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言簡介大全之臺灣方言簡介

我國國土遼闊,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國,並且中國也是一個人口大國,擁有人口13、68億,是個衆所周知的人口大國。中國有23個省,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本地語言,這便是方言,就算是同一個省內,只要距離遠了一點,這片區域的語言也會有所差異。你對臺灣話瞭解多少呢?下面,隨着中國語言文化一起來了解下吧。

中國方言簡介大全之臺灣方言簡介


  臺灣話:
  臺灣話,亦稱爲臺語或臺灣閩南語,習慣上專指在中國臺灣地區所使用的閩南語,在語言學分類上屬於泉漳片,與廈門話極爲接近,推估同源詞比例爲99%。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別是海禁開放後,大量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地區,以福建南部的漳州府和泉州府河洛人佔多數,其帶來的語言取代了臺灣原住民族諸語,成爲在臺灣佔優勢地位的語言,並逐漸演化爲有別於原鄉特色的語言,並於日治時期以“臺灣話、臺灣語、臺語”稱之,區分其他語言。

雖於日治時代及國府遷臺後,日語與國語先後取代其通用語地位,但臺灣話迄今仍爲臺灣第一大母語、及使用量第一的語言。

根據2009年臺灣年鑑,大概有73%的臺灣民衆,會使用臺灣話。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故被稱爲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爲海口腔,南部則爲泉漳混合區。故“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臺灣中部地區符合此一分佈。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偏泉漳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中南部沿海偏海口腔[6]。

另一方面,“臺灣話”一詞在廣義上可指“臺灣流通的各種語言”,包括臺灣原住民族語、閩南話臺灣方言、客家語。

源出:
  臺灣語源出閩語,爲閩南語的一支。中國漢朝末年的三國時代,中原發生戰亂,難民開始進入福建,造成原有“百越族”土着民族的語言發生變化,而逐漸形成了最初期的閩語。然而,漢人大規模入閩,則是始於“永嘉之禍”,由於晉室南遷,大批北方漢人入閩,而帶來了3世紀時北方的口語音,亦即所謂“十五音系統”,而“閩語”亦於此時漸漸形成。佇西晉永嘉二年(公元308)的時候,中原的衣冠八族(詹林黃陳鄭丘何胡)開始避難到福建閩江和木蘭溪的等流域一帶,他們把當時的古漢語帶過來,但這次數量很少。南朝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析晉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閩疆南部安定取稱,治所在今南安豐州鎮,領晉安等三縣,轄今之廈門、莆田、泉州、漳州一帶,但不久就被撤銷,直到200多年後的唐朝中期,又在今泉州市區第三次設置武榮州,不久改名泉州,泉州市區一帶的建制才穩定下來,泉州的安溪、惠安、永春、德化在400多年後的五代十國閩國時期才設縣。

唐代時,陳政、陳元光父子帶兵入閩平亂,進而屯墾漳州,帶來了7世紀的北方的中古音;唐末時,王潮兄弟又帶軍隊入閩,也帶入了當時的中古音。從以上的兩批移民,所帶來的北方口語,經過一番演變就形成了所謂的“漳州語”、泉州話的基礎。

