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的由來及歷史意義是什麼

國際性的節日有很多,跟環境有關的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溼地日、全國土地日、世界水日等。每個節日都會有自己的意義所在,你對國際節日瞭解多少?你對世界水日瞭解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世界水日的由來及歷史意義是什麼

世界水日的來歷
  水是生命之源。隨着經濟和城市化發展及人口增多,加上對水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和嚴重污染,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受到嚴重威脅。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爲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我國也是缺水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2400立方米,大約是世界的1/4。在世界149個國家中,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排名第109位。我國有40個城市嚴重缺水,包括北京在內,中國北方缺水總面積超過58萬平方公里。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環境與發展大會,制訂了《21世紀行動議程》,其中第18章建議從1993年起設立“世界水日”。同年第47屆聯大審議了環發大會通過的文件,在第193號決議中,確定每年3月22日爲“世界水日”,旨在提高公衆對必須保護和開發水資源並執行《21世紀議程》有關建議的認識。

“世界水日”的箴言是,“我們(人類)永遠生活在缺水狀態之中”,每年都有一個集中的主題。1996年“世界水日”中心活動在中國舉行,主題是“解城市用水之急”。

中國政府對保護和開發水資源極其重視。早在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頒佈。同年我國設立“中國水周”,每年也有一個主題。1994年3月,我國制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把水資源保護和可持續開發利用放在重要位置,力圖使用有限的水資源更好地爲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的改善提供服務。

世界水日背景
  “世界水日”的確立,是有背景的: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隨着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衆意識。

世界水日是爲了節省地球水資源。解除我們國家以及全世界缺水的狀態。

世界水日的意義
  人們一點不知道水的重要,建立這麼一個節日,爲的是讓人們能不浪費水,珍惜水!

人類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無色、無味、無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液體。古代哲學家們認爲,水是萬物之源,萬物皆復歸於水,所以一直把水、火、氣、土當作四個基本元素,由它們構成世界上一切物體。

直到1784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用實驗才證明水不是元素,是由兩種氣體化合而成的產物。1809年,法國化學家蓋呂薩克測定,1體積氧和2體積氫化合,生成2體積水蒸氣。後來的科學家便定出了水的分子式:H2O。

從這個角度來說,天下所有的水都一樣。但在中國人眼中,水和水絕對是不一樣的。唐代陸羽在其所着的《茶經》中,將水界定爲三個等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相傳他曾着《水品》(或《泉品》),品評天下名泉名水,將宜煎茶的水按水質好壞分爲二十等。而另一個愛評泉的人,清代幹隆皇帝,甚至曾鬧出評出兩個天下第一泉的逸聞來。

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氣水、海水、地下水等),人工制水(通過化學反應使氫氧原子結合得到水)。水(化學式:H2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在常溫常壓下爲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水產生了認識,東西方古代樸素的物質觀中都把水視爲一種基本的組成元素,水是中國古代五行之一;西方古代的四元素說中也有水。

英國科學家lton研究小組的發現

在我國古代,有一句俗語深入人心,那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人相信:水的好壞對人體十分重要。什麼樣的水養成什麼樣的人,水好的地方也容易出美女。而現代自然科學爲古人的這種樸素結論找到了科學依據。

英國科學家lton研究小組研究發現:人體血液中60多種化學元素,與地殼化學元素的含量、分佈規律是一致的。二者之間的相關性很密切,即人體和地殼物質保持着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況,所以人體能夠適應外界的環境,能在地球上正常地生活。

而飲水是提供人體必須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些元素在天然水中的比例與在人體中的構成比例基本相同,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這些礦物質少到不能滿足人體生理的需要,或者多到超過人體所能吸收與排泄的限度時,也就是人體與環境中的水源、食物與空氣間某些礦物相互交換的動態平衡遭到破壞時,人體就不能適應這種外界環境,就會發生某些疾病。

爲什麼不需要水中礦物質
  有一種說法是,我們主要從日常飲食中獲得大部分的礦物質,而現代人普遍營養過剩,因此並不需要斤斤計較於水中的那點礦物質。另一種說法是,我們承認原生水中的天然礦物質對人體是好的,但那是因爲以前的水無工業污染,比較乾淨。所以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如喝衛生無污染但沒有礦物質的純淨水了。

正因爲這種觀念,令1994年開始在國內興起的純淨水(或稱超純水、蒸餾水),在我國飲用水市場上佔據了霸主地位。中國內地上萬家企業大量使用反滲透法技術生產純淨水。它們大多以城市自來水爲水源,在生產過程中清除水中雜質的同時,也過濾掉了水中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

但更多的科學家和權威機構並不認同這些觀點。2000年7月,新華社專電報道“專家提醒”:不宜將“純淨水”作爲通常飲用水大量地長期飲用,嬰幼兒及少年兒童尤應慎重。而中國消費者協會在2003年3月也發佈同樣的消費提示:人體大多適宜喝弱鹼性水,老人與小孩子不宜長期喝純淨水。

要知道水中礦物質的作用,我們先要明白水的真正作用。從分子生物學、營養學研究進展來看,水不但起解渴、載體的作用,而且直接參與生物物質代謝、能量代謝和遺傳信息傳遞等作用。由此,水中礦物質對生物體不僅是補充必需的營養,而且對維持水正常構架起着主要作用。

水生理學專家明確指出,純淨水在失去礦物元素以後,它的水結構和功能也發生了異變和退化。水分子過分串聯,變成線團化結構,不易通過細胞膜被人體吸收。但更不理想的是,這種超純水因爲不含任何礦物質,就有較強的溶解能力,導致人體細胞內的生命動力元素逆向滲透,向體外流失。

