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河套地區是哪裏

作爲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在這個華夏大地上,有許許多多的文明在這裏誕生,繁衍直至消亡。我國曆史上就曾出現過一個著名的河套文化,那麼,這個河套地區會在哪裏呢?下面就跟着小編去看看。

揭祕河套地區是哪裏


  河套平原地區是指黃河“幾”字彎和其周邊流域。河套自古以來就爲中華民族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及生活資源,民諺亦講“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這種河套的地形在世界大江大河裏絕無僅有。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着河套地區,正如衆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峯,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簡介
  河套平原在清代屬鄂爾多斯諸旗,因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至民國爲綏遠省。河套一般分爲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被用於僅指東套(與銀川平原並列),即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也稱“後套”;以及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稱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

河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一般講的河套平原主要指陰山以南的黃河沖積平原,包括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前套平原主要指內蒙古包頭、呼和浩特一帶的平原,南北朝時稱“敕勒川”,五代時叫“豐州灘”,明朝以後稱“土默川”;後套平原指烏拉山以西至巴彥高勒的平原。廣義的河套平原還包括內蒙古磴口與寧夏青銅峽之間的“西套”,即通常所說的銀川平原。現在,河套平原多指前套和後套平原,而不包括銀川平原。銀川平原和青銅峽以南的中衛平原則合稱寧夏平原。

河套平原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又稱後套平原。通常是指內蒙古高原中部黃河沿岸的平原,西到賀蘭山,東至呼和浩特市以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爾多斯高原。又稱河套地區。何丙勳在《河套圖考》序中指出:“河以套名,主形勝也。河流自西而東,至靈州西界之橫城,折而北,謂之出套。北折而東,東復折而南,至[url]府谷[/url]之黃甫川,入內地迂迴二千餘里,環抱河以南之地,故名曰河套。”

地域環境
  河套是黃河中上游兩岸的平原、高原地區,因農業灌溉發達,又稱河套灌。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不過,現在的生態環境大不如前,境內許多地方已近荒漠或半荒漠狀態。

水文資源
  河套周邊地區,包括湟水流域、洮水流域、洛水(陝西省)流域、渭水流域、汾水流域、桑乾河流域、洛水(河南省)流域、漳水流域、滹沱河流域,都具有比較好的自然環境條件,它們環繞着河套地區,正如衆星捧月一樣,把河套文明推到了最高峯,同時又把河套文明傳播到更廣闊的區域之中。

自然資源
  自元代起,“河套”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書籍裏,並有了較穩定的內涵,用來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大青山南,黃河沿岸地區。並以烏拉山爲界,東爲前套,西爲後套。也有以黃河南、長城北地區爲前套的,與河的北面的後套對稱。

行政區劃
  到1949年後,“河套”一詞的外延逐步縮小,演變爲僅指境內的河套地區、或以這一地區爲中心的一個更大的範圍。因而在1954年國家撤銷了綏遠省建制後,批准了內蒙古人民政府以“河套”命名境內一級行政區的申報,即改陝壩區爲河套行政區(今巴彥淖爾市陝壩鎮)。

國家批准用“河套”一詞來命名境內的一級行政區,從而確立了這個詞的地區獨有性。所以現在的河套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平原地區。

地理位置
  河套,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一般指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包括銀川平原(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分屬寧夏、內蒙古、陝西。黃河在這裏先沿着賀蘭山向北,再由於陰山阻擋向東,後沿着呂梁山向南,形成“幾”字形,故稱“河套”。

河套平原一般分爲青銅峽至寧夏石嘴山之間的銀川平原,又稱“西套”,和內蒙古部分的“東套”。有時“河套平原”被用於僅指東套,和銀川平原並列。東套又分爲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又稱“後套”,還有包頭、呼和浩特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即敕勒川、呼和浩特平原)的“前套”。有時河套平原稱河套—土默川平原。

交通要衝
  “河套,在中國北方居於控制之下的興盛之地。”潘照東認爲,河套地區南望關中、中原,居高臨下。對於中原王朝來說,控制河套,則可以以陰山爲屏障,抵禦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保證關中、中原地區的安全。對於北方遊牧民族來說,佔據了河套,則可以作爲根據地,南下關中,逐鹿中原,勢如破竹。因此,河套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也成爲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草原文化與黃河文化交流、碰撞的主要場所。

