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樂器文化之銅鼓

中國樂器文化歷史悠久,古老的中國民族樂器不僅僅譜寫着一曲曲優美悅耳的傳統名曲,還有許多深刻的意義。銅鼓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樂器,是獨特的社會權利與財富的象徵。接下來,就請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樂器文化之銅鼓吧!

中國樂器文化之銅鼓


 簡介
  銅鼓是我國古代西南少數民族的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銅器,它原是一種打擊樂器,以後又渲化爲權力和財富的象徵。它爲民族首領貴族所獨佔,被視之爲一種珍貴的重器或禮器,因此也成爲被祭祀的對象。自春秋戰國直至明清均有銅鼓,而以漢代製作得最爲精美,式樣最多,是西南許多少數民族特有的民族文物。依照銅鼓流行地區和式樣不同,可分爲滇系和粵系兩大系統。大體上滇系銅鼓體型較小,花紋大都用單絃分暈,暈圈構成大小寬窄的變化。粵系銅鼓體型高大,鼓面多有立體的青蛙浮雕。
  銅鼓的裝飾花紋,常見以下幾種:太陽紋是銅鼓最普遍的鼓面中心飾紋,它有兩種表現形式,滇系的太陽紋光芒呈長的銳角,而粵系的太陽紋光芒則細長如針。
  蛙紋是最富特色的一種裝飾,均作立體浮雕狀,有四隻、五隻、六隻不等。這些蛙有的全部面向鼓心,有的背向鼓心,有的向一個方向旋轉。最有趣味的是疊蛙,也稱累蹲蛙,大蛙背上蹲小蛙,有多達三四層的。
  鷺鳥紋:鳥頭有大的羽冠,作飛翔狀,姿態優美。
  此外,還有舞蹈紋、競渡紋等。

民族樂器
  銅鼓,公元前7世紀開始出現,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全部銅鑄,一般的銅鼓鼓面直徑約五十公分,高約三十公分(個別的較大)。鼓腔中空,無底。兩側有銅環耳。鼓面和敲身都刻有精緻的花紋。銅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紋,分爲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衝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廣西北流出土一面銅鼓,高67.5、面徑166釐米,重300公斤。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餘面。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鑄造和使用銅鼓時代最早、歷史最長的地區。在古代,少數民族貴族統治者,曾以佔有銅鼓的多少,作爲代表自己統治權力大小的象徵。
  後流傳到東南亞地區,如仰光,作用巨大。一般用於祭祀、樂器、召集、婚慶、節日等等。

演奏方法
  但少數民族的廣大人民,把銅鼓作爲樂器,至今廣西河池的瑤族、貴州的苗族等,都流傳銅鼓舞。舞蹈時把銅鼓懸掛起來,一人用鼓槌敲擊鼓面,一人手執木桶對準鼓底,以增加共鳴,聲音渾厚深沉,能傳遠處。舞者(一般是集體)圍着銅鼓,隨着鼓點節奏起舞。

分類
  萬家壩型銅鼓
  以雲南省楚雄市萬家壩古墓葬羣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8世紀的春秋中期到公元前5世紀的戰國中期。流行於雲南中部的濮族(即今之彝族先民)人民之中。這種銅鼓鼓壁較厚,工藝粗糙,鼓面無花紋或花紋較簡單,胸大於鼓面,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銅鼓。由於它的鼓面還殘存有炊煙痕跡,足以證明它是古代由做飯的銅釜向銅鼓演變發展過程中,處於炊具與樂器混用的最初階段。

石寨山型銅鼓
  以雲南省晉寧縣石寨山古墓葬羣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初期到公元前1世紀的東漢初年。流行於雲南晉寧、四川會理、貴州赫章、廣西玉林等廣大地區。這種銅鼓是萬家壩型銅鼓的繼承與發展,鼓面較寬,鑄造工藝也較精細,紋飾多樣,其中有翔鷺羽人、龍舟競渡、瘤牛、剽牛祭祀和環形、同心、鋸齒等紋飾。反映了我國古代民族豐富多彩的生活圖景,表現了銅鼓鑄造技藝日臻完善、進入了發展階段。石寨山型銅鼓在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也有流傳。

