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族特懋克的傳說 特懋克的習俗

基諾族是少數民族之一,有着基諾族特有的民族文化。特懋克是基諾族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基諾族人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過這個節日,在基諾族中,特懋克這個節日有着很多的傳說。一起看看小編是怎麼介紹特懋克節日的吧。

基諾族特懋克的傳說 特懋克的習俗

特懋克是基諾族一年中最爲盛大的節日,“特懋克”按基諾語意爲盛大的打鐵節,“特”是打鐵,“懋”爲盛大,“克”是節日的意思,節按基諾族烏優、阿細、阿哈三個胞兄氏族的習慣,村寨分母親寨、父親寨和子女寨,按慣例過特懋克節首先由母親寨過,其次父親寨過最後由子女寨過,所以過去基諾族花一個月的時間過“特懋克”節,因此基諾族一年只有11個月,基諾族將過特懋克節的那一月記爲零月。特懋克節要過三天,第一天鼓,第二天鐵房,第三天備耕。過節的時間由各村的長老決定。“特懋克”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婦女懷胎九年零九個月,一直不能生孩子。有一天,她突然感覺肚子烈痛,生下一個一手拿火,一手拿鐵錘鉗的男孩,他一出來就打起鐵來,從此,基諾族就開始使用鐵器,也有了特懋克節,雖然這個傳說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能讓人領悟勞動是光榮的,基諾族從小教育人要愛勞動。

  基諾族把一年分爲11個月,12月份稱爲“0”月,即沒有名稱的月份,爲過年的日子。過去的先民曾唱有這樣的歌詞:基諾族一年11個月,一個月整整30天。基諾兒女勤勞勇敢,熱愛勞動更熱愛新生活,舊的傳統不能丟,老祖先一代代傳下來,我們一代一代傳下去,……每年春天,山上的樺皮樹、野芒果樹綻出了新芽,“傑菠”花開,小黑江長出青苔,瀾滄江水發亮,各寨的長老推算本寨的過年吉日。各村寨修整道路,打掃衛生,設立界標,準備過年。

  在本無文字的基諾族山寨裏,每個村寨過年的日期並不固定。由本村卓巴、卓色根據以下兩件事來確定具體過年的時間:一是根據物候:儀耕火種農業十分講究生產節令。對於儀耕火種的備耕、播種等重要生產節令的掌握,則多半依據物候特徵,地處山區海拔最低的巴卡小寨、海拔最高的亞諾寨和介於其間的巴亞寨,其物候和節令就有差別,白花(傑菠)樹在山間盛開的時間並不一致。因此,各村寨過“特懋克”節的時間,以及開始春耕的時間亦不相同。

  二是過“特懋克”的日期,要根據每個支系內部父母寨與兒女寨的輩分大小爲順序。在阿細、阿哈這兩個支系內部,每個支系都各有自己的父寨、母寨、兒女寨。通常是父母寨先過,然後兒女寨再過。所以各寨過年的時間不相同。阿哈支系中,巴漂村爲母寨,巴坡村爲父寨。每年過“特懋克”節之前,扎呂、扎果、巴卡、亞諾寨等派人到巴漂問過年的日子,巴漂寨則派人到巴坡問過年的日子。因爲父寨比母寨大。過年的順序,巴坡先過,巴漂第二,然後才輪到扎呂、扎果等村寨過年。父母寨過年,兒女寨要派人來參與祝賀;兒女寨過年,亦要邀請父母寨的人前來參加慶賀。

  有首古歌這樣唱道:卓巴、卓色和寨中的老人,都知道大家盼新年節的心願,他們選了最吉利的日子,定下敲響木鼓過年的時辰。喜訊像春風吹遍了寨子,每一幢竹樓飄出了笑聲。

  “特懋克”由來已久。相傳很久以前,有個婦女婚後懷胎,懷了9年9個月,一直生不下來。她抱着一隻白母雞和一隻黑母雞去祭師“嫫丕”那裏獻菜飯,想求得“嫫丕”的救助,結果“嫫丕”施展了所有的巫術,小孩還是生不下來。有一天,她到箐溝背水,碰到一位老阿嫫,她走向前問道:“阿嫫,我懷了9年9個月的胎兒,一直生不下來,您聽說過嗎?”老阿嫫聽了後十分驚訝地說:“啊!從來沒有聽說過!”又過了幾天,這個婦女覺得肋巴骨很痛,而且還“咯吧、咯吧”地直響,疼得她坐立不安,汗如雨下。過了一個時辰,肚子裏的娃娃咬斷了7根肋巴骨,從肋骨下跳出來一個男孩子,一手拿着火鉗,一手拿着鐵錘,一出生下來就打起鐵來。從那時候起,基諾人開始使用鐵器了。據說,後來基諾族就有了“特懋克”節。

