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中的倫理思想 政治學上的精華

道家思想對中華傳統文化有着重要的影響,道家思想對於人們的人格形成了重大又深遠的影響。道家思想對我國政治的影響主要是在理論跟實踐上面,道家們提出了各種現實主義的思想,在這個基礎上,主張了人跟自然的規律性,在中國歷史上是政治學上的精華。那麼你知道道家的人道主義倫理觀是什麼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道家文化中的倫理思想 政治學上的精華

道家尊崇自然之道,要求弘揚生命的價值,追求精神的獨立和自由,昭示了人道主義的宗旨和價值取向。

1、“全生保真”。這是道家的重要原則。道家認爲,世間最可貴的是生命,“論其貴賤,爵爲天子,不足以比焉;論其輕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提倡珍視生命,反對塗炭生靈,也不贊成“殺身成仁”。

2、“化同大道”。道家認爲生與死是自然規律。主張在精神上超越生死,化同大道,並以“道通爲一”的思想來解釋生死,使生死具有了宇宙學的意義。在道家思想中,人是沒有原罪的,不需要外在的力量來拯救,只需要自身的修持,來達到“萬物與我同一”的境界。所以,道家的“化同大道”,並非宗教,而是對生命的超越和昇華。

3、“天籟齊物”。道家認爲人我之間、物我之間都是平等的。政治上主張“無爲而治”、“爲而不爭”,認爲“聞在宥天下,不聞治天下”,體現了早期無政府主義思想;在社會生活方面,倡導不分尊卑貴賤和自由平等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以一種樸素的平等思想與儒家的“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的觀念分庭抗禮。

4、“貴德重道”。這是道家思想乃至中國傳統文化最顯著的特徵,道家“貴德重道”的思想主要包括:

其一,“內在道德”的修養功夫。道家要求把道德視爲內在的自覺,主張“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做人要敦厚和老實,不要輕薄和浮華;認爲上善若水、上德若谷、寬容和合,化育萬物而不矜其功,惠澤衆生而不圖其報,人也應有這種博大的胸襟,“爲而不恃,功成弗居。”反對居功自傲和恃功索取。

其二,“抱朴守真”的道德趣向。道家認爲宇宙蒼生皆自然而質樸,人也應當抱朴守真、率性而行、“不以德爲德”。也就是說,高尚的道德是不必表現出來的,正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認爲修持道德是天經地義的,反對以任何形式把道德作爲謀取功名的手段,表達了道家超越必然,追求自由的願望。

其三,“爲而弗爭”、“多予少取”的道德原則。莊子說:“人皆取先,己獨取後…人皆取實,己獨取虛…人皆求福,己獨曲全…”主張“爲而弗爭”,這與其說是消極退讓,不如說是道家對人生境界的一種參悟和超越。“以其不爭,則天下莫以爲爭”,表達了道家對於得與失的超然心態;而“以退爲進”、“以靜制動”更閃爍着辯證法的光芒。

其四、“以德報怨”的高尚品格。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認爲“善人者,不善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道家的這一思想,超越了常人的“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的心態,倡導以寬容和合之精神、真誠友好之態度,去感化他人、抑惡揚善,這對於推動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風尚的形成十分有益。

5、“清靜無爲”。這堪稱道家思想的主旨。“無爲”即無違,也就是不違反客觀規律。用於治國,要得民心、順民意,“而天下治矣”;用於修身,“清靜可以爲天下正”,“清”爲不貪,“靜”爲不躁,即不貪不躁可以爲天下立正氣。這在人類文化史上是具有恆久價值的真知灼見。

道家倫理具有濃重的人道主義色彩,雖然不屬於社會精神的主動力方面,但其所崇尚的抱朴守真、平等待人、多予少取、爲而弗爭、以德報怨的倫理原則,對於淳化社會風氣、淨化人的心靈、提升道德境界、緩和矛盾衝突、促進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也不乏現代價值。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說,人總是會有一些問題,道家哲學“不能解決問題,但它能使人有一精神境界。對於有這種精神境界的人,這些問題就不成問題了。它不能解決問題,但能取消問題。人生之中總有一些問題是不可能解決,而只能取消的。”

道家思想作爲我們國家重要的思想支柱,對於我們現在的影響也是非常重大的,道家倡導的法治原則跟精神的交融,間接的對法律格局產生了廣泛而深淵的影響,這是一種實質的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