礦物質和人的關係
  水中的礦物質,除了爲人體補充營養的作用,同時維持體液滲透壓、保持水平衡的作用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維持體液中和性,保持酸鹼平衡。在生命長期的進化過程中,人體形成了較爲穩定的呈微鹼性的內環境。正常人血液pH值(酸鹼度)應在7.357.45左右。人的細胞活動必需在這個環境中進行。也就是說,人體內環境的酸鹼性受到精確調節,人體液中主要正負離子的當量總濃度相等,從而維持體液中和性,處於偏弱鹼狀態。

反之,用美國醫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雷翁教授來說,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純淨水的技術工藝,是將水中的鈣、鈉、鉀、鎂等礦物質陽離子和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一起聚集至陰極分離析出,而分解的氧、硫酸、硫黃等酸元素則保留在水中,因而增加氫離子(H)的濃度成爲酸性水。

同樣,以純淨水爲基礎、在純淨水中人工添加含氯化鉀、硫酸鎂等人工礦化液的礦物質水,也難以滿足維持人體弱鹼性的功能。反而可能因爲這些偏酸性的人工礦化液在水中分解產生大量氯離子和硫酸根離子,而使得酸度更低。

水專家呼籲:我們應當飲用沒有污染的水、沒有退化的水、符合人體生理需要的水。他們強調:一定要分清“飲料水”和“飲用水”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飲料水偏於商品經濟效益,消費者主要滿足臨時解渴,不是每天的必需品。而飲用水是民用必需品,每天必須喝。

作爲飲用水,聯合國衛生組織有嚴格的含義,即人從出生到70歲,平均每天飲用1~3kg不會出任何問題。要滿足這樣的要求,水源是至關重要的。百萬年以來,人體和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淡水水源,形成了和諧的依賴關係。這是經科技加工出來的、純而又純、遠離自然屬性的水無法比擬的。

因此,世界上着名的飲用水品牌,從依雲到富維克,到國內的知名品牌農夫山泉,都以它的天然水源爲自豪,在瓶標上都會標註其水源地。珍惜每一滴來自天然的好水,因爲它與生命和自然保持和諧一致。

世界水日目的
  爲了喚起公衆的水意識,建立一種更爲全面的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體制和相應的運行機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制定的《21世紀行動議程》中提出的建議,通過了第193號決議,確定自1993年起,將每年的3月22日定爲“世界水日”,以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水問題。同時,通過開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衆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讓我們節約用水,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爲我們的眼淚!

世界水日節日確立
  大會回顧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的有關條款;考慮到雖然一切社會和經濟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於淡水的供應量和質量,還考慮到隨着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許多國家將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經濟發展將受到限制;進一步考慮到推動水的保護和持續性管理需要地方一級、全國一級、地區間、國際間的公衆意識。

根據《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所提出的建議,從1993年開始,確定了每年的3月22日爲“世界水日”。

請各國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就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和實施《二十一世紀議程》所提出的建議。

請祕書長就聯合國祕書處盡2012年所能實現的條件之可能,且在不影響現行活動的情況下,以任何方式與方法幫助各國組織世界水日活動,提出建議,集中在一個與水資源保護有關的特定主題,做出必要的部署,並保證活動的成功。

建議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在執行其任務時把實施《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放在優先地位。1996年,由水問題專家學者和相關國際機構組成的世界水理事會成立,並且決定在世界水日前後每隔3年舉行一次大型國際會議,這就是世界水論壇會議。

世界水日相關問題
  爲了緩解世界範圍內的水資源供需矛盾,根據聯合國《21世紀議程》第18章有關水資源保護、開發、管理的原則,1993年1月18日,聯合國第17次大會通過了193號決議,決定從1993年開始,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爲“世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自己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宣傳活動,以提高公衆意識。

雖然地球的儲水量是很豐富的,共有14.5億立方千米之多。但是其中海水卻佔了97.2%,陸地淡水僅佔2.8%,面與人類生活最密切的江河、淡水湖和淺層地下水等淡水,又僅佔淡水儲量的0.34%。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數量極有限的淡水,正越來越多地受到污染。人類的活動會使大量的工業、農業和生活廢棄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2013年,全世界每年約有4200多億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萬億立方米的淡水,這相當於全球徑流總量的14%以上。並且還在增加,擴展和累積。

據科學界估計,全世界有半數以上的國家和地區缺乏飲用水,特別是經濟欠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已有70%,即17億人喝不上清潔水,世界已有將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脅。我國人均淡水爲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全國已有300多個城市缺水,已有29%的人正在飲用不良水,其中已有7000萬人正在飲用高氟水。每年因缺水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達400多億元。

以上數據充分說明:水資源短缺成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課題。前不久,聯合國的人類環境和世界水會議已發出警告:人類在石油危機之後,下一個危機就是水。因此,保護和更有效合理利用水資源,是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從環境角度來說,最完善的措施是攔水和調水。改變水資源的時空分佈,充分利用水資源。同時注重節約用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工業方面提倡節水產業、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加強廢水處理;農業方面應採用先進的灌溉方式(噴灌、滴灌)等。水是生命的基礎,它不僅關係到人類生活的質量,還影響到人類的生存能力。我們必須增強水的危機意識,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資源。

世界水日未來發展
  根據1993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的《二十一世紀議程》第十八章的有關條款,各國可根據各自的國情,在3月22日這一天就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和實施《二十一世紀議程》所提出的建議,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如出版、散發宣傳品、舉行會議、圓桌會議、研討會、展覽會等,以提高公衆意識。

小結: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水的存在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的美好,水的存在讓我們生活得更好,保護水源人人有責,保護水源這是一件很是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