  特懋克節來臨時,各寨之間要相互送禮物拜年,每個寨子可以根據自己得到的禮物,得知是什麼寨子過年,需要準備什麼賀禮。扎果寨子過年時,克勒剎送巴坡、巴漂、巴亞、扎呂4個村。此外,扎果寨還要向父寨——巴坡寨送去1只松鼠、1個雞蛋、1斤米、9口檳榔;向母寨——巴漂寨送1只“喳嚕”鳥、1個雞蛋、1斤米、7口檳榔;給兄弟寨——扎呂村以及友鄰的阿希人同輩村寨巴亞各送1只綠翠鳥、1斤米、1包嚼檳榔用的原料。送禮物是邀請對方寨子的人前來過年的表示,接受“克勒剎”等禮物的村落要派5~7名代表回訪。回訪的代表都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十分懂禮貌。有一年,扎果寨因爲黃牛走失,與巴亞寨之間發生不愉快。“特懋克”節來臨,扎果寨派人到巴亞寨參加盛會。來賓講道:“我們是山樑高處好寨子的客人,我們寨老叫辦事人拿着剁牛肉通知,命我們代表首席寨老出席巴亞寨的年節盛會。我們本來就是不會鳴叫的斑鳩,現在充當了會叫的公雞……”。巴亞寨的長老使用禮貌而又機智的語言、巧妙的隱喻,講述了一年之中兩寨發生的矛盾:“貴賓們到巴亞寨的路有9條方向,是否有倒勾藤擋住?”“最大的青樹根是否擋住了路?”兩個村寨的人都利用這個機會來調整與鄰寨的關係,最後化干戈爲玉帛。年復一年,每逢“特懋克”節,這種相互拜年做客的禮儀,對增進基諾族各村寨之間的友誼,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一直髮揮着作用。在過去時代,基諾族的每一個村寨都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由此形成相對獨立的小型社會實體。然而面對艱難的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一個單獨的村寨並不可能作爲孤立的社會實體而長期存在下去。基諾山36個村寨保持彼此之間的認同感以及凝聚力,遇到困難之時才能夠齊心協力爲共同的利益而努力。1941年各村寨聯合起來舉行大起義,就顯示了基諾族的強大力量

