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與山東人性格形成有必然聯繫?

都說是,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地域遼闊,在不同地區,在不同的自然地理以及文化傳統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區域人們的性格也會有所區別,各有特色。那麼,在齊魯文化影響下的山東人有什麼樣的性格?

齊魯文化與山東人性格形成有必然聯繫?

  什麼是山東人?什麼是山東人的性格?
  誠實、尚義、節
  儉、好客、粗獷、豪放,如此等等,加在一起,就是“山東人”,就是山東人的性格。

粗線條的山東人
  山東人給外界的第一印象往往是粗線條。實際上這也確實是山東人典型的性格特點之一。

山東人質直樸實。他們胸懷坦蕩,感情直露,天晴天陰,全掛在臉上。他們訥於言而力於行,慣用實際行動來說話,看不起“嘴上功夫”。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左丘明也是山東人。實際上不獨他們二位,山東人大都恥之。在他們看來,能說會道等同於花言巧語,甚至無異於騙子。

山東人素以節儉着稱,省吃儉用。但是,山東人的節儉乃自我克儉,自己省吃節用,對親朋鄰里又極爲慷慨大方。諺雲:“山東人好存糧,山西人好蓋房,河北人好穿衣裳。”山東人崇尚節儉,歷史上如此,今天亦然。

同時,山東人又特別重義輕利、豪爽仗義、助人爲樂、先人後己,爲朋友兩肋插刀。古代的秦瓊、宋江,現代的王廷江、韓金來等,都是仗義疏財。請客吃飯從不搞AA制,結賬爭先恐後。一瓢面供來賓,一杯酒端給客人喝。這都是在山東人日常生活中習以爲常的事情。沂蒙紅嫂甚至用自己的奶水喂八路軍的傷員。這不是文藝作品中的加工編造,而是發生在革命老根據地臨沂的真實故事。

體魄強悍,粗獷剛烈,嗓門粗大,不善言辭,這是“山東好漢”給人的印象之一。小說家寫山東人,往往盡力刻畫山東人的這一面。瓦崗寨的程咬金、梁山泊的李逵,就成爲典型的山東人的文學形象。這並非小說家面壁虛構。即便是一樁與人爲善之事,明明一片好心,可話從山東人嘴裏說出來,就多了幾分粗獷,幾分火藥味。楊年慈,原籍曹州府,寄籍濟南市。抗戰時期投筆從戎,1949年去臺灣,是20世紀50年代臺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故鄉的民性》一文中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外地人路過本鄉,碰上大雪天氣,向一位老者請問什麼地方能找到旅館,老者搖頭不答。那人又向老者求宿,老者說:“你張口就找旅館,俺當你嫌惡俺家裏骯髒,容不得你這個貴客呢!”老者把客人安置在客房裏,臉色冷冷地往裏院去了,客人不敢再興求食之想,就餓着肚子睡了。一會兒,老者轉來,一看客人上了牀,勃然大怒,罵道:“你怎的這麼看不起人?當俺一頓飯也管不起你?”客人舉眼一看,竟然擺下好幾樣菜餚,有酒有肉。大雪數日不停,老者天天酒肉招待。雪霽之日,客人不敢不告而別,留在客房裏等老者出來。老者出來了,一看客人沒走,怪生氣地說:“怎麼,你想叫俺養你一輩子麼?”客人表示連日打擾,於心不安,想付給老者飯錢,老者大聲嚷着:“你從哪點兒看俺像個賣飯的?”客人急忙收回錢來,向老者道謝,老者更火了。“謝啥?幾頓飯也不能把俺吃窮嘍!”

山東人特別能喝酒。山東生活民俗的很多特點,在飲食文化,特別是在酒文化方面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即使提出很多個“不食”的孔聖人,對酒也是情有獨鍾,並諄諄教導我們說:“唯酒無量,不及亂”。山東人既接受孔夫子的薰陶,又秉承了梁山好漢的性格,所以養成了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說話大嗓門,喝酒杯見底的習俗。筵席落座三杯酒,客人不醉不罷休。與山東人打交道,如果能喝白酒喝啤酒,能喝半斤喝二兩,是最讓山東人不能容忍的事情,以後再想和山東人打交道就難了。

忠孝仁義之邦
  山東籍學者張天麟先生說,有兩個人物支配着山東人的心靈與言行,一個是孔子,一個是梁山泊的好漢。孔子的道德是他們內心的信仰,“梁山泊好漢”是他們外在的言行。

在齊魯大地上,忠孝仁義之風源遠流長,概括起來主要是逐層遞進的四個字:“孝――愛――忠――義”。因爲孝敬父母,所以熱愛家鄉,因爲熱愛家鄉,所以忠誠國家,因爲忠誠國家,所以特別重義氣,講氣節。

山東人特別講孝道。孔老夫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山東人歷來奉行“百善孝爲先”的信條。對生育自己的父母,對生他養他的家鄉,對老祖宗傳下來的道德文化,都是百依百順,畢恭畢敬。世代相傳的“二十四孝”中至少就有十位是山東人。還有一位沒有被列入二十四孝的女孝星顏文姜。紅遍全國的《常回家看看》這首歌的作者之一戚建波是山東人,另一個作者車行祖籍也是山東。以拍攝《俺爹俺娘》着稱於全國的攝影作者焦波同樣是山東人。

山東人慎終追遠,家庭觀念重。春節、清明、中秋節必回家團聚。春運的火車、汽車、飛機、輪船上,大包小包、成羣結隊、粗喉嚨大嗓門的很多都是趕着回老家過年的山東人。除非天上下刀子,否則,那頓年夜飯是一定要陪老爹老孃一起吃的。

