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銅鼓節的來歷是什麼?銅鼓節簡介

壯族地區有一個特色民族節日——銅鼓節,大家瞭解這個節日嗎?這個節日一般在正月七年級正式開始,當然擊鼓是節日活動之一。那麼接下來,我們還是通過下文來詳細瞭解一下吧!希望下文的介紹大家喜歡。

壯族的銅鼓節的來歷是什麼?銅鼓節簡介

  銅鼓節簡介
  銅鼓節是壯族的傳統節日,在農曆正月七年級、十五、三十日舉行,活動主要集中在東蘭縣隘洞、長樂鄉一帶。是日,壯族人把銅鼓擡到村附近的高山頂上,懸於木架,首先擊鼓祭祖,然後進行擊銅鼓比賽。其法是大鼓對大鼓,小鼓對小鼓,以四面爲1組,每鼓3人,輪換着打,不能中斷。以打得響亮動聽、節奏明快、耐力持久爲勝。比賽往往通宵達旦,同時,男女青年結伴縱聲對歌。比賽結束,人們以從家裏帶來的糉粑等食物進行野餐。此外,每年農曆清明節後的第一個卯日,是都勻市內外(即基場、陽和、奉合)水族人民的傳統佳節。水語叫“借念”,意爲銅鼓節。

來歷
  相傳古時候,居住在龍江下游的一支水族先民,被迫遷居到都勻陳蒙山上下,開荒種地,繁衍生息。但這裏山高路險,森林茂密,野獸出沒。先民中有12個兄弟,爲了不讓官兵發現,分居在12個山埡口(又叫12翁,如翁奇、翁降、翁布等等),平時各自耕田勞作,有事就敲擊銅鼓傳呼。在一次戰鬥中,陳蒙山埡口的鼓手不幸犧牲了,爲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因此,每年在他逝世的這天,12翁的寨老都帶上自己的銅鼓,帶領自己的家族會集到陳蒙山埡口的草坪上,舉行祭祀慶典,這就是銅鼓節的來歷。

意義
  水族人民世世代代酷愛銅鼓,並視爲權力、財富圖騰崇拜的象徵。有人說,水族山鄉是“銅鼓王國”,這話當然有點誇張和浪漫色彩,但僅就三都水族自治縣與都勻市毗鄰的3個水族鄉,至今仍保存和使用400多面古代銅鼓,幾乎每個自然村寨或家族都有一兩面銅鼓,這不能不令人驚歎。1999年春夏之交,迎着旭日,我們一行數人驅車前行,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崎嶇山道,便到達都勻與三都兩縣市交界的陳蒙山埡口,水家一年一度莊重典雅、歡快活潑的銅鼓節的主會場,就設在這峯巒聳翠、松林茂密的山間的確良一塊空曠的草坪上。

小結: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當地看看,活動氣氛濃烈,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共同慶祝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