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射箭運動是怎麼來的?蒙古族射箭運動技藝

本期中國民俗欄目,小編要爲大家介紹的是蒙古族的射箭,蒙古族的射箭文化分爲立射、騎射和遠射。朋友們,你們對蒙古族的射箭有多少的瞭解呢?下面,讓小編來爲大家詳細介紹蒙古族的射箭,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來看看。

蒙古族射箭運動是怎麼來的?蒙古族射箭運動技藝


  射箭,是蒙古族傳統的"男兒三技"的又一項目,也是那達慕大會最早的活動內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爲許多不同的部落,他們的經濟生活大體可分爲遊牧經濟和狩獵經濟兩種。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以後,雖然狩獵經濟的部落逐漸轉向了遊牧經濟,但狩獵時期長年積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領卻保留了下來,以防外敵侵略和野獸襲擊畜羣。沒有牲畜的貧苦牧民則仍依賴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活。

由於在歷史上弓箭是蒙古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人們也就非常尊重那些優秀的射手,而射手也樂於當衆表演或比賽自己的技藝,因而射箭便成了那達慕的重要比賽項目。

蒙古族射箭比賽分立射、騎射、遠射三種,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比賽不分男女老少,凡參加者都自備馬匹和弓箭,弓箭的樣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長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賽的規則是三輪九箭,即每人每輪只許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數的多少定前三名。

射箭的場面非常壯觀。射手在顛簸的馬背上拿弓、抽箭、搭箭、發箭,一馬三箭要在規定的跑道上射完,如射不完是很不光彩的。

近代,其射箭比賽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製箭、鐵箭頭,箭把爲五種顏色的氈牌靶,靶的中心可以活動,射中中心,就會掉下來,內蒙古博物館存有這樣的弓箭和箭靶。

射箭產生於何時不可考證,但是蒙古史詩產生的遙遠年代就有關於對射箭的精彩描繪,《蒙古祕史》爲我們提供了十三世紀有關射箭比賽的內容。騎射是蒙古族狩獵和作戰之必需。《蒙古祕史》中的"箭筒"作"豁兒",佩帶箭筒的人叫"豁兒赤"。《元史》做"火兒赤",那時從事戰爭的人必先訓練使用弓箭武器,載上箭簡,是武士的榮耀。在《祕史》第187節成吉思汗叫巴歹、乞失裏黑二人做宿衛,並戴上箭簡。從歷史上追溯,古代突厥人把弓矢看做權威的標誌,弓曾爲其右翼指揮官之標誌,矢則爲其左翼指揮之標誌。因此,古代戰土視箭筒爲生命。《蒙古祕史》第190節記載別勒古臺說:"還活着的時候,就讓人家把自己的箭筒奪去,活着還有什麼用?生爲男子,死也要跟自己的箭筒、弓和骨頭躺在一起。"波斯人以詩的語言對蒙古族男子發出了由衷的讚歎:"他們都是神射手,發矢能擊中太空之鷹,黑夜拋矛能拋出海底之魚,他們視戰鬥之日爲新婚之夜,把槍尖看成美女的親吻。"成吉思汗之大將木華黎就是優秀的射手,據《元史·列傳》載,他"猿臂善射,挽弓三石強。"在元太祖遇難時,他曾"引弓射之,發中三人。"那時,按照蒙古族習俗,弓箭成爲男子必帶之物,也是珍貴的饋贈物。

從歷史上看,從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到忽必烈建立元朝,都是藉助於弓馬騎射之長。《元史·兵志》雲:"元起朔方,俗善騎射,因以弓馬之利取天下。"明清以來,騎射在其狩獵和護射防敵中仍起重要的作用。明《夷俗記》中關於騎射的記載:"上馬則追狐逐兔,下馬則控拳臀張。"就是當時騎射生活的真實寫照。

立射:即站立射靶。彭大雅《黑韃事略》雲:"其步射,則八字立腳,步闊而腰蹲,故能有力而穿扎。"步呈八字,重力在下,弓的彈力與人的彈力相和諧,故能射中。

騎射:即跑馬射箭。《黑撻事略》雲:"凡其奔驟也,趾立而不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髀者一二,疾如飆至,勁如山壓,左旋右折如飛翼,故能左顧而右射,不特抹秋而已。"蒙古族騎馬多直乘鞍上,無拱背坐馬之勢,因而疾馳如飛,左顧右射。

遠射:據雕刻於1225年的《也鬆歌碑文》:"成吉思汗在征服花刺子模後,在布哈薩朱亥地方召集衆諾彥們開了(慶典)盛會,也鬆歌把箭射出弓335度的距離。"即成吉思汗的侄子也鬆歌射出了500米之遠。遠射比賽在古代曾受到推崇。

小編小評:以上就是蒙古族的資料內容,想要了解更多有關蒙古族的資料,不妨關注星座360網站吧。