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達慕大會是什麼 爲什麼那麼多人知曉

2018年那達慕大會即將來臨,那達慕是我國的一個比較出名的民族節日,但是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那達慕是哪個少數民族的節日。他們的舉辦時間又是什麼時候呢?舉辦地點又是在哪裏呢?這個獨特的節日能給我們帶來什麼精彩的表演呢?對於少數民族的神祕色彩是不是很好奇?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揭開這個神祕的面紗吧。

那達慕大會是什麼 爲什麼那麼多人知曉

  那達慕大會是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盛大集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娛樂”或“遊戲”。每年夏、秋季節舉行。

大會期間,各地農牧民騎着馬,趕着車,帶着皮毛、藥材等農牧產品,成羣結隊的彙集於大會的廣場,並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聖。它有着悠久的歷史。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1225年用畏兀兒蒙文(古蒙古文)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在這篇石刻中說:成吉思汗爲了慶祝征服花刺子模的勝利,在布哈蘇齊海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會上舉行了射箭比賽,他的一個侄兒在距離三百三十五度(音妥,成人兩臂平伸的長度,每度約五尺左右)遠的地方射中了目標。另外。在《蒙古祕史》中也有幾處提到過射箭比賽。後來,凡牧馬較多的部落舉行“那達慕”大會時,都要進行賽馬。在蒙古族文學巨着《格斯爾傳》及其他民間史詩,對賽馬都有描寫。摔跤則更爲普遍,一般的“那達慕”大會,多以摔跤比賽爲主。

元、明兩代,射箭、賽馬和摔跤比賽結合一起,從此形成男子三項“那達慕”大會比賽的固定形式。當時的“那達慕”祝頌詞中說:“得心應手的馬頭琴聲,悠揚動聽;潔白無瑕的哈達,閃閃發光,傳統的三項‘那達慕,接連不斷;蒙古族力士,整隊上場。"14世紀末記載蒙古族風俗習慣的文獻中說:幸氈子,舉行婚禮或射箭、賽馬、摔跤等“那達慕”

開始時,蒙古族長者舉起盛滿鮮奶的銀碗和哈達,朗讀祝頌詞。祝頌詞有“那達慕”祝頌詞、射箭祝頌詞等多種。如土爾rz,特蒙古族射箭祝頌詞中說:“你擎起萬鈞弓呀,搭上了金色利箭,引弓猶如滿月,啪地撒放釦環。你能射倒聳立的高山,二一你能射穿飛翔的大雁。啊!祝福你啊、生銅熟鐵般的大力士”。從上述記載以及其他民間故事史詩對“那達慕”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其規模、形式和內容較前均有發展。當時的蒙古族王公以蘇木(相當一個區)、旗、盟爲單位,半年、一年或三年舉行一次“那達慕”大會,韭對比賽勝利者分等級給予獎賞和稱號。但當時由於王公貴族的操縱,“那達慕”會上經常由王爺的摔跤手、賽馬手和射箭手獲得冠軍。

按蒙古族的傳統習慣,“那達慕”大會歷來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大會,參加摔跤一賽的五百一十二人,馬三百匹左右,會期七至十天;中型“那達慕”大會,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馬一百至一百五十匹,會期五至七天,小型“那達慕”大會,摔跤手一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會期三至五天。

解放前的“那達慕”大會實際是封建王公、貴族、牧主和姦商尋歡作樂、敲詐盤剝的場所,解放後才真正成爲蒙古族人民歡樂的節日。內蒙古自治區各盟、旗,一般都在秋高氣爽,水草豐茂,牲畜膘肥體壯的七、八月間舉行大規模的“那達慕”大會。屆時,各地農牧民歡天喜地的聚集一起。人們互致“賽努!”“勃依賽努!”(你好!您好!)的吉祥問候。

會上,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拔河、歌舞表演及物資交流等傳統項目。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摔跤,一被定爲男兒“三藝”’<即騎馬、射箭、摔跤)之一。參加者身穿傳統的摔跤服,坎肩大都用皮革或多層帆布做成,綴有閃閃發亮的銀泡或銅泡,下着三色短裙、繡花馬褲和長靴。這些膀闊腰圓的青壯年,一進場先跳傳統的摔跤舞,唱着摔跤歌,儀式過後,摔跤纔開始。

摔跤規則規定,膝蓋以上的任何部位着地都算失敗。比賽不限時間,不分民族和地區,不分體重,不限場地大小,一跤定勝負。摔跤手獲得勝利,就在胸前掛一條彩色布條,全旗奪冠的摔跤手,被人們稱爲“納欽”(即雄鷹)。

以上就是爲你們介紹的蒙古族人民的大會那達慕,每年的場面都非常大,遊客也是很多。想要去瀏覽的還是要注意旅途安全哦,草原畢竟不是我們熟悉的城市,廣闊無邊。去體驗一把草原人的熱情,促進各民族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