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月六日苗族的傳統節日,你瞭解哪些?

六月六在中國是一個吉利的數字,在這個日子也有很多相關的傳統的節日。因爲民族之間不同,在這個日子很多的節日也是不一樣的。那麼你知道關於苗族在六月六有哪些傳統的節日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每年六月六日苗族的傳統節日,你瞭解哪些?

嘗新節
  農曆六月六日,又稱“嘗新節”“半年節”,是農村的隆重節日。農家從田中摘取少許將熟的稻穗,搓成米粒,煮成新米飯,殺雞宰鴨,舉行家宴,叫做嘗新。

宴前,先將飯菜供天地,祭祖先,再將新米飯餵給狗吃,然後按家中長幼次序嘗新米飯。民間傳說稻種是狗從天上偷來的。當時世上沒有水稻,狗漂洋過海跑到天上,在谷種上打了個滾,渾身上下粘滿了穀粒,回來浮游天河時,身上的穀粒被水沖洗掉了,僅翹着的尾巴上剩下幾粒穀子,帶回人間後,纔有了水稻。

“嘗新節”是瑤族、侗族、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壯族、畲族、景頗族、拉祜族、傈傈族等衆多民族的傳統節日。其中有些民族的嘗新節是在農曆七八月秋收時慶祝。

晾經節
  傳說唐僧從西天取經歸來,途中經書掉進河裏,趕緊撈起來曬乾,而這天正是六月六,後來寺廟裏就把六月六作爲曬經書的日子。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寺廟道觀要在這一天舉行“晾經會”,把所存的經書統統擺出來晾曬,以防經書潮溼、蟲蛀鼠咬。

如舊京的白雲觀藏經樓裏,藏有道教經書五千多卷,在每年的六月七年級至初七,白雲觀要舉行晾經會,屆時道士們衣冠整潔、焚香秉燭,把藏經樓裏的“道藏”統統拿出來通風翻曬。

廣安門內着名的善果寺每逢六月初六也要作齋,舉辦“晾經法會”,僧侶們要禮佛、誦經,屆時開廟一天。

江蘇民間稱六月六爲“翻經會”,是日,諸寺廟要曝曬藏經,僧人一天來不及搬曬,就招來信徒幫忙。語謂“翻經十次,他世可轉男身”,僧人告訴婦女們,連續十年來翻經曬書,轉世投胎後會變男身。在舊社會,婦女一生比男子更勞累,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都希望能變成男子更有自由,所以有了這種觀念,都會自覺地去寺廟翻經曬書。

姑姑節
  相傳春秋時期,晉卿狐偃驕傲自大,氣死親家趙衰。一年晉國遭災,狐偃外出放糧,說好六月初六日回家過壽。女婿決定乘狐偃祝壽之機,刺殺丈人,以報父仇。女兒探知此事,趕回孃家報了信。狐偃放糧歸來,看到了民間疾苦,後悔未聽親家忠告,回家又聽到女婿的預謀,更加悔痛,於是幡然悔悟,翁婿和好,倍加親善。爲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請女兒、女婿回來,徵求意見,瞭解民情。這一做法後來傳到民間,老百姓個個爭相效仿,也都在六月六日請回閨女,取其改過、解怨、免災去難之意,相沿成習,逐漸成了婦女回孃家的節日,稱爲“姑姑節”。

據說,我國酒令之“六六大順”,其原意就是源自“請姑姑”之俗:由於六月六日處於氣候多變時節,有女兒嫁出的人家就會祈盼這天天氣晴好,讓女兒順順利利回家來,時間久了,人們的這種思親之情就反映在酒令中了。

苗族苗歌節
  “苗歌節”,是苗族人民隆重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六月六日那天,苗族人民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歌節活動,來紀念爲苗家爭取自由幸福而戰死沙場的苗族英雄。

在這一天,吃過了“眼屎”,湘黔過境村村寨寨的苗族人民,從高高的臘爾山上,從秀麗的烏巢河畔,從苗歌之鄉的勾良苗寨,從鳳凰山鄉的五營四哨,來到“六月六”盛會的歌場,吹術葉、打花鼓、吹瑣吶、吹蘆笙、唱歌對歌。一時間,歌聲四起,笑語滿坡,他們放開歌喉,盡情歌唱,悠悠的苗歌聲,你問我答,此起彼伏,幾多的美好啊,幾多的動聽;唱得山泉水停止了流淌,唱得畫眉鳥停止了歌唱。這時,老歌師唱起了古老的《緬懷歌》,那深沉古老的歌喉,那如泣如訴的情調,把人們帶回了悠遠古老的年代:

烏巢河水啊日日夜夜地流淌,有一條墳龍喲在潭裏深深隱藏。勾良苗寨出了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他爲苗家爭自由過上美好的時光。那是一個悽風苦雨的年代啊,英雄斬殺了兇惡殘忍的豺狼。月亮山頂的將星隕落苗寨喲,緬懷歌世世代代在苗山寨裏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