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新節有什麼活動?吃新節主要活動

在五十六個民族裏,每個民族都有各自的傳統、習俗等等。那麼吃新節這個節日可不是每個民族都有的節日。很多人對吃新節這個節日可能不是很瞭解。那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苗族的吃新節有什麼樣子的節日活動。

吃新節有什麼活動?吃新節主要活動

  祭祀祖先
  在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吃新節”也許是唯一沒有確定日期的節日。其時約在農曆“小暑”到“大暑”之間,以早稻成熟爲標誌。因爲各村水土、氣候條件不盡一致,早稻成熟往往會相差一天或幾天。所以即便在同一個鄉里,各村的“吃新”也會有先有後。“吃新”又叫“嘗新”。節日這天,村民們早早來到田間,精心摘取顆粒飽滿的稻穗,捆紮成稻束,把它們懸掛在農舍門廳的兩旁,供奉在中堂的桌案上,祭拜穀神和祖先後,全家人按照長幼輩分,依次入座就餐。餐席雖較豐盛卻並不鋪陳,以新米飯、米粉蒸肉爲主,還有鮮嫩的茄子、辣椒、黃瓜、南瓜、豆莢等時令蔬菜以及雞、鴨、魚、肉等。

跳蘆笙舞
  雷山苗族“吃新節”又稱“馬郎節”,是未婚青年男女藉機尋找意中人的節日。趕集和鬥牛是吃新節的節慶特色。吃新節是苗族人民慶豐收的節日。節日前,人們精心把自己的牛和馬喂得膘肥體壯;姑娘們繡好美麗的衣裙、飄帶,備好銀花首飾;小夥子們則忙於修整和添置蘆笙……吃新節也是苗族青年談情說愛的節日——姑娘和小夥子們三五成羣地邀約,前去趕集或看鬥牛比賽。

鬥牛比賽
  鬥牛也是吃新節的主要活動,一頭頭油光水滑的水牛,瞪着火眼金睛,由三五人牽護,站在各自“崗位”上。人們像潮水一樣彙集過來,蘆笙聲、芒筒聲和慫牛角鬥的吆喝聲,組成震耳欲聾的交響曲。這時候,一位有聲望的老人提着一葫蘆酒,噴灑在鬥牛場上,宣佈鬥牛開始。當四五個大漢牽着頭戴護頭草包、角系紅綠紙花、頸項插着虞旗的牯牛繞場一週,在場中間立定站穩後,對面一頭同樣打扮的牯牛,由十多丈遠飛奔而來,兩頭壯牛便對打起來拼死抵碰,兩個護頭草包很快便粉碎飛濺,人羣中不時歡聲雷動。

小結:以上就是吃新節的主要活動。讓我們知道了苗族有一個這樣子的活動。讓我又多瞭解苗族一個主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