冷水衝型銅鼓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藤縣橫村冷水衝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晚期到12世紀的北宋時期。流行於四川、廣西、雲南、貴州等省區和左江、右江、鬱江、黔江、潯江流域一帶。這種銅鼓形體瘦高、鼓體較大,花紋密集而趨於圖案化,飾有變形翔鷺、變形羽人和變形龍舟紋,重要特徵是鼓面四周鑄有蛙飾和鳥獸、人物等立體造型,奇異多姿。是石寨山型銅鼓的繼承和發展,並進入了成熟的階段。

遵義型銅鼓
  以貴州時值10世紀的五代到14世紀的元代時期。流行於以貴州、廣西北部爲中心的黔、桂、滇等省區。
  這種銅鼓,鼓面無立體蛙、獸飾物,它的花紋和圖案也衰退簡化。是由冷水衝型銅鼓蛻變而來,也是由冷水衝型銅鼓演變到麻江型銅鼓的過渡形式。

麻江型銅鼓
  以貴州省麻江縣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12世紀南宋初年到19世紀清代晚期。廣泛流行於兩廣、滇、黔、川、湘、海南等省區。爲壯、布依、侗、水、黎、苗、瑤、彝、白、土家、仡佬等族人民所使用。麻江型銅鼓,鼓型矮小、數量最多。這種銅鼓的重要特徵是體型扁矮,鼓壁較薄,發音效果好。在鼓面的同心暈圈中,鑄有十二生肖、八卦、盤龍等多種浮雕,並有“成化”、“萬曆”等漢字紀年銘文。由於鑄造工藝精湛、飾紋豐富多彩和音響效果俱佳,使銅鼓發展到顛峯階段。麻江型銅鼓,還流傳於越南北部廣大地區。

北流型銅鼓
  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縣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到10世紀的唐末。流行於廣西北流、陸川、容縣、浦北、廣東高州等地。這種銅鼓的特徵是:面大於胸,胸部略直,鼓腰收束、凹處平緩,足部較高。鼓面的立體蛙飾瘦小,蛙身無紋,一般爲四隻。又因鼓身遍佈精細的雲雷紋,故又有“雲雷紋鼓”之稱。

靈山型銅鼓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靈山縣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當公元3世紀東漢末年到10世紀的晚唐時期。主要流行於兩廣地區。
  這種銅鼓與北流型銅鼓形制相近,鼓面大於胸,胸部較爲平直,鼓面花紋精細,多爲雲雷紋、線紋和鳥紋等紋飾。它的特徵是:鼓面無立體蛙飾,而鑄有三隻腳蟾蜍六隻。鼓背也有紋飾。

西盟型銅鼓
  以雲南省西盟佤族自治縣佤族村寨出土的銅鼓爲代表的一類銅鼓。時值公元8世紀唐代到20世紀清代末期。流行於雲南省西南部的德宏、臨滄、西雙版納、西盟等地,是佤族、傣族和克木人所用的樂器。鼓身較小,呈直筒形,面大於胸,腰、足無明顯區分。這種銅鼓,鑄造精巧,鼓身輕薄,音響效果好。它的特徵是:鼓面鑄有立體蛙飾,並兩三隻重疊一起,等距分爲四組。有的還鑄出立體小象、蛇、海螺、玉樹等浮雕,由四隻象雕作耳,獨特而別緻。西盟型銅鼓,還流傳於緬甸、泰國、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尤其在緬甸北部克耶邦的克倫族中廣爲使用。故國外學者稱其爲“克倫鼓”。

