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功德意義與典故是什麼,你造嗎?

説起鬼,相信很多人都會不寒而慄,畢竟一直以來鬼魂都是有着很是神祕的外衣,沒有人瞭解的透,因為這是沒有人看得到的一種東西,其實鬼魂不過的人死後的另一種狀態,你對鬼節瞭解多少?你知道盂蘭盆節是怎麼一回事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盂蘭盆節功德意義與典故是什麼,你造嗎?

盂蘭盆法會的意義與典故
  盂蘭盆法會是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延年益壽,超度歷代考妣宗親能速超聖地、蓮品增上的佛教儀式。‘盂蘭’為倒懸之義,表示餓鬼的痛苦如人倒懸一般;而‘盆’則為救護的器皿,所以盂蘭盆有‘救倒懸’、‘解痛苦’的意義,意即用盆之類的器皿盛食供佛奉僧,以救倒懸之苦。

據《盂蘭盆經》載: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尊者,以天眼通觀見他的母親投生餓鬼道,皮骨相連,日夜受苦,於是手持缽飯給母親食用;然而目犍連的母親因以惡業受報的緣故,飯食還沒入口,就全部變成火炭。目犍連尊者為拯救母親脱離苦趣,於是向佛陀請示解救的方法。

佛陀乃指示目犍連尊者於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結束日,以百味飲食、牀敷卧具,放置於盆中,供養三寶,仗此功德,能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的憂患,乃至七世父母得以脱離餓鬼道的苦趣,生人天中,享受福樂。  目犍連尊者依佛陀的慈示奉行,終於使他的母親得以脱離餓鬼的苦趣。仁慈的目犍連尊者將此情形告訴佛陀,將來佛門弟子行孝順的方式,也應該奉盂蘭盆供養。由於這個因緣,佛陀再次慈悲叮嚀囑咐:‘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後世遂於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法會,齋僧供佛,沿習成例。

這個節日起源於《盂蘭盆經》中所載佛弟子目犍連報恩救母的典故,佛教徒依教奉行,於是有‘盂蘭盆節’的流傳。在歷史中的盂蘭盆法會

佛陀時代,印度就常興辦盂蘭盆會,據《大盆淨土經》記載:印度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末莉夫人等皆曾依《佛説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及眾僧,以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而在中國,《佛説盂蘭盆經》在西晉時由竺法護譯出後,因強調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此中國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

我國最早行盂蘭盆會,傳説是在梁武帝時代,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釋氏六帖》也記載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自此以後,蔚成風氣,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興盂蘭盆會,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如唐朝代宗、德宗等,都曾親設盂蘭盆供,代宗還將過去施盆於寺的儀式改設於宮內道場,並設高祖以下七聖位,將帝名於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道場中。此外,《法苑珠林》載:國家大寺,如長安西明寺、慈恩寺等,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及舉盆音樂人等,並有送盆官人,來者不一;而信眾獻盆供者亦多。可知唐代朝廷和民間對於盂蘭盆供是相當的重視。

盂蘭盆會之所以會如此流行,深得民心,實乃由於其強調藉供養十方自恣僧,以達慈孝雙親,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慎終追遠的倫理傳統不謀而合;再加上帝王的倡導,因此很快就由寺院走向民間,由佛教節日成為民間節日。盂蘭盆法會與民間中元普渡的異同

盂蘭盆會的啟建興設,到唐代都還謹遵佛意,主要在供佛、供僧,以報答父母先亡。但是到了宋代,中國文化與佛教文化相融合,民間流傳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並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中元地官節’相結合,而流行道士誦經普度眾鬼,期使獲得地官赦罪,獲得解脱。因此民間習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與中國傳統對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變成‘祭鬼’,亦即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餓鬼。  此一習俗流傳至今,中元普渡已成為民間七月的主要祭典,中國人‘崇鬼’、‘畏鬼’,又‘諂鬼’,不敢直呼鬼名,所以以‘好兄弟’稱之,而且認為農曆七月一日是地獄鬼門關大開的日子,屆時餓鬼們會從地獄釋放到人間來,直到七月底才又回到地獄,因此,七月又稱為‘鬼月’。民間盛傳在農曆七月裏,這些餓鬼到處遊蕩覓,人們為免餓鬼的加害,就天天殺豬宰羊,廣設宴席以普施鬼魂,造成無數生靈成為人們刀下、嘴邊的犧牲品。民間這種殘暴不仁、奢侈浪費、虛榮不實的惡風,便在七月普度的大拜拜中形成。  此外,普度的型式還分為公普及私普兩種。所謂私普,就是以街、莊等居住單位為主的普度,從七月七年級到三十,村裏居民大家共同商議,甲村是哪一天,乙村是哪一天,按照規定的日子輪流舉行。在民間的信仰體系裏,舉行私普的當天下午,家家户户紛紛在門口擺上豐盛三牲四禮的飯菜,每盤菜上都要插一支香,細心一點的人家還會準備香煙、檳榔、胭脂、白粉等,祭拜完畢後,焚燒紙錢,然後撒供。

而‘公普’,又稱‘廟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舉行,俗語叫‘拜七月半’,以各村莊的寺廟為中心,主祭人為當地的富豪或神廟主事者。除放水燈、架設普度壇外,並架設孤棚,以供置牲禮、粿、飯等祭品,並插有寫着「慶贊中元’或‘敬奉陰光’的旗子,供品中必有全豬、全羊,飼主們認為豬公養得愈肥,表示心愈虔誠;甚至以雞鴨魚肉及麪粉捏成飛禽走獸,乃至歷史人物的花樣,供欣賞之用,因此祭品十分豐富。

不過在佛教的戒律中,禁止佛教徒殺生,所以佛門舉行的盂蘭盆會多采用素食,供佛齋僧,以此功德迴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不像民間用三牲四禮、大魚大肉的方式祭祀‘好兄弟’。雖然如此,兩者的出發點都是為了要普度眾生,廣施甘露。

提升信仰的層次
  對於佛門與民間在中元觀念上的差異,佛光山宗長心定和尚總結説明到,佛教為導正民間傳統將農曆七月視為‘鬼月’的不正確觀念,為了提升信仰層次,佛門主張七月為‘孝道月’,着重在孝親報恩、慎終追遠的精神意涵,因此於農歷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法會’,甚至於也配合節俗舉行‘瑜伽焰口’、‘三時繫念’等法會,最主要目的是期望藉由供佛齋僧功德,回施一切有情眾生,能超薦歷代先遠考妣宗親,乃至十方一切法界眾生,能蒙受法益,功德迴向十方的佛事法會,並藉此素食代替葷食、慈悲普濟、莊嚴隆重的氣氛,接引更多人,獲得更多社會人士的共識和參與,以達改善民間殺生、浪費的‘普度’風俗。

小結:文化不是在短時間內形成的而是隨着漫漫的歷史長河漸漸形成的,傳統節日是文化的一種,每一種節日都會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種節日都會有自己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