  特懋克第一天是祭鼓。傳說基諾族是乘坐大木鼓洪水中死裏逃生,鼓是基諾族最神聖的器物。基諾族認爲,鼓能夠給人們帶來吉祥好運;如果冒犯它,鼓也能懲罰人,帶來天災人禍。所以,每當新年開始的首要儀式就是要舉行隆重的祭鼓儀式。巴亞寨在舉行祭鼓儀式的這天,卓巴家竹樓附近置放了一面大鼓。大鼓的前面有一張祭祀的篾桌,桌面上鋪着芭蕉葉,葉子尖端朝鼓,放着兩個土罐,左邊裝酒,右邊裝水,罐子口上蓋着捲成尖尖的芭蕉葉。兩罐之間放着一隻掏盡五臟六腑的小乳豬,以及同樣弄得乾乾淨淨的公雞和母雞。桌面上還放着一隻葫蘆碗,內裝米。一隻雞蛋和一塊姜巴,另有一個水竹杯子,一隻酒杯,7對檳榔葉。還有用竹篾編制的各種動物,如雞、鴨、鳥、羊、鹿、牛、知了、蜘蛛等動物,掛在鼓兩邊。全寨的男女老少穿着節日的盛裝參加盛會。寨裏的7個長老(卓巴、卓色、色怒、科僕嚕、達者、乃俄),都帶來了自家烹製的美味佳餚。他們是祭鼓不可缺少的成員。大鼓前面擺設有一排排的篾桌,篾桌上面人們擺出了各家各戶自己烹製的美味豐盛菜餚。桌面上的祭祀物品是按照各位頭人的職位不同而定的。卓巴、巴怒的面前的桌面上擺的是一束雞毛、鐵錘和鐵鉗各一把;在人們的眼裏,這些東西頗有深遠的含義,雞毛表示新的一年到來了,因此,雄雞一聲啼鳴,新的一天就來到;此外的意思就是還代表領路之物,具有驅除惡鬼的意思和含義。鐵器是最好的生產工具,新器砍新地,一切都煥然一新,所以必須由最有權威的卓巴把保存的錘和鉗發給鐵匠照樣制鐵,所以把錘和鉗放在卓巴和巴怒的面前。卓色、色怒、科普洛、乃俄四位面前有姜巴一塊、芋頭一坨,雞冠花和荊芥花各一把。在人們眼中,這些實物象徵意義深刻。芋頭、姜巴、雞冠花、荊芥花傳說是祖先阿嫫腰的北遺物。看到它們就自然會想起傳說中的創世祖先。芋頭卻能攆走土中的惡鬼,使莊稼茁壯成長;荊芥花能夠指點人生的道路,使人們踏踏實實安排好日子;雞冠花則象徵着人們的健康,人們以求得身體健康,色如雞冠花一樣。達者面前則擺有一隻竹筒,這竹筒酸菜表示“萬物歸倉”;筒裏所盛有的米、飯及牛的五臟六腑各部位的一小片肉是七老所求神賜福的象徵。七老向神求賜,把谷魂、獸魂一切好運都歸入“倉”中,再由七老恩賜給人們。達者在七老中執行的是保管員的職務,這“萬物歸倉”就放在他的面前。

  按照基諾族的古老禮俗,逢年過節擺開豐盛的宴席絕不僅僅是爲了大吃大喝的意思,主要目的是爲了表達對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願。集體宴會在歡快的氣氛中進行着。突然,出現了若干個裝扮奇特的人,這些人有意在面部塗黑,身穿破爛的衣裳和褲子,一人身背竹篾籮,一人身背布孩子,一人背破爛的筒包,包裏裝有竹筒;兩個人肩扛着一根木棍,木棍下垂掛着一塊牛肉,這兩個人的出現,會引人注目,時有倒下,時而被人扶起,後面還緊跟着一些婦女幫他們倒水解渴,場面十分熱鬧,熱烈高漲。原來,這些舞者是村寨裏推選出來的“嘎住咧”,代表村民向七老祈求幸福和好運。在人們的心目中,這些破爛衣裳和褲子、竹筒以及筒包等代表着陳年舊事。這些舞者的動作滑稽,邊跳邊走到七老的面前,向神的使者——七老祈求來年四季好運、五穀豐登、來年平安,請求七老給予辭舊換新。卓巴、卓色、科普嚕便把備好的嶄新的衣物送給他們,讓他們煥然一新。在衆人的心目中,七老是神的使者,他們已經代表寨神把一切舊事舊物都收了回去,把新事新物、新的美好前景送給了大家。接着,七老起身,祝福大家新的一年萬事如意。卓巴在大鼓面前放上3撮飯糰、3撮肉,再加上3杯水酒。卓巴致辭,其內容是:“從大鼓裏請出值錢的東西和能吃的東西。祈求吉祥如意長居寨中”。唸完祝詞,七老來到祭大鼓篾桌面前,只見卓巴首先走到祭桌前跪下,雙手捧着盛滿水酒的葫蘆碗念道:

