是在中國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漢民族內一個特別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擴展。據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教授研究,由於中原天災戰禍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漢人南遷,歷史上漢民族的遷徙與客家有關的有五次,第一次自東晉至隋唐,第二次唐末至五代,第三次宋元之際,第四次明末清初,第五次清同治年間。其中進入贛南、閩西、粵邊山區的中原漢人,與古越族後裔畲、瑤等土着居民雜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創造出一支與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稱爲“客家文化”。這些南遷漢人,操一種濃厚中原口音,並雜夾江淮官話的語言,稱爲“客家話”,講這種話者稱“客家人”。

  客家先祖爲什麼能在窮山惡水、毒瘴猛獸的艱苦環境中奇蹟般地生存下來,並且把原始荒野的崇山峻嶺開闢爲人類的樂園?這不僅與客家人“堅毅不屈、開拓進取、團結互助、崇文重教、尊祖睦宗、愛國愛鄉”的客家精神有關,還與客家人對民俗的傳承有關。客家人的語言、飲食、建築、生產、勞動到民間風俗、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間工藝與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無不展現出獨特的風采和魅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2、閩南文化的歷史淵源閩南文化,係指生活在福建地區的人共同創造的(主要是閩南人),並一代代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區性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支系,其分佈範圍爲我國改革開放以後被譽稱的“廈、漳、泉金三角”,即現轄的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區、市、縣。閩南文化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啓了中原文化與閩南土着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漢晉時期,大批中原漢民遷入閩南地區,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形成。晉唐時期,閩南地區漢民人口劇增,經濟迅速發展,政教管理體制日臻完善,閩南文化得到發展。宋元時期,泉州成爲“海上絲綢之路”啓航點和東方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來了伊斯蘭文化,閩南文化得到豐富。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來,傳入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採納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閩南文化,其內涵除廣義中也含農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狹義中所含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間藝術、宗族文化及方言等。民俗文化係指閩南人共同創造、享用和傳承的民間文化事象(事物和現象)的泛稱。其內涵十分廣泛,其中包括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生命禮俗、信仰習俗、文藝風俗、娛樂風俗、社會組織風俗等。

  3、閩南人融入客家清流縣塘背村的背景清流作爲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文化底蘊深厚,現保存着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資源,如嵩溪鎮的客家先祖巫羅俊墓,江氏入閩始祖魯野一墓,賴坊的古民居和馬氏宗祠,李家鄉的五經魁,長校鎮的靈臺山寺廟羣和十番鑼鼓等,極富地域特色,展示了獨特的客家民俗風情。

  閩南人遷入清流縣塘背村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支援、開發山區熱潮和惠安水庫的移民安置。位於嵩溪鎮的塘背村有9個自然村11個小組,共有1700多人;有一半是閩南移民遷入,他們來自泉州羅溪、南安、惠安等地,形成一道獨特的人居景觀。文化的創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實、最積極、最活躍的傳播者。而文化遠距離的傳播,有賴於人口的遷移。”閩南文化的傳播是通過閩南人移居國內外而傳播的。閩南人移居清流,不僅帶來方言,也帶來閩南人的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居建築等,並代代傳承、發展和創新。這裏的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包容性、相融性得到弘揚和發揚光大;在新的時期,作了全新的詮釋。

  4、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的相融性:
  (1)客家文化、閩南文化具有傳統性、連續性特徵。這除了繼承連綿不斷的中華傳統文化外,客家文化、閩南文化自身的傳統也是連綿不斷,且不斷髮展。在塘背村每一個自然村都有傳統的節日。如俗稱本地隊的團結組是正月16日,民主組是正月22日,上坑亭是10月15日,南家是11月15日,節日以圓冬節或廟會的形式舉行;移民隊的塘豐(分爲一、二、三組)是正月21日,惠清是8月14日,南清(分爲上、下南清組)是9月28日,節日以紀念移民到山區這一天的形式舉行。共同特點是邀請親朋好友同慶、歡聚一堂,分享豐收成果,謀劃來年的生產、生活。

  (2)客家文化、閩南文化具有一體多元特徵。即與中華傳統文化爲同一體又以客家文化、閩南文化爲主體,兼吸納了古越文化、土着文化和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優良因素等。在塘背村客家民居建築文化,它高大、厚重的建築風格,融青山綠水於一體,“土樓、圍屋、四合院式”建築等、“外適內和,體寧心恬”,由雅麗中求清幽,因簡素求諧美,體現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體現客家人追求居處與身心和諧,從而獲得精神恬寧的情韻和境界。塘豐、南清組的閩南建築文化中除以“宮殿式”古大厝、臨街騎樓爲主流建築外,也可見到中國傳統建築、中西合璧建築、阿拉伯式建築、僑鄉特色建築等。

  (3)客家文化、閩南文化具有包容性和開拓性特徵。這在宗教信仰、民間信仰、建築文化、婚嫁禮儀、方言交流等都有所反映。如信仰方面,客家人崇拜神佛,信仰廣泛。上坑亭建有五通廟,它與塘豐大橋頭五通廟、嵩溪老街、青口村頭、民主組敬供的神佛,名爲五兄弟,客家人稱爲五通尊王;古時在八、九月份,五個村莊的客家鄉親要爲他們兄弟舉行相聚儀式,每兄弟一天,要歡聚五天;遺憾的是塘豐大橋頭和上坑亭的廟宇毀於破“四舊”年代,上坑亭的廟宇於1997年修復一新,塘豐大橋頭的廟宇至今沒有修復。上坑亭的廟宇在舉行竣工慶典時,閩南移民也帶來供品祭拜五通尊王佛,與客家人一樣迎接神佛。又如方言方面,在閩南語中融入一些客家語言,在客家語言中融入閩南語言,半猜半語,指手劃腳,語言交流洋土結合、詼諧有趣;形成了閩南人會講客家話,客家人會講閩南話,這一獨特的語言環境和人文景觀。再如美食文化和酒文化方面,客家人純樸熱情好客,閩南人直爽幹練靈活;飲食用料就地取材,形成獨特“鹹、燒、肥、香”的客家和閩南風味。比如在婚慶禮儀方面,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禮”。所謂六禮是:“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麪碗雞。”閩南人的禮儀,以糖果、餅乾、香菸和麪條等物品,作爲禮節。在塘背客家與閩南人通婚,從拒絕到相互接納和包容,禮儀上也以協商約定爲主,減少了許多繁雜環節。如客家人的婚嫁,新娘子要用轎子晚上出門迎娶,閩南人是白天出嫁,新娘子走路步行。雙方就必須協商一致,相互包容,才能解決問題,皆大歡喜。從前,閩南也有許多禁忌。如惠清的黃姓娶親,不能上粉乾和蔥;粉幹是用稻草綁的,有黃色,蔥會黃掉,也忌諱。杜姓的辦喜事,不能用豬肚,因爲豬肚和“杜”諧音,也忌。彭姓的不宜用瓜子招待;因爲,早年彭姓祖先居高山上,被山下人歧視。有一彭姓與王姓聯姻。宴會完,親家用茶招待親戚。王姓人不明禁忌,說:用厚茶招待客人。彭姓人滿臉不悅,拂袖而去。原來厚茶是閩南語“猴茶”的諧音,也忌諱的。當然,早年是相當講究的,這成爲當今的笑談。

  客家人和閩南人互相尊重,互相融合,免除了許多繁文縟節和無聊紛爭,互相取長補短,汲取精華,成爲一種自覺,一種自信,促進了當地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