毳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毳姓氏是我國百家姓中的一個罕見的姓氏,它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於風姓,出自遠古第一帝伏羲氏之妹仗毳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目前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中未能進入前2000名,台灣則沒有。大家是不是對這個姓氏很感興趣呢?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風姓,出自遠古第一帝伏羲氏之妹仗毳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仗毳氏,即女媧的稱號之一。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傳説她與伏羲是兄妹,她與伏羲結婚而產生人類,後來女媧禁止兄妹相婚,這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由血緣婚進步到族外婚的情況。又傳説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還有傳説女媧補天,即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女媧熔鍊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另傳説女媧製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於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

毳姓的來源及歷史名人

女媧有許多稱號:女媧氏,女希氏,媧皇氏,女皇氏、地母氏、女陰氏、后土氏、女帝氏、女姥氏、女藴氏、包犧氏、玉蟾氏、蟾光氏、蟾窟氏、媒神氏、高禖氏、太陰氏、伐柯氏、靈媧氏、倉媧氏、煉石氏、驪山氏、仗毳氏、峨神氏、大陽氏、釋女氏等等。

女媧之後,社會逐漸由母系氏族社會轉向父系氏族社會,其部族民眾中有以女媧之名號為姓氏者,稱仗毳氏,是非常非常古早的原始第二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毳氏。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第四級大夫敲毳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敲毳氏,即為西周時期王室中“掌獸毛之官”。據史籍《姓苑》記載:“敲毳氏,以爵為氏”。在典籍《周禮·春官·司服》中記載:“祀四望山川,則毳冕。”鄭玄注引鄭司農雲:“毳冕,罽衣也。”即以獸毛所編織的毛氈製作的衣裳。

在典籍《毛傳》中記載:“毳衣,大夫之服。古者天子大夫服毳冕,以巡行邦國。天子大夫四命,其出封五命,如子男之服,故得服毳冕。”在“掌獸毛之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敲毳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毳氏。毳氏在西周王朝晚期屬上大夫,享有朝祀,為候爵。在西周晚期,有毳侯為其母媿氏鑄造了盛飯食用的簋,銘文三行十六字:“毳作王母媿氏簋,媿氏其眉壽,萬年用。”文物史稱“毳氏簋”。毳氏簋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出土,同銘簋傳世共有四件,北京故宮和台北故宮各收藏兩件,通高二十一釐米一,寬二十三釐米八,重三千九百六十克,圓形,侈口,折沿,鼓腹,有二附耳,有蓋,蓋頂有圓形捉手,圈足下附三矮足。器頸與蓋沿各飾一週竊曲紋帶,腹與蓋面均飾直道紋,圈足上飾粗弦紋一道。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齊國君主丁公汲嫡長子姜季子的後裔崔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據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記載:崔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西周時期,齊國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諸侯國之一,建都於臨淄(今山東淄博),開國君主是呂尚。呂尚本來姓姜,因為他的先祖被封於呂(今河南南陽),從其封姓,故稱為呂尚。呂尚的兒子丁公佶,是齊國的第二代國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來應該繼承君位,但卻讓位給弟弟叔乙(乙公得),而自己則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東章丘),後來以邑為氏,就是崔氏。崔氏已有將近三千年的歷史,長期都是山東望族和中國的着姓。

周惠王姬閬六年(陳宣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71年),陳宣公媯杵臼殺了自己的太子媯禦寇。由於媯禦寇與公子媯完關係非常好,恐禍及己,於周桓王姬林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逃到了齊國。當時的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收留了媯完,並賜給他田地邑城,還想任命他為正卿,但他只接受了“工正”一職,陳氏由此立足於齊國。媯完感謝齊桓公之德,遂指齊桓公所賜之田改姓為田氏,稱田敬仲完。田敬仲完的後代田氏家族在齊國逐漸發展,至其五代孫田乞時,為齊景公姜杵臼的大夫,其後田氏一族在齊國世代為相,並逐步壟斷了齊國政權,齊國君主猶如傀儡。在田無宇、田常等人身為姜齊之臣時,為了爭取齊國民心,在春秋末期就曾不惜經濟代價施惠於民,被稱為“厚施買國”,最後使齊國人心歸附於田氏家族。到周安王姬驕十一年(公元前391年),田敬仲完的第十代孫國相田和,他將齊國君主齊康公姜貸放逐到海邊,只留一城之地作為其食邑,田和成為了齊國實際上的國君。到周安王十六年(公元前386年),周王室冊命田和為齊侯,正式將他列為諸侯。過了幾年,齊康公病逝,姜姓遂絕其祀。這就是歷史上着名的“田代齊姜”。田代齊姜後,許多姜姓裔族紛紛外遷、改姓,以避其禍,其中就有崔氏族人改為諧音字“毳”,稱毳氏,該支毳氏於崔氏同宗同源。

郡望堂號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西漢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會稽郡受督於揚州刺史部,時領二十六縣,在今浙江省境內有十八縣。東漢朝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吳、會稽為二郡,會稽移治山陰(今浙江紹興),有浙閩之地。西漢時期轄地在今江蘇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份安徽省水陽江流域以東及新安江、率水流域一帶及福建全省。三國時期孫吳國分設臨海(今浙江台州)等郡後,其轄境縮小。西晉朝太康二年(辛丑,公元281年),以會稽地封驃騎將軍孫秀,以郡為國,稱會稽國。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平陳,省郡縣,廢會稽郡為越州,後又分山陰縣置會稽縣。清朝順治年間(公元1644~1661年)移治到山陰縣(今浙江紹興)。民國時期合會稽、山陰二縣為紹興縣。今為浙江省紹興市。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亦稱三川堂、河內堂。
  會稽堂:以望立堂,亦稱山陰堂、紹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