  自從阿嫫腰北開天闢地。有了瑪黑、瑪妞,就有了一切萬物和植物、動物。……寨中的七位頭人爲了去舊迎新,用男兒養的黑水牛,漂亮的小豬,古銅色的公雞,美麗的母雞,用象牙似的檳榔葉,三包用綠葉包的肉,將水當銀子,用水做金,祭給你鼓、鑼、鑔。求神賜給人們金碗銀碗三大堆。賜給人們獸魂、鳥魂、鼠魂!願我的話如金似銀,並得於實現。唸完詞,卓巴拿起兩片檳榔葉插在鼓的邊緣上,倒上1杯水和1杯酒,水和酒在鼓的邊緣流淌,表示恭請住在鼓裏的寨神“左米色巴”喝酒。卓巴放下酒杯,拿起鼓槌敲響了那神聖的大鼓。第一響鼓聲,標誌着新的一年第一天正式開始。在此之前一年的日子裏無論誰都無權去動這鼓。在場的每個人聽到這悠揚的鼓聲,喚起了對基諾人發祥地“司傑卓米”的回憶,心裏頭升起了對乘木鼓從洪水中死裏逃生的始祖瑪黑、瑪妞的無限崇敬之情。卓巴的一聲鼓響,衆人就敲起鑼、鑔伴奏,輕快而激昂的樂章由此而起,響徹山谷。激動人心的大鼓舞就開始了。卓巴邁開莊嚴的舞步,第一個跳起了大鼓舞,緊接着卓色、色奴、科普路、達者、乃俄等各位頭人按照規定的順序,在衆人的邀請下逐個跳起大鼓舞來。接着,村寨的老年人在悠揚的鼓樂中唱起《特懋阿米》“過年調”,並翩翩起舞,舞步莊嚴緩慢,動作瀟灑自如。等寨中的七老和其他老人跳好後,鼓槌依次傳遞到年輕人手裏;鼓聲變得輕鬆而歡快起來。小夥子們昂首挺胸,跳起《厄扯國》——大鼓舞,身體富有節奏的顫動;雙腳交替踮落、雙臂上下甩動。年輕人唱的歌詞大意是:“阿布阿嫫來觀看,比一比誰跳得更美?情人們、愛人們來觀賞,大家用優美的舞姿盡情地跳吧!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厄扯國國。”人們用真嗓子吼唱,每個人想唱多高就唱多高,自然匯成悅耳韻味的和聲調式。在這盡情歡快的時刻,許多人以吼叫聲、鋩鑼聲、鼓聲交織在一起,形成十分熱烈的氣氛。衆人跳歡快的大鼓舞,唱心中的歌。歡歌狂舞,節奏鏗鏘、舞姿古樸奔放。鼓聲歌聲相交呼應,熱烈歡騰。全族男女老幼紛紛上場,其氣氛之熱烈令人久久難忘。大夥唱起歡快的《新年歌》:一年一度的特懋克到來了,寨中的父老們、小夥們、姑娘們、孩子們來吧!今天是盛大節目的開端,人聚在大鼓旁,野獸集中在鹽水塘,鳥兒聚集在果樹上,蜂兒聚集在鮮花上,水兒積在大江裏,魚兒聚居在大水潭,蛙兒聚居在泥塘裏,情人相聚在節日裏。前輩晚輩都來吧!讓我們像數不盡的芭蕉果層層疊疊歡跳在一堂,我們手拉手,讓我們在節日裏表露真情,你說夢中的愛,我說往日的情。男女老少合着鼓點和鑼聲,手拉手、肩並肩,邁開腳步豪放地跳起大鼓舞。震天的大鼓聲、響亮的鑼鑔聲、悠揚的歌聲交織在一起,別具風味。這天,人們就在這樣隨心所欲地邊跳舞邊唱歌中,不少青年男女在這樣的場合中找到了意中情人,也找到了如意的愛情。

