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最大的城市是哪兒?

江蘇,簡稱“蘇”是中國發達的東部沿海省份。江蘇省陸地總面積爲10.72萬平方公里,江蘇省境下最大面積的城市是鹽城,鹽城佔地14562平方公里,是江蘇省境內面積最大的城市。接下來,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江蘇省的最大城市——鹽城吧!

江蘇省最大的城市是哪兒?


  簡介
  鹽城市,隸屬於江蘇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中部,江蘇省中東部,位於長江三角洲北翼。鹽城市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市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1.06萬人。
  鹽城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爲鄰,西北與淮安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全市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物產富饒,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鹽城是江蘇沿海地區新興的工商業城市,也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
  鹽城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塗、最廣的海域面積,同時也是丹頂鶴的家園、麋鹿的故鄉,在沿海灘塗上建有麋鹿和丹頂鶴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爲“東方溼地之都,仙鶴神鹿世界”。

歷史沿革
  鹽城在遠古代是陸地,後陸沉變爲濱海平原。建國後,大豐西團一帶出土的古陸生物化石可以考定,鹽城至少在二、三萬年前即已成陸。阜寧縣羊寨一帶的石器、骨器的發現,表明至遲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鹽城境內就有靠漁獵爲生的原始部落羣活動的蹤跡。遠在西周初年,魯侯伯禽令奄民南遷,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鹽城一帶定居,可以說這是鹽城早期的開拓者。
  周以前爲淮夷地;周時,淮海維揚州,故屬揚州,春秋時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代屬東海郡;西漢初爲射陽侯劉纏封地。
  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廷將古射陽縣(今寶應縣一帶)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設縣,因這裏遍地皆爲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置鹽瀆縣,屬臨淮郡,東漢屬廣陵郡,這是鹽城置縣的開端。
  三國時屬魏,廢縣制;西晉又復縣制屬海陵郡。
  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鹽瀆縣改名鹽城縣,此爲現名之始,鹽城之名使用至今。
  南北朝屬陳國時,建鹽城郡;陳滅,隋大業初廢郡復爲鹽城縣,屬江都郡;隋末,韋徹據鹽稱王,分爲新安、安樂兩縣,唐初復置鹽城縣屬江都郡;五代十國南唐時屬泰州;宋代屬淮南東路楚州;南宋紹興三年復屬泰州,後屬寶應州。
  元初鹽城屬江北淮東道,至元中屬河南江北行省淮安路,元末爲張士誠所據。
  明初屬直隸應天府,後屬南京(南直隸)淮安府。清初屬江南省,康熙六年江南省東西分省劃歸江蘇省,仍屬淮安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各縣直屬省管,時鹽城縣屬江蘇省。
  民國三年(1914年),實行道制,鹽城屬淮揚道,淮揚道駐地淮陰縣清江浦。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政府成立,廢除道制,設立行政督查區,江蘇省第六行政督察區駐鹽城縣,爲首縣,轄鹽城,東臺,興化,阜寧4縣。
  1946年鹽城城區一度改名爲葉挺市,1949年恢復原名。
  1949年4月21日,成立蘇中人民行政公署鹽城專區,轄濱海(由原阜寧、漣水、灌雲3縣各一部分地區組成,縣人民政府駐東坎鎮)、漣東(爲原漣水鹽河以東的部分地區,縣人民政府駐大程集)、阜寧、淮安、射陽(由原阜寧、鹽城的串場河以東,射陽河以南的部分地區組成,縣人民政府駐合德鎮)、建陽(由原阜寧、鹽城的串場河以西及皮岔河以北的
  地區所組成,縣人民政府駐湖垛鎮)、鹽城7縣。專員公署駐鹽城縣。
  1950年1月11日,原泰州專區的東臺、臺北2縣劃歸鹽城專區。同年撤銷漣東縣,併入淮陰專區的漣水縣。
  1951年7月11日,臺北縣因與臺灣省臺北縣(今新北市)重名改名爲大豐縣,建陽縣與福建省建陽縣(今南平市建陽區)重名改名爲建湖縣。鹽城專區轄8縣。
  1952年,蘇北(蘇中)行署區,蘇南行署區與南京市合併恢復江蘇省建制,並於1953年正式合併成立。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設江蘇省鹽城專區。鹽城專區轄濱海、阜寧、淮安、射陽、建湖、鹽城、大豐、東臺8縣。
  1954年,將淮安縣劃歸淮陰專區。鹽城專區轄7縣。
  1966年,以濱海縣中山河以北地區設響水縣(駐響水鎮)。鹽城專區轄8縣。
  1970年,鹽城專區改稱鹽城地區,轄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鹽城、大豐、東臺8縣。
  1983年實行省管市,市領導縣的新體制,撤銷鹽城地區和鹽城縣,設立地級鹽城市,下轄城區、郊區2區和響水、濱海、阜寧、射陽、建湖、大豐、東臺7縣。
  1987年後,東臺、大豐先後撤縣設縣級市,1996年,郊區撤銷,設立鹽都縣。2003年,城區更名爲亭湖區;亭湖區轄原鹽城城區以及原鹽都縣的步鳳、伍佑、便倉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人民中路。撤銷鹽都縣,設立鹽城鹽都區,以原鹽都縣潘黃、大縱湖、北龍港、樓王、學富、義豐、尚莊、葛武、北蔣、秦南、龍岡、郭猛、大岡13個鎮的行政區域爲鹽都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潘黃鎮。2007年,江蘇省政府批覆,同意將鹽城亭湖區張莊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
  2010年,隨着鹽城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故將亭湖區、鹽都區部分區劃做調整,亭湖區撤銷伍佑鎮,設立伍佑街道辦事處,將南洋鎮西半部鄉鎮組建新城街道辦事處,鹽都區撤銷潘黃鎮,設潘黃、鹽龍街道辦事處。2014年7月19日,以劃出原新都街道的福才、劉朋、萬勝、新夥、福利、野丁、興民、伍康、興城9個居委會區域,另設立鹽瀆街道辦事處。
  2015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大豐市,設立大豐區。至此鹽城市下轄3個區、1個縣級市和5個縣。

