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寺廟大全之雲蓋巖禪寺

佛教是我國擁有最多教徒的一個宗教,它也是世界三大教會之一,影響力深厚。寺廟是佛教的信徒們傳播佛法、信徒上香祈福的一個宗教場所。雲蓋巖寺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始建於宋代,是漳州寺廟中的一所歷史古剎。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寺廟很好奇呢?現在不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寺廟大全吧。


 簡介
  雲蓋巖禪寺位於龍海市浮宮鎮田頭村雲蓋巖上的雲蓋寺,始建於宋代,至今已有千年歷史。該寺是龍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市政府批准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該寺廟宇壯觀,風景宜人,配套完善,且有廈門市南普陀寺佛弟子、雲蓋寺住持釋本光設堂講經。前往的香客、遊客絡繹不絕,已成爲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和宗教活動場所。

漳州寺廟大全之雲蓋巖禪寺

據記載雲蓋寺始建於宋朝。宋善廊禪師在此講經,天聖年間詔書雲蓋寺大悲巖。慶曆年間,懷璉和尚居此誦經。皇佑二年,懷璉和尚奉召往京城,受皇帝賜號大覺禪師。全國着名的大覺禪師,原名叫陳懷璉,廈門海滄人。幼年在漳州法華陀院落發爲僧,後到雲蓋寺禪誦,曾往江西南昌、九江等地師事高僧。1050年被召到京城淨因禪院任住持,英宗皇帝賜法號“大覺”,並賜衣鉢。此外境內還有木權、從謙等和尚。大明天啓元年,正原大浮鉢來雲蓋寺,當時雲蓋山無廟宇(只有天然大石洞),古時有詩描寫其景,其詩是:石洞做袈裟,山泉做茶,莫閒滋味孬,代唸佛祖家。山前亂石過半,雜草叢生,正原大和尚在郭府宗親和武舉人贊助下,率衆徒開山,歷經三年,開墾五畝三分地,修建寺宇。明朝中期,定參孔融二和尚重建雲蓋寺,並置田五斗於鄭坑太平洞口,寺廟經宋、元、明、清重建,至1995年春,本光率徒重修重建,並落成金碧輝煌的雲蓋寺、法華寺、本光寺、本光慈善福利院和萬佛禪寺。

雲蓋寺歷史悠久,且有美麗的傳說《海汀縣誌》稱,相傳元滅宋後,宋少帝南遷,被元兵追捕,蒙難於此時,適逢恰遇茫煙罩霧,不見山巒寺廟,元兵撲空,少帝脫險,君臣乃見天日,少帝仰首自嘆,大悲成悟,遂賜封“大悲巖”,雲蓋寺因此而得名。自此寺廟香火繚繞,代代相傳。

雲蓋寺又是風景秀麗,古蹟衆多的遊覽勝地,寺後高山羣立,流水潺潺而下,奇石巍然,樹木清脆環抱,立足於雲蓋寺遠了前方,可望廈門海滄、九龍江口、龍海石碼等地,更爲觀者爲九龍江口全國唯一的紅樹林。視野廣闊,眼前碧綠的田野一覽無遺,村莊錯落有致,九龍江宛如銀煉熠熠發光。江上漁舟點點,揚帆而起,迎風而上,中銀疏港公路如玉帶環山,展現山前,壯麗景色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賞心悅目。有歷史悠久的雲蓋寺,有幽靜清爽的“仙人洞府”,有層石礎立的“獨步雲梯”,有明清古軍營“烘爐寨”,有妙趣橫生的天然“連環十八洞”,有溫馨甜蜜的“親吻情石”,有父子情深的“金猴抱石”,有栩栩如生的“金雞下蛋”,有青雲直上的“石筍刺天”,有搖搖欲墜的“風動奇石”。巖的右側有石室可容白人。外有獅子石、鳳凰石、雙鯉石、,老僧石、列榜石、山顛有石突出。中虛如舟,野藤攀附之,恰如船纜。在山的東北側山坳中有卓錫泉,又名“百丈泉”,爲懷璉禪師居住處。從卓錫泉砌石渠引水抵大悲巖。

雲蓋寺南面有座白雲水庫,面積約一萬平方,可供遊客遊山玩水,享受天然樂趣。雲蓋寺西北側山上有烘爐寨,系明末清初,鄭成功據守中守(廈門)時重要外圍防禦據點,現存外寨、內寨、中心指揮台、暗道機關和集義廳,列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雲蓋寺憑藉着衆多的古蹟名勝,吸引着無數的觀光朝拜者。每逢節假日,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據不完全統計,年接納遊客、香客已逾十萬人次之多,已具有開發爲旅遊風景區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