  過年的第二天,鐵匠舉行打鐵開爐儀式,開始打製鋼儀鐵鋤爲春耕做準備。清晨,“遮列”鐵匠特意來到卓巴家,向卓巴報告自己在昨天夜裏做夢的內容,大家則根據鐵匠做夢的內容來預卜新的一年裏是否豐收。然後卓巴、鐵匠和徒弟拿1只公雞、1只母雞,一起來到鐵匠房裏舉行打鐵祭祀儀式。衆人敲着鼓、鑼、鑔緊跟在後頭,這時寨子的人們不再唱歌了。到了鐵房,大夥兒都到鐵房旁圍成圈參加祭祀,鐵匠用兩個“達流”插在風箱左右各一側,用鉗夾起檳榔葉放進火爐裏。再夾1片放在風箱面上,最後又夾起1片放進火爐裏。再用3杯酒依次祭祀,兩位徒弟把雞殺死,按照順序將雞血塗在火爐、風箱、鐵鑽上,最後拔下雞翅膀的毛插在“達流”上。鐵匠開始念祭祀詞:“鳥類活着要吃蟲,鼠類活着要吃菜,人類活着要吃飯,請卓米色巴、阿布培拉、阿嫫丕勒前來宴席和歌唱。”在鐵匠作坊,村寨長老念道:舊年換新年;舊刀口換成新刀口;讓爐膛火像太陽一樣辣,熔化的鐵水像太陽一樣黃。您是左手提火鉗、右手握鐵錘的巨人,您能管住江河大海,用鐵錘金釘釘住鬼怪的大門,讓幸福像早晨的太陽一樣照耀我們。這念詞表達了過去基諾族希望依靠神奇的技術獲得幸福的強烈願望,以及對當時較高技術的尊重之情。打鐵儀式開始了。鐵匠一邊打鐵一邊說:在這去舊迎新之際,大夥要打製新器、耕新地。所以我來到寨邊的鐵房打鐵,但願再打一次就能打製出一把好歪刀,好鐮刀,但願刀刃沒水時,顏色似晚霞一樣紅,刀面如魚肚,願打出的刀鋒利得像掃把葉的邊沿一般。願我的話似金如銀一樣純真。唸完後,鐵匠將剩餘的東西分給圍觀的孩子們,衆人回到(卓色)第二長老家。當鐵匠還在路途中時候,卓色家就敲鼓迎接鐵匠的歸來。衆人在卓色家接過鼓槌,頓時大鼓聲響徹卓色家,迴盪在整個寨子,大夥兒邀請鐵匠和徒弟上場跳起大鼓舞來。大家邊舞邊唱,將鐵匠和徒弟圍起來,向他潑水,直至跳得筋疲力盡。“特懋克”充分表現了昔日生活在原始社會的基諾族對鐵器的崇拜之情。在過年期間,卓巴、卓色到各家各戶看望“兒女們”,主人擡出自己做的豐盛菜餚招待,大家一邊飲酒一邊吟唱歷史、生活、生產等歌曲。對歌時,如果卓勒唱錯了,或有對七老稍有不注意的失禮或者言詞過失就要罰半開。七老要在那天巡視挨家挨戶後纔回到自己的家中。晚上,歌手們又圍坐在卓巴家的火塘邊吟唱迎新年送舊歌曲。有的歌聲婉轉悠揚,有的歌聲悲切動聽,使聽的人淚如泉涌,直唱到通宵達旦。

  第三天,已遇“特懋克”的尾聲了。這天要在科普洛家舉行耕地儀式。科普洛家殺1條狗,2只公雞,在家中的客房設宴,請來寨中的以上六老。七老按職位就座,桌面上少不了鋪着芭蕉葉,葉尖朝門,葉尾對着科普洛的座位。科普洛的左右兩邊分別坐着卓巴卓色,桌子正中放着一大碗混合的水與酒,還有一個葫蘆碗裝有米、雞蛋、姜、芋頭、荊芥花、雞冠花,狗肉和雞肉也擺在桌上。儀式結束,科普洛拿起牛角號吹3聲,各家各戶也吹起牛角號,每家一人手拿酸醃肉,身佩長儀,大夥邊走邊吹牛角號,手舉火把到寨邊舉行祭祀的地點。這裏已經豎起1根竹子,1棵綠毛杆樹,1棵青杆樹。因爲竹子是人們日常生活常用的,用它可以表達希望農業生產長久不衰的心願。綠毛杆樹生長在土壤最肥沃的地方,祭它可以表達希望土壤肥沃的心願。那青杆樹據說帶着谷魂,所以基諾族崇拜它,用它表達新的一年五穀豐登的心願。卓巴、卓色、科普洛到了祭祀處,把醃肉掛在竹子、綠毛杆樹、青杆樹上。卓巴念道:鬼呀、虎呀、豹呀!快逃到十條篝以外吧!快跑到十座山以外吧!砍地希望砍一刀斷十根,放一棵倒十棵,砍聲越過十條篝、十座山,願我的話似金如銀,並得實現。唸完詞,卓巴、卓色、科普洛3人接過儀,將3棵樹砍倒。科普洛把2個“達流”插在相距3棵樹約半步朝寨子的方向,把姜、芋頭、荊芥花、谷魂花插在“達流”間。“特懋克”節日到此結束,全寨人開始進入忙忙碌碌的備耕階段。

  小結:基諾族有很多的傳統節日,但是需要花費一個月過節,是很少見的,所以特懋克節日是基諾族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一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