文化
  地名由來
  鹽城從西漢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裏遍地皆爲煮鹽場,到處是鹽河,“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東晉安帝義熙7年(公元411年)時更名爲鹽城縣,“鹽城”之名使用至今。以“環城皆鹽場”而得名。

戲劇藝術
  淮劇又名江淮戲。流行於江蘇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區。清代中葉,江蘇鹽城、阜寧一帶,民間流行着一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爲一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演出,被稱爲“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戲和京戲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了淮劇。早期淮劇以“老淮調”和“靠把調”爲主,唱腔基本上是曲牌聯綴結構,未採用管絃樂器奏。1930年前後,戴寶雨、樑廣友、謝長鈺等人,又在“香火調”的基礎上,開始創作了採用二胡伴奏的一些新調,因二胡用琴弓拉奏,故名“拉調”。使淮劇的表演藝術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流動地區也從鹽城、阜寧、淮安一帶,逐步擴大而流佈江蘇全省。1912年,淮劇藝人何孔德、陳達三等,把淮劇帶到上海演唱。之後,名演員何叫天又創出了“連環句”唱調,進一步豐富了“自由調”。淮劇的傳統劇目有:早期的生活小戲《對舌》、《趕腳》、《巧奶奶罵貓》等,大戲“九蓮十三英”(即《秦香蓮》、《藍玉蓮》等9本帶“蓮”字的戲和《王二英》、《蘇迪英》等13本帶“英”字的戲)和《白蛇傳》、《岳飛》、《千里送京娘》、《狀元袍》、《官禁民燈》等。

民俗風情
  在鹽城、阜寧一帶農村,歷史上有僮子做香火的巫覡活動,其內容包括:祈求豐收做青苗會、加苗會;延福消災做太平會、火星會等。隨着歷史的變遷,這類演出內容不斷豐富,經長期衍化,逐漸發展成爲香火戲。
  香火戲是一種與民間鬼神信仰聯繫緊密的地方小戲,又名三夥子、三可子等,最終形成於清同治元年(1862)前後。其唱腔由流行於境內的《香火調》和淮陰、寶應等地的《淮蹦子》組成。同時,香火戲藝人常與門彈詞藝人結夥搭班,故香火戲中亦有許多曲調來自門彈詞。

地方方言
  鹽城方言屬於漢語官話方言江淮官話。
  鹽城話具有江淮方言的共同語言特徵,又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鹽城方言內部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大體可分爲濱阜、建鹽、豐臺三小片。
  豐臺小片分佈於大豐、東臺一帶,受到鄰近泰州、興化方言影響,具有江淮方言泰如片的特徵,屬於江淮官話泰如片,如部分古全濁聲母上聲、濁聲母去聲字今有兩讀,文讀去聲不送氣,白讀陰平送氣等。
  濱阜小片則無以上現象,基本保留江淮方言洪巢片的特點,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分部於阜寧、濱海一帶。
  建鹽小片分佈於亭湖、鹽都、建湖,處於洪巢與泰如兩片的過渡地帶,特點上有交叉,但以洪巢片特點爲多,屬於江淮官話洪巢片。
  建國以來,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特別是教育的普及與普通話的推廣,使得鹽城方言內部的新老差別益顯着,一些老的字音、詞語正在逐漸爲新的字音、詞語所代替,例如父親的稱謂,由“爺”變成了“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