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祭祖風俗講究 過年爲什麼要祭祖

在我國悠久的家族文化歷史中,除夕前後一般都會舉行祭祀祖先的儀式。春節祭祖是爲了表達對先人的懷念和尊敬,也是爲了讓先人保佑後人繁衍、順利、興旺發達。然而,這種祭祖活動一直流傳到現在,包括過年的時候都會祭拜祖先。

春節祭祖風俗講究 過年爲什麼要祭祖

春節祭祖風俗有什麼講究?
  先要用木棍或者石塊繞着祖墳畫一個圈,在圈內擺上各種各樣的祭品,焚燒紙錢。然後再把酒灑在地上祭奠一下,爲祖宗敬獻鮮花或者紙花。有的地方要在祖墳前燃放鞭炮,營造熱鬧喜慶的氣氛,告訴他們新年到了,子孫安居樂業。最後是磕頭,磕頭是爲了充分表達對先人或者尊貴之人的虔誠和敬意。磕頭是有一定的姿勢,每磕一個頭,要先雙手合掌、下拜,然後屈膝跪在地面上或鋪就的物件上,雙手撐地,頭向下面磕。額頭不一定要觸地,但要儘量下探,以示虔誠。

過年祭祖的原因
  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一項十分隆重的民俗活動,而元宵節、清明節、重陽節這幾個節日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祭祀祖先的節日,在古代的時候這種祭祀活動十分豐富,但各地的祭禮習俗各不相同,祭祖的形式也不盡相同。中華民族的人們都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每當過年過節時都不會忘記祭拜自己的祖先,而在祭拜自己祖先的同時,有些地區的人們也會祭祀天地神靈,希望上天能夠保佑自己,實現自己的美好願望。而我們祭祖時的供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祭祀時要由家長主祭,要燒三炷香。燒完香之後我們還要扣板起,求豐收起求財運等等,最後要燒紙燒紙被民間稱爲送錢糧。這種祭祖的民俗已經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沿襲上千年了,是非常具有文化價值的一項活動。

過年祭祖的時間
  春節祭祖的時間因爲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文化,所以時間上也會有偏差,不過大多數地區都會在大年30這一天選擇記住,因爲這一天出門在外的親人都會回到家裏過節等到一家人都齊聚之後會去上墳,給自己已經去世的家人報平安,並告知一年之中的收穫等等,和已經離去的家人一起過節,也是我們人們寄託哀思,安慰逝者的一種好的方法。不過我們春節祭祖,並不是簡簡單單去上墳祭拜這麼簡單,春節祭祖是有很多的規矩的,對於有條件的人們來說,他們會到陵園墓地等祭拜祖先。人們向祖先表達敬意的最佳時間是除夕的早晨。有些人可能沒有時間,會提前幾天向他們的祖先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