顧阻禹《讀史方輿紀要序》“陝西據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陝西之在天下也,猶人之者頭項然,患在頭項其勢,必至於死。河套南望關中,控天下之頭項,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亂,天下亂。”

顧炎武《天下郡田利病書,河套序》“河套地迥迥佔千裏,其土肥沃,可耕粟,三面組合敵難入,面戰可防守。”

史料記載,西周時期,周王朝與河套地區遊牧民族的戰爭斷斷續續,持續了數百年,雙方你進我退,互有勝負,直到公元前771年,犬戎在麗山下殺害了“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滅亡了西周。

“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爭奪河套的戰爭時斷時續,戰爭在造成人員巨大傷亡和社會財富巨大破壞的同時,也成爲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一些草原民族從戰鬥中發展狀大,甚至入主中原,推動了社會的政治更新,實現了國家的統一。”

河套歷史
  先秦
  周朝之前,屬於狄人的匈奴人(歸屬存在爭議)生活在河套。戰國後期時期,趙國的趙武靈王把版圖延伸到陰山山脈,設立了雲中郡,位於土默川平原東部。秦朝統一中原後,派蒙恬率十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遷徙3萬戶到那裏戍邊,設雲中、九原兩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

西漢
  西漢時,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出雲中擊敗匈奴的樓煩、白羊二王,佔領“河間”,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議在河套築城以屯田、養馬,作爲防禦和進攻匈奴的基地。漢武帝接受這一建議,當年即置朔方郡(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和五原郡(今包頭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陝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區還包括之前的雲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當時的人們引黃河灌溉,當地農業迅速發展,經濟繁榮。

東漢
  東漢時,歸附漢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後魏晉南北朝時,河套地區是北方多個政權爭奪的重地。唐朝時這裏被重新農墾,唐詩中有“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的詩句。北宋時河套被西夏和遼朝所分別佔有。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爲主。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河套地區開始成爲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

民國時期
  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興修水利。1936年10月,日僞軍約4萬人進犯紅格爾圖、百靈廟,國民黨駐軍傅作義部在蒙漢羣衆的支持下,頂住敵人飛機、大炮、毒氣以及冰雪嚴寒的侵襲,不畏強敵,奮勇抗擊,浴血奮戰,殲滅敵軍5000多名,僞“大漢義軍”起義40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輜重。

潘照東說:“1941年初,日僞軍以數萬兵力進犯河套,如日軍企圖得逞,不僅河套地區將盡入敵手,陝甘寧邊區的背側也將受到極大威脅。在五原以北的烏不浪的阻擊戰中,傅作義部和寧夏馬紅逵部增援的35師並肩作戰,付出較大犧牲,遲滯了敵人的進攻。”

馬紅逵部81軍35師千餘名官兵爲國捐軀,漢、蒙、回族官兵的熱血散在了祖國大地上,共同澆鑄了抗敵禦寇的鋼鐵長城。

3月20日,傅作義部發動反攻至3月23日,收復五原,殲滅日僞軍3400多人,俘敵300多人,繳獲大炮16門,汽車50多輛,大批軍火物資。河套抗戰被譽爲“五原大捷,取得了全國抗戰以來,國民黨軍隊第一次收復失地的重大勝利,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保證了陝甘寧邊區背側的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這裏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河套經濟
  俗語說:”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黃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後套“。河套地區土壤肥沃,灌溉系統發達,適於種植小麥、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作物,一向是西北最主要的農業區。今天,河套地區被稱爲”塞外米糧川“。河套地區的畜牧業和水產業也很發達。

河套還蘊藏着煤、鐵、銅、金、石墨、石棉、鹽、鹼、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是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北方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發展史上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聚集交融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文化與農耕文化碰撞交融的獨特的文化特徵和強烈的文化包容性。河套文化的形成過程,對於中國的北方軍事史、烏拉特草原文化史、遊牧定居與墾殖發展史具有巨大作用。探尋和研討河套文化,傳承和弘揚河套文化,打造和傳播河套文化,對於豐富黃河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提高地區經濟文化的競爭力、影響力、輻射力,提高地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凝聚力,促進地區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