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城市風水格局是什麼?

重慶被稱之爲山城是中國的直轄市之一,在1997年6月18日,重慶與四川省分離,恢復直轄市。風水好的地方一般都是有山有水的地方,那麼,作爲山城的重慶是不是佔有很大的風水優勢呢?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重慶的城市風水格局是什麼吧。

重慶的城市風水格局是什麼?

  重慶這座有着七千年文化三千年歷史的現代文明城市,可謂地域遼闊,氣候四季分明。建築人居形式獨特,有的依山而建吊腳樓,有的推山填壑以山石砌房,這些古老的建築形式根據“風水”而興,根據“城脈”而旺,人並樓居,依山傍水,見證了一座城市的發展里程。

正如日本東京都立大學渡邊欣雄教授所說,在現代化的高樓城市,他不僅僅是鋼筋混凝土,還有中國的傳統“風水”。而且歐洲人還把“風水”作爲學問的對象,向世界介紹,只是他們把“風水”稱爲“中國科學”或“擬似科學”。這就是歐洲科學(Science)爲什麼與“風水”理論非常相似的原因。甚至從廣意來說,把“風水”作爲科學比把它視爲迷信更能理解其內容。(摘自1988年5月2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以《“風水”和新興的環境地理學》)。

因此,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來看重慶的“城脈”,那就是以“朝天門大橋—江北城—觀音橋—嘉華大橋(兩路口)—菜園壩大橋—南坪—南山—彈子石—朝天門大橋”這樣一個包括渝中區、江北區、南岸區的圍合圈內,以長江、嘉陵江爲兩翼、以渝中區脊樑爲“脈”的城市靈魂核心。

核心中精華,城市之靈魂。“風水”民居如是,“風水”城市也是如此,依山傍水是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可以說山體是骨架,水域是源泉。重慶的“城脈”之脊在於渝中區的“脊”,而重慶城市“脊”則是南山的“脊”。即一城三面,南山爲巔,羣山環繞,奧中有曠,北面敞開,門戶洞開,南面則隱於萬樹叢中,數百里餘脈綿延至此,在渝北、沙坪壩與南岸形成突起的三座大峯。江水背枕山坡,氣宇軒昂,城市在青翠的南山山麓,“城脈”逶迤兩江之內,幻影成特定的風水環境,貼着山坡,依山建房,象環曲的城牆,在兩江交匯點形成城門出入口。一脊一級的城市軸線,主從有序,嚴謹分列,天然之勢,城府之壯,弘大氣派。四周依山,有虎踞龍盤之勢。明代高啓有詩讚這類風水說:“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誇天下壯”。如此的山水之重慶,絕哉!

同時,一座城市的脈,必然是形、勢、途有別。重慶,南山爲勢,渝中爲形,江北爲途,勢是遠景,形是近觀,途是心境。橫豎看重慶的城市發展,都展現了勢是形之崇途之威,形是勢之積途之靈,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途則外延矣。勢可居中,也可住於外,形則以途而居中矣。勢如城郭牆垣瞭望樓,形似樓臺門弟庭中堂,途如屋前雞犬嘶鳴壩。勢是起伏的羣峯,形是單座的山頭,途則一居之門戶。認勢惟難,觀形則易,望途乃及。勢爲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途則平坦、寬容、出息、吐故納新。由此可見,重慶城市發展應該向南北共同發展纔是順應重慶的“城脈”之道。

自古以來,“背山、面水、向陽”都是最好的自然方位。把適量的“前低後高”看作是最佳的地勢,重視“水口”和“氣口”的自然方位,主張“水”“氣”和諧,適可而止,這些都無一例外有科學道理。在文化環境、文化方位上,風水理論則是以河圖、洛書、八卦、五行等易學文化爲基礎,通過建築佈局、空間分割、方位調整、色彩運用、圖案選擇等隱喻和象徵手段,來實現其對於身心之和的環境追求,比如南山對重慶這座城市的“勢脈”就可以讓這座城市的主人從建築心理學、環境心理學和行爲建築學的角度找到諸多“好氣場要以德求之”的城市“風水”。

《考工記》雲:“天下之勢,兩山之間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固而從大環境着手,認識重慶這座城市的靈魂,諸如城市水源、氣候、山脈、人文、傳統等,實現風水的藏納,只有城市風水“形”“勢”“途”完美,城市纔會完美;只有城市“城脈”留存,城市纔會得以延續。因此,我們應當從重慶的“城脈”出發,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才能無後顧之憂,而後福大矣。

否則,一座城市的“風水”被破,“城脈”被毀,損失的不僅僅是決策帶來的建築經濟損失,還有一座城市難以恢復的城市靈魂和城市的文化自信。

因此,從城市的“城脈”來說,重慶不可能因爲一個地區的發展而移動。比如“城市向北”這樣的口號,不過是商人不懂裝懂而自欺欺人還順帶表現弱智的一處鬧劇而已。

  小結:兩次慶祝打一城市名字——重慶,這座有着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的風水格局現在你瞭解了嗎?小編在高中時候就惦記着要去重慶讀大學,順便吃美食的,然而造化弄人啊,小編沒去成,以至於至今還吃不了辣……看完上面的介紹突然有種遺憾終身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