傳入臺灣:
  北宋時期,在泉州等口岸相繼設立了掌管外貿的市舶司,使泉州發展成當時國際上的着名商港,對外海線交通十分方便。在這以後,閩南地區便有不少人民,因爲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而移民海外(包括臺灣),也因此帶去了他們的母語——閩南語(漳州話莆田話泉州話)。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臺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臺灣定居,而且還跟臺灣原住民(大多爲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臺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臺灣,尤其荷蘭人統治臺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臺灣。來臺漢人多出身漳州和莆田泉州,在長期與平埔族雜處和荷蘭人的統治下,隨移民所帶來的閩南語也滲入了一些新的語言因素。福建漢族人移居臺灣始於宋代初期的福建莆田,莆田古代海運業、遠洋貿易發達,在唐朝末期,莆田已經地少人多,迫使多數莆田人背井離鄉移民外地,在北宋朝初期時就有很多莆田人遷徙到臺灣,南宋末期,元朝後期亦思法杭兵亂,明朝中後期的殘酷的倭寇侵略,清朝的沿海遷界時陸續很多莆田人通過臺灣海峽遷徙到臺灣,移民原因是莆田人口過多,人地矛盾非常嚴重和逃避外族入侵導致戰亂。莆仙人較大規模遷臺目前最早可上溯至北宋朝初期,據莆田《林氏大宗譜》記載:“北宋初,莆田人涌至莆田沿岸,林默(媽祖)造木排渡難民往澎湖定居。”現今,臺灣彰化縣的南社、描兒幹社民衆至今語言未被同化保留仍講莆仙方言,住宅建築亦保持莆田特點。還有的莆田人是在移民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移民到臺灣,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在臺灣,有不少寮、廊、坑、厝、店地名前冠以“興化”,這表明在今日的臺灣,也有大量興化方言的蹤跡,只是有的很快就被就被當地話同化了。祖籍莆田的的臺灣同胞最少佔臺灣人總數的30%以上,還有部分莆田人是遷徙到泉州漳州幾百年後再次遷徙到臺灣,這部分的莆田人被登記認爲是泉州人或漳州人,他們的莆田話已經同化成泉州話或漳州話,他們在明朝和清朝的籍貫是泉州或漳州,但他們的更早祖籍是莆田。明末時,福建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福建數千人到臺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臺灣定居。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臺灣,尤其荷蘭人統治臺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臺灣。來臺漢人多出身漳州莆田和泉州。崇禎元年(1628年),福建饑荒,鄭芝龍在福建巡撫熊文燦的支持下,招徠福建沿海災區饑民數萬人移民臺灣墾殖。這是第一次有組織的福建向臺灣大移民。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鄭氏軍隊及眷屬約3萬多人,當時除命各軍分區屯墾外,還大力招徠因清廷“遷界”而流離失所的大陸沿海民衆,“不願內徙者數十萬人東渡,以實臺地”,主體仍是福建沿海各縣居民。清代是福建民衆通過臺灣海峽移居臺灣的重要時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兵收復臺灣,全國政治統一,自康、雍始,至乾、嘉年間,福建民衆相繼赴臺,導致臺灣由南到北、由西向東的墾殖運動全面展開。清代,清廷爲防鄭氏遺民,頒佈渡臺禁令,設下條件人民渡臺,清朝官府有登記的官渡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從泉州渡船,還有大量莆田人直接從莆田到臺灣,有登記的人數只佔莆田人官渡渡臺總人數的很小比例,這和漳州、泉州的自渡臺灣的情況是相同的,大量的人不是通過官渡而是自己渡臺。尤其清政府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開放有登記的莆田人、泉州人只能從泉州渡船,臺灣鹿港與泉州石獅蚶江港對渡,五十七年(1792年)又開放有登記的福州人只能從福州渡船,淡水八里岔與蚶江及福州五虎門通航,推動了移民潮的高漲,有登記的漳州廈門人從廈門港渡臺。明末鄭成功抗清失敗後,便率大軍攻佔臺灣,趕走荷蘭人。鄭家出身泉州,鄭氏王朝之文教制度的定立者——陳永華,也是福建人,而其所帶來的軍民也大多數是福建人。臺灣的閩南語,是以福建音佔大多數的。

至清代光緒十一年(1885年)始設臺灣省。但早在明末清初,福建就開始大批向臺灣移民了。明朝天啓四年(1624年)荷蘭人竊居臺灣後,曾招募閩南沿海移民去臺灣墾殖;明末鄭芝龍設寨於臺灣北港,曾多次招募漳、泉、莆田(興化)沿海居民渡海去臺灣墾荒;崇禎元年(1628年)統治臺灣的鄭芝龍歸順明朝,在福建布政使熊文燦的支持下,招募沿海幾萬災民,每人“給銀三兩,每三人給牛一頭”,用船載運去臺墾殖;清朝順治十八年(1661年)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臺灣,所帶士兵連同眷屬共三萬多人都留在臺灣開荒種植,這些士兵多是閩南、閩中人。與此同時,他還到漳、泉、莆田(興化)等地招募青壯年到臺灣墾荒。這個時期漳州、泉州、莆田(興化)等地赴臺者達15萬人之多;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鄭成功之孫鄭克(王+爽)歸順清朝後,漳、泉、莆田(興化)沿海赴臺又有幾十萬人之多;清朝康熙中葉,清政府放寬海禁,莆田和廣東移民也大批遷往臺灣。

臺灣語形成:
  1683年,施琅徵臺,鄭氏王朝覆亡,清廷正式統治臺灣。隔年,清廷爲防鄭氏遺民,頒佈渡臺禁令,設下嚴格條件限制人民渡臺,其中以粵籍禁渡,造成客家人比較晚來臺灣,臺灣的開發幾乎都由閩南人領先,而臺灣的語言亦以閩南語爲絕對優勢。雍乾之世,禁令漸鬆,1862年,因牡丹社事件,欽差大臣沈葆禎來臺辦理防務,以“開山撫番”爲名,招徠墾野,因而解除了長達近200年的渡臺禁令。

在清廷統治臺灣的200餘年間,閩人來臺人數激增,移民的語言隨其足跡而傳播到臺灣各地。日後由於交通開始便利,人口四處流動,結果漳泉兩腔混淆,造成宜蘭、鹿港等少數地區保存較純正的口音以外,其他各地多通用一種不漳不泉、亦漳亦泉的新閩南語。語言學家洪惟仁(1987,1-2)將其稱之爲“漳泉濫”(指漳泉混合)。近代中日甲午戰爭後,清廷戰敗,將臺灣割讓給日本。在日本統治臺灣期間,教育方面推行“國語”(日本語)政策,日本語在政治上佔盡優勢,在民間使用的臺語難免受其影響。直至今日,仍可由臺灣話中找到日語影響的痕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戰後國共發生內戰,國民黨政府戰敗,帶着大批軍隊和難民“轉進”臺灣,這是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活動,再加上日後推行的“國語”(這次是北京語)運動,在其影響下,臺灣話再度加入新的語料。

但由於近百年與中國大陸斷絕來往,導致臺灣話與原鄉閩南語已有所小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