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曆陽曆轉換:陰曆陽曆怎麼轉換

無論是在查詢黃曆還是通書或者說一些普通的日曆我們都會看到有農曆和公曆兩種說法,雖然大家都知道農曆和公曆這兩種紀年法是怎麼回事嗎,但是你知道公曆和農曆是如何轉化的嗎?他們官方的介紹是怎麼樣的呢?隨小編一起到農曆表去看看吧。

陰曆陽曆轉換:陰曆陽曆怎麼轉換

一、什麼叫做陽曆?
  太陽曆又稱爲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週期爲基礎而制定的歷法。太陽曆的歷年近似等於迴歸年,一年12個月,這個“月”,實際上與朔望月無關。

陽曆的月份、日期都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較好地符合,根據陽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顯看出四季寒暖變化的情況;但在每個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兩弦。

如今世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年少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歷年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

二、什麼叫做農曆?
  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是東亞傳統曆法之一。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但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爲一個迴歸年,設置二十四節氣以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年運動)的變化特徵,所以又有陽曆的成分。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華人及朝鮮、韓國和越南及早期的日本等國家,仍使用農曆來推算傳統節日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

平年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使這幾年的平均日數盡

農曆量的接近365.2422日。因1迴歸年爲12.368個朔望月,368/1000=46/125,所以在一百二十五年中應設置四十六個閏年,但因爲這樣設閏太過複雜,經推算,7/19最接近0.368,故一般的,在19年裏中設置7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一個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以利於農業種植等活動。紀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這種曆法相傳創始於夏代,所以又稱爲夏曆。也叫舊曆。

人們因爲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有重要意義,因而常把夏曆稱爲“農曆”,但二十四節氣應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而決定,應該屬於太陽曆部分。因此把夏曆稱爲農曆是不恰當的。

三、陰曆和陽曆是如何轉化的?
  每月七年級叫做朔,最後一日叫做晦。農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後一天叫做既望所以每年春節的大年三十並不在同一天。農曆的基礎是「迴歸年」和「朔望月」。「迴歸年」是太陽接連兩次通過春分點所需的時間,即365.2422日(365日5小時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連兩次朔(新月)或兩次望(滿月)相隔的時間,即29.5306日(29日12小時44分3秒)。

由於12個「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迴歸年」的365.2422日相差超過10日,把相差累積起來便成爲閏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時代,中國曆法便採用十九年七個閏月的安排,但中國的農曆和西藏的農曆以及韓國的農曆計算方法不一樣,一般要相差一二天。

陰曆日期是以月亮的圓缺爲計月單位,其以逢朔爲七年級,以月望爲十五(大月爲十六日),以月晦爲二十九日(大月爲三十日)。然而目前記時通常用陽曆日期表達,如欲將陽曆日期換算成陰曆日期可以用以下兩種方法:其一是查《新編萬年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陰曆幾日?翻開萬年曆6月10日是陰曆十一,則逆推6月8日是陰曆初九。

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陰曆日期:設:公元年數-1977(或1901)=4Q+R;則:陰曆日期=14Q+10.6(R+1)+年內日期序數-29.5n(注:式中Q、R、n均爲自然數,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陰曆日期爲:1994-1977=17=4×4+1

故:Q=4,R=1則:5月7日的陰曆日期爲:14×4+10.6(1+1)+(31+28+31+30+7)-29.5n=204.2-29.5n,然後用29.5去除204.2得商數6……27.2,6即是n值,餘數27即是陰曆二十七日。

小結:額,這樣的轉換方式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只是小編數學不是很好,老覺得沒算對,大家幫忙算算看,這個公式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把農曆和公曆相互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