山東人特別忠誠可靠。由於深受儒家“畏天命,畏大人,畏祖宗之言”思想的影響,山東人特別敬重權威,服從領導,顧全大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山東有膠東、渤海、沂蒙山三個革命老根據地,還有晉冀魯豫根據地的一部分。建國前人民軍隊四個野戰軍,其中的第四、第三兩個野戰軍都是產生在山東這塊土地上。抗美援朝跨過鴨綠江的志願軍百萬指戰員中,有28萬是山東兵。至今在部隊服役的仍然是山東兵員最多。支援西藏、新疆、內蒙、東北,山東人最多。山東籍的領導幹部到偏遠的邊疆省份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的也最多。基於這些因素,所以歷來有“山東干部保邊疆”之說。

山東忠義報國型的聖賢人物、先進典型層出不窮。古有諸葛亮、辛棄疾、戚繼光、王懿榮等等。

據統計,抗日戰爭打了八年,中國曾出過漢奸、僞軍200多萬人。但是在山東,當漢奸、僞軍的特別少,爲人民解放參軍和支前的卻特別多,革命烈士特別多。光是一個沂蒙山革命根據地,就有20多萬青年參軍,100多萬民工支前,登記在冊的烈士有就4萬多名。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戰場上,戰死沙場的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山東臨清籍的張自忠上將。

山東人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響,正直忠厚,好仁不爭,老實憨厚,特別能忍辱負重,隨遇而安,甚至委曲求全。山東老鄉喬羽的居家、處世之道就是一個字“忍”。當着忍無可忍的時候怎麼辦?還是要忍。那叫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山東人不乏服從領導、埋頭苦幹的精神,超越進取精神卻相對不足。山東人最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歷史上,宋江請大宋皇帝當舵手;諸葛亮輔助劉備當助手。劉備臨死前把一個扶不起的阿斗託付給諸葛亮,他都鞠躬盡瘁地輔佐,一直到自己累死五丈原。所以有人戲稱山東人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沒有舵手找舵手,心甘情願當助手,一心一意跟着走”。

山東人特別講中庸,不溫不火,不卑不亢,本分老實,不爲人先。正因爲中庸,所以山東人前行的道路相對平坦,很少大起大落。但也因爲過分講中庸,山東人往往認爲“槍打出頭鳥”、“出頭的椽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衆人必非之”,所以往往辦事不搶先,不落後,不騎馬,不騎牛,騎着毛驢當中遊,缺乏開拓進取的闖勁。

山東人的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迄今爲止,考古發現的最早的山東人是距今約四五十萬年的“沂源猿人”。在古文獻中,最早的山東人被稱爲“夷”。“夷”有二義,一指遠古時期華夏族以外的所有部族,此爲廣義;狹義的“夷”僅指東方之人。從“沂源猿人”以後到齊、魯建國,這個漫長曆史時期的山東人,皆可謂之“夷”。

許慎《說文解字》大部“夷”條:“夷,平也,從大從弓,東方之人也。”在甲骨文中,“大”字像一個正面站立、兩腿分開的人形;《說文解字》中收錄的“大”字也如是。“夷”字的造型乃一身材魁梧的大漢在腰部佩帶一張弓,這就是東夷人的形象。

東夷人又以仁義着稱。在遠古“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之中,古人對南蠻、西戎、北狄頗多貶斥,說他們是不識禮義的未開化的粗俗鄙野之人。而對名列“四夷”的東夷人,雖也有貶斥,但也不乏稱頌讚美之辭,說他們仁而好生,天生柔順,容易以“道”來感化他們云云,還說東夷有“君子不死之國”。就連孔子對東夷人也極具好感。

這大概是山東人傳統性格的“基因”。但是,山東人傳統性格的奠基,自齊、魯兩個諸侯國家的立國始。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後把他兩個最大的功臣周公和姜太公紛紛分封在山東的魯國和齊國,周公的兒子伯禽及其子孫,姜太公及其子孫,在其治國理政中,實行了崇禮尚義的政策,加上管仲、孔子、孟子、孟莊子、墨子、荀子、晏嬰、房玄齡、鄭玄等歷代賢哲的倡行弘揚,形成了聞名世界的齊魯文化,加上無數民衆的躬身實踐,才形成了今天這樣的山東人的性格特點。

文化傳統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齊魯文化塑造了山東人鮮明的傳統性格。在山東,齊魯文化特別是孔子作爲一個文化巨人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民族,尤其是山東人獨特文化心理結構的形成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孔子的思想和主張,廣泛而深入地滲透到山東民衆的觀念、行爲、習俗、信仰、思維方式和情感模式之中,自覺不自覺地成爲人們安排自己的生活、處理各種事務、協調各種關係、參與社會生活的基本原則和指導方針,成爲民風民俗生成和發展的基本遵循,成爲塑造山東人性格特點和行爲方式的最高準則。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個方面。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既給齊魯大地帶來榮耀和輝煌,也給予這塊土地太多文化傳統的負荷。山東人性格中也有諸多不足,主要包括:思想保守,文化守舊;觀念閉塞、言行土氣;義氣至上,不計後果;講究排場,死要面子,等等。因此,山東人在繼承發揚其優秀傳統的同時,也應該在自己的文化和性格中增加新的因子,修訂損益,除舊佈新,才能變得更加完善。

小結: 齊文化重功利,魯文化中倫理,在倫理和功利相互影響造就的山東人的性格你喜歡嗎?小編個人還是很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