銅鼓花紋
  綜述
  銅鼓製作工藝考究,用以銅爲主要成分的銅、錫、鋁合金等鑄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渾然一體。鼓身上段爲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間有兩對鼓耳。銅鼓大小、輕重不一,鼓面多鑄有太陽紋、翎眼紋、雲紋、乳釘紋、櫛紋、遊旗紋等紋飾。按照名史家黃現璠所撰《銅鼓及其花紋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銅鼓的花紋,反映如下幾個意思:
  反映對自然現象的崇拜
  壯族人民從事農業生產中,對於陰陽雨雪的變化,知道與太陽有密切關係,但不瞭解這種自然現象的發生原因,產生了“萬物有靈”的觀念。對太陽極爲崇拜,壯族民間傳說中還有“太陽與月亮的傳說”。解放前有的壯鄉還掛着“日月牌”。故鼓面正中必畫以太陽,反映了農業生產必需陽光。

反映對雨水的渴望
  銅鼓上的連續迴旋形構造。方形的叫雷紋,圓形的叫雲紋,這是壯族先民在農業耕種中對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變,商周時代把它加以發展。裝飾在銅器上,銅鼓用它作花紋圖案,反映了壯族先民一向從事農業生產,其中雷紋影響最大,爲求雨多建雷廟,解放前南寧亭子立有雷廟,古時壯人還有定六月二十四日爲雷公誕的。

作爲圖騰崇拜的反映
  作爲圖騰崇拜的反映,鼓面飾有四至八隻蛙,有的大蛙負小蛙,有的大蛙中還有數只小蛙。這是古人對蛙的崇拜。因“蛙鳴即銅鼓(鼓)精”、“鼓聲宏者爲上”,龜蛙能知天時,故視爲神物。銅鼓爲壯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飾蛙就是圖騰崇拜的象徵。東蘭縣解放前每年還舉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於翔鷺紋、十二生肖、錢紋等,都與農業人生產有密切關係的自然現象和生物有關。

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歷史傳說
  反映了壯族人民的歷史傳說。如竹節紋,《華陽國志》卷四《南中志》說:”有竹王者,興於遁水,有一女子浣於水濱,有三節大竹流入女子足間,推之不肯去,聞有兒聲,取持歸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狄(《水經注》作“遂雄夷濮”),氏以竹爲姓。“銅鼓面上刻有竹節紋,是很自然的事。在古代僚人和近代仫佬族中,還保存竹王的傳說和崇拜。

反映壯族先民的生活和環境
  《舊唐書·地理志》說:邕州……宣化,州所治……灌水在縣北,本胖柯河,俗呼鬱狀江,即駱越水也。亦名溫水,古駱越地也。”按溫水即南盤江。南盤江與紅水河相接,因此,溫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駱越水(溫水,古稱廣西武鳴河-南寧市邕江-貴港市鬱江段,漢譯音“溫”字在壯侗語中意爲“天空”“蒼天”“老天爺”“天子”,故,溫水亦可理解爲“蒼天之河”“天子之河”)。划船紋跟濮族住於濮水有關。花山岩畫中也多處畫有之,其他如水波紋,亦跟濮水有聯繫。
  此外。鼓面中的立體騎馬紋,古代壯族人也有騎馬之習慣。明稱廣西爲陸梁之地,宜於騎馬,產馬也多。作爲銅鼓花紋以反叫反映壯族人民戰鬥的驍勇。

權力和財富的象徵
  據《興文縣誌》記載,明王朝的軍隊萬曆年間鎮壓了川南行懸棺葬的民族--都掌蠻以後,獲”銅鼓九十三面“,都掌人首顧阿大泣日:”鼓聲宏者爲上,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得鼓二三,便可僭號稱王,鼓山顛,羣蠻畢集,今已矣。鼓失而蠻運終矣。“《太平寰宇記》載北宋時期居住兩廣一帶的少數民族”俚僚貴銅鼓,以高大唯貴。……鳴此鼓集衆,到者如之。